最強科普:18650電芯是這麼誕生的

2020-12-11 快科技

鋰電池是目前數碼領域使用最多的電池。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能量密度高,適用於非常注重體積、便攜的數碼產品。同時,相對於以往的乾電池,鋰離子電池可以循環利用,在環保方面也有優勢。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都可以吸收、釋放鋰離子。

但是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中的化學勢能有所不同。負極中的鋰離子化學勢能高,正極中的鋰離子化學勢能低。鋰離子放電時,負極中存儲的鋰離子釋放出來,被正極所吸收。由於負極中鋰離子的化學勢能高於正極,這部分勢能差就以電能的形式釋放出來。充電過程則是上述過程的逆轉,將正極中的鋰離子釋放到負極中。由於這種鋰離子在正負極中的來回遷移,鋰離子電池又被稱為搖椅電池。

18650是目前最常見的鋰電封裝方式,無論是當下最流行的三元材料,還是國家力推的磷酸鐵鋰,以及尚未普及的鈦酸鋰,均有18650的規格。18650型電芯,採用Cylindrical圓柱形封裝方式,這種電芯直徑18mm,長度65mm,廣泛應用於充電寶、電動車、筆記本、強光手電筒等領域,這類封裝的好處是規格統一,方便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具有機械強度高、耐衝擊性強、良品率高等特點;此外還有Prismatic方形軟包封裝,常見於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類封裝最直接的好處是輕薄,體積小,便攜。

在筆記本電腦時代,18650電芯還只是數碼產品的幕後英雄。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智能設備的普及,移動電源成為了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備,18650也得以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被大眾所熟知。那麼,看似簡單的18650電芯是如何誕生?它有什麼秘密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它的誕生過程。近日筆者有幸進入東莞一家電芯廠拜訪學習,將從塗布、組裝、測試三方面圖文並茂,為大家介紹18650電芯的誕生過程。

電芯的生產過程一:塗布

進入生產車間之前,需要戴上口罩和鞋套,避免吸入粉塵和產生靜電。首先從塗布工藝了解起,這道工序中可以看到大卷的銅箔(黃色)和鋁箔(銀色)。鋁箔,是用來塗布鎳鈷錳NCM三元材料;反之,銅箔是用來塗布負極活性材料石墨;其中白色的為隔膜。全球鋰電池隔膜主要被Asahi、Celgard、SK、toray、W-SCOP等廠商佔據,這些國外企業把持了近70%的市場份額。而中國隔膜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約30%,鋰電池隔膜自主國產化正在不斷突破。電芯的容量,是根據這些配方的調配比例面積得來。

一整卷塗布完成的正負極材料寬約126mm,接下來還需要裁剪成寬度約18mm的7小卷,每卷都會均勻分成若干段,每一段代表一顆電芯所需的用料。據電芯廠工程師徐工介紹,目前三元正極材料每噸售價為12萬元,每噸材料可以用於生產5萬隻電芯;當前電芯產能日均50萬隻,需要用到10噸三元正極材料,光這一項開支每日就需要60萬元。

自動化的機器將每段打上鎳帶和絕緣耐高溫的麥拉片(Mylar),下一步進行5個級別的稱重,分別是偏重、A1、A2、A3、偏輕。這個跟CPU晶圓挑選一樣,同一批切割工藝,也會出現不同體質,根據不同體質再分出對應容量,配對出貨。

電芯的生產過程二:組裝

這家電芯廠分為三棟樓,其中一棟三層是生產線,另外兩棟是辦公室和宿舍。生產線一樓塗布、二樓組裝、三樓測試。參觀完一樓後,進入二樓的組裝環節。

分類好的正極和負極,將在這裡完成全自動卷包,白色的材質是隔膜。電芯這樣還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加入電解液作為媒介,讓正負極發生化學反應,鋰離子才能夠在正負極之間遷移,產生電荷離子輸出能量鋰電池才能進行充放電。自動化卷包好後直接滾落在了流水線上,進入下一個組裝步驟裝入鋼殼。

鋼殼是一體衝壓成型,厚度不足1mm,因此對鋼材強度質量要求很高,這家電芯廠選用的是進口韓鋼材料。

這一步將負極極耳與鋼殼底部通過點焊的方式連接。該廠採用了日系Miyachi雷射點焊機,確保了點焊精度和產品質量。點焊機無法焊接鋼殼底部,組裝小妹的手中有一個銅釘,先從預留的小洞插入底部,然後放入點焊機,咔嚓一下,負極就打好鎳帶與鋼殼底部連接好了。

