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共同舉辦的宏觀經濟論壇暨創新峰會在海南三亞圓滿落下了帷幕。本屆論壇邀請到業內重量級專家學者及企業嘉賓,從多個維度探討全球產業鏈重構、國內「雙循環」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發展新趨勢。
五場宏觀經濟主題分享
「2020年對於海南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論壇伊始,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蔡海寶在致辭中表示,6月1日,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三亞將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建設世界級濱海級旅遊城市,形成積聚自貿港、開放屬性與三亞鮮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蔡海寶
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表示,我國即將走進「十四五」階段,邁向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海南在新格局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借本次宏觀經濟論壇和未來更多報導,我們希望呈現海南自貿港建設者的堅實步伐,用鏡頭留住自貿港發展那些動人的軌跡和瞬間。
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
隨後,與會嘉賓陸續發表了主旨演講。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在《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和中國經濟》中預測,明年中國經濟有望達到8%增長率,但存在三大變數: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反彈並繼續影響經