電解液在密封箱充滿惰性氣體氬氣的手套箱中內注入,密封箱手套內氧氣濃度必須低於10ppm(接近無氧真空環境),防止電極氧化。電解液氬氣通過循環淨化裝置輸入密封箱, 裝置裡頭有催化劑和還原劑氫氣,通過氫氧反應生成水可以把氧氣除去。同時,裝置中的乾燥劑吸收水分,保證箱內氣氛的乾燥。

注入電解液後的電芯,已經通過雷射焊接將蓋帽與鋼殼連為一體。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堆放著,整裝待發。

一隻新的電芯就這樣誕生了。每一隻電芯都需要穿上按容量分類的「新衣服」PVC套管。

不同的容量對應了不同的PVC封套,這裡我們看到了綠、藍、粉等多個色,豐富的外觀顏色增添了電芯時尚感。

電芯的生產過程三:首次充電和測試 

電芯在注入電解液後,實際上還沒有存上電,而且此時正負極表面的狀態也沒有達到穩定,必須通過首次充電才能夠正常使用,這種首次充電稱之為「化成」。首次充電時需要充入額外的電量,用來在電極表面產生保護膜,這層保護膜正是鋰離子電池低自放電的奧秘所在。同時,保護膜的性質也影響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因此,化成工藝十分重要。化成採用分容櫃完成。

電芯是化學品,為了保障使用安全和壽命,在出廠前需要做好配對按盒分裝,每盒200隻。確保三個一致性:容量一致、內阻一致、電壓一致。如此方能正常出廠,否則把被打入冷宮,淪為B級、C級電芯。

第一個測試,容量。為了確保容量測試的準確性,該廠採購了行業領先的貝爾全自動分容櫃,滿足每日上萬隻的分容需求。新誕生的電芯,需要做5個循環老化測試,把不能工作或者容量有偏差的挑選出來。依據國家標準GB/T18287-2013《行動電話用鋰離子蓄電池及蓄電池組總規範》,按照0.2C充放電測試。以合適的電流充電至4.20V截止(高壓版本需要充到4.30V或4.35V),靜置一段時間(15min以上)使電池溫度接近室溫且電池內極化基本消散。測試採用0.2C放電至2.75V終止電壓,達到所標註的容量,才算合格。這裡的C是一個倍率單位,以2600mAh電芯放電為例,0.2C則為520mA放電。

第二個測試,內阻。現在電芯廠都配有內阻自動篩選機器,可流水線篩選。18650三元材料,內阻在70毫歐以內,都算合格品;低於30毫歐的算是特挑極品了。如果是磷酸鐵鋰或者鈦酸鋰,內阻能做到20毫歐以內。

第三個測試,電壓。同一裝箱裡面的電芯電壓3.7V?.05,方便多節並聯或者串聯使用下,整箱抽出使用。每一箱的電芯都做過三個一致性配對,因此不推薦跨箱使用,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方法。

除了一致性測試,每一個批次的電芯還需要抽查完成撞擊、震動、穿刺等數十項破壞性測試,杜絕隱患,確保每一個批次品質最佳。

在此次工廠拜訪學習即將結束時,為了能近距離的了解電芯的安全結構,筆者將剖析一支全新的18650電芯,一探內部究竟。18650電芯在內部硬體設計有兩重保護,分別是CID(Current Interrupt Device)洩壓安全閥和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熱敏電阻。其中安全閥是每一顆18650電芯的標配,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爆屏障,沒有之一。

CID和PTC的工作原理:當電芯內部溫度異常,由於過充電、短路等原因產生大量氣體,氣壓升高到1.0-1.2Mpa時,安全閥上的碗型鋁片會向上彈起,與下面的鋁片脫離接觸,使電路立即斷開,若是壓力繼續上升,安全閥將破裂,開啟排除內部氣體使內部壓力釋放出來,避免壓力過高造成爆炸。而Prismatic方形軟包封裝的電芯,內部氣壓升高時,最常見的是「懷孕」鼓包現象。

其次PTC熱敏電阻,當電池輸入輸出電流過高時,PTC會發熱升溫,當溫度達到預設值時,PTC電阻會突然增大,切斷外界電流輸入電芯或阻止電芯內部電流輸出,讓電芯停止工作。除了以上兩者外,電池還有不為人知的第三道防線——隔膜。當電池升溫到160攝氏度以上時,隔膜中的微孔會閉合,使正負極被物理隔離,電池自然不會再輸出電流。

既然18650電芯本身是如此安全,為何移動電源起火事故依然不算罕見呢?奧秘就在移動電源本身。移動電源的外殼等組件往往常用到塑料。塑料本身是易燃物,遇到高溫可以自燃。合格移動電源的USB輸出有短路保護,所以當輸出被短路時不會有大電流通過。但是移動電源內部還有從18650到電路板的鎳片或者導線等連接。

若是這部分不幸短路了,那麼輸出短路保護是完全無能為力的。而18650電芯本身的PTC只是在電池本身過熱之前能夠切斷電池的電流,由於電池的熱容量很可觀,升溫沒有那麼快,或許在導線、鎳片都燒紅的情況下,電池還沒有熱到切斷輸出。這樣燒紅的鎳片和外殼的塑料接觸,發生火災也就在所難免了。

合格的移動電源往往對18650到電路板的導體進行多重絕緣,且所用的絕緣體是耐高溫300度的高溫聚醯亞胺膠帶(麥拉片)和阻燃的青稞紙。同時這段導體有適當的固定設計,防止機械衝擊下導體移動或變形。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短路不會發生。但是山寨移動電源就隨意的多,要麼沒有絕緣,要麼就是絕緣不充分。特別是18650頭部,由於此處有裸露的負極和絕緣外皮包裹的負極。同時正極鎳片也經過這裡,若是不額外增加絕緣保護,正極鎳片邊緣一旦劃破外皮,就會立即造成短路。而山寨移動電源往往內部電池固定不好,電池晃來晃去,鎳片也彎來彎去的,這種概率更大了。

到此,一隻18650電芯的誕生過程介紹完畢,隨著工廠門口等待裝箱的貨車,他們將運往全國各地。即將開啟一段新的奇幻之旅,化作充電寶來到你的手中。

相關焦點

  • 請勿模仿:暴力拆解18650電芯
    18650型電芯,是一種採用Cylindrical封裝方式,直徑18mm,長度65mm的圓柱型電芯。
  • 18650電芯和聚合物電芯的區別在哪裡?
    18650電芯和聚合物電芯的區別在哪裡目前充電寶上使用的電芯有兩種,一種是18650電芯,另一種是聚合物電芯。這兩種電芯統治了鋰電池行業內絕大份額的市場。國際知名的18650大廠有索尼、松下、LG。中國目前也有一些廠家生產18650,但是名聲以及影響均不如上面所述的三家這麼大,松下收購了三洋,成了全球生產18650最大的工廠。18650容量常規大小:一般有1800mAH、2000mAH、2200mAH、2400mAH、2500mAH、2600mAH容量標準。
  • 解密18650電芯生產全過程
    在筆記本電腦時代,18650電芯還只是數碼產品的幕後英雄。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智能設備的普及,移動電源成為了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裝備,18650也得以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被大眾所熟知。那麼,看似簡單的18650電芯是如何誕生?它有什麼秘密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它的誕生過程。
  • 暴力拆解18650電芯:請勿模仿
    這裡科普一下電芯內部的正極。現在市面上常見的2000-3000mAh容量的三星、松下、三洋、LG等電芯,內部正極材料已經從第一代LiCoO2鈷酸鋰,全面升級為三元材料,化學名為LiNi-Co-MnO2鎳鈷錳。帶來的直接好處:使用壽命更長、更安全、性能更好。
  • 18650電芯和聚合物電芯在移動電源中的應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移動電源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萬萬不能忽略的居家必備品。  對於電源安全性最重要的因素是電芯,目前市面是移動電源的電芯分為18650和聚合物電芯兩種,傳統的18650電芯指的是電池的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圓柱體型的電池。
  • 充電寶用18650越來越少 和聚合物電芯比哪個更好?
    早期的充電寶給大部分用戶的印象是又大又沉,而如今充電寶的體量都很小,尤其是使用「街電」這類共享充電寶,用過的朋友都會發現他們很輕,這就是聚合物鋰電池的功勞。其實因為聚合物鋰電池的出現,使得很多電子產品得以發揮,例如TWS藍牙耳機,例如特色小電子設備。
  • 移動電源隱患 18650電芯和聚合電芯的區別
    相對比聚合物電芯與AAA鎳氫電池,採用18650作為移動電源儲充電池的成本更為便宜,因此,不少移動電源生產商為提升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依舊使用18650電芯。但是,在近幾年曝光的一些電池爆炸案件中,以18650為電芯的筆記本電池爆炸事件最多,採用18650電芯的移動電源,在安全性上有著潛在的危險性,因為18650電芯電池採用的是鋼製外殼或鋁製外殼密封,內部壓力巨大,一旦內部過熱或因操作不當,導致內部的壓力集中向外部密封鋼製或鋁製的外殼中釋放,其破壞力便如一枚小炸彈。
  • 移動電源: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18650電芯與聚合物電芯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說法:18650電芯存在爆炸的危險性,而聚合物電芯最壞的情況也就是起火,不會爆炸,因此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其實從理論上說是這樣沒錯,但是現實狀況卻並非如此。18650電芯採用鋼殼包裝,不易變形,經過長期發展,如今工藝已經十分成熟。
  • LG 18650電芯漲價:充電寶出貨受影響
    圓柱體鋰電芯從誕生那一刻就肩負起對電量的儲能供給重任,支持著各種設備運行。他們有著多種大小不同的尺寸,其中以18650 這個尺寸規格發展最為迅速。然而就是這個小東西,近日再次牽動了行業的神經。充電頭網從供應鏈了解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影響,LG電芯缺貨漲價,充電寶成本將上升,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影響。
  • 解析18650電芯生產過程
    不論是筆記本還是移動電源,他們的能量源頭都是一個叫做18650電芯的神秘電池,它就是通情況下我們說的鋰電池,目前18650電芯是數碼領域使用量最多的電池
  • 18650電芯和5號電池的區別
    電芯的額定電壓一般在3.0~4.0V左右,最常見的是3.7V;而5號電池的電壓為1.5V(不可充電)或者1.2V(可充電)5號電池-鑫通泰3.其工作原理(內部化學反應過程)不同。4.18650是可充電電池,普通5號電池大多數都是一次性電池,可充電電池只有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兩種。5.容量不一樣,18650電芯容量1000mAh-3500mAh,容量較大,而5號電池容量最大2700mAh。
  • 一窺國內18650動力電芯技術水平
    三元圓柱領軍企業比克也對外表示,公司3.0Ah的18650動力電芯已經配套江淮大眾旗下一款新A00級SUV車型。 可以明確的是,隨著18650動力電芯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水平的提升和下遊車企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18650電池企業正在往3.0AH以上的高容量電芯產品布局。
  • 18650容易爆炸?移動電源電芯大解析
    1電源電芯宣傳忽悠你  很多移動電源廠商在宣傳產品時經常會強調自己的電芯是高品質聚合物電芯,安全性能要好於其他品牌的電芯,並給出很多觸目驚心的電芯「爆炸」照片,那麼關注產品安全的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 國產電芯支持500公裡超長續航,比克電池18650電芯創能量新高
    5月16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於鄭州舉辦比克18650-3.0Ah高能芯新品上市發布會,此舉意味著比克電池率先實現18650-3.0Ah電芯的量產及市場應用,國產18650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 18650電芯「微利時代」生存法則
    而即便是走高端路線的創明電池,也在去年底收購了一家小型18650電芯企業,準備擴大產線規模。  擴大生產產能的優勢在於,提高企業提名度,吸引並承接更多大客戶訂單,掌握與下遊客戶的議價能力。另外,產能擴大之後還能夠通過降低製造費用(製造成本與管理費用等),從而降低鋰電池生產成本。
  • 國貨當自強力神18650電池電芯性能測試
    盲目崇拜國外品牌比國內品牌好是不少國人的心理,比如有的移動電源原本採用LG186502600mAh電芯,之後部分改用力神186502600mAh電芯,很多人表示無法接受,仿佛換了力神186502600mAh就等於偷工減料。
  • 18650電芯漲價:移動電源出貨大受影響
    IT之家2月9日消息,據充電頭網報導,有公司接到LG原廠通知:因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今年2月起LG 18650系列電芯價格將在原基礎上上漲15%-20%。按照充電寶容量10000mAh-20000mAh之間計算,整隻充電寶光在電芯上就要額外花費12元以上,本身充電寶的價格競爭就很激烈,幾乎是幾塊錢的在拼,如果如此程度漲價最終這些錢肯定迴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去年11月份,就有消息稱LG 3350mAh 18650電芯缺貨,當時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到影響。
  • 三星ICR18650-22F鋰電池電芯2200mAh
    三星ICR18650-22F鋰電池電芯2200mAh    【慧聰廣電網】電芯型號:ICR18650-22F(原裝正品)     電芯品牌:SAMSUNG        標稱電壓:3.6v
  • 【科普】詳解充電寶的鋰電池電芯
    放電效率中最重要的是電芯,它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的充電寶電芯一般分為18650電芯和聚合物鋰離子電芯。  它們的外觀也很好辨別。  圓柱形、比較厚重的充電寶一般都是18650電芯。  聚合物鋰離子電芯的尺寸、外觀可以進行自定義化的設計。比如一些很輕薄、外觀怪異、片狀的充電寶。
  • 力神18650電池電芯測試:性能勝三星LG?
    盲目崇拜國外品牌比國內品牌好是不少國人的心理,比如有的移動電源原本採用LG18650 2600mAh電芯,之後部分改用力神18650 2600mAh電芯,很多人表示無法接受,仿佛換了力神18650 2600mAh就等於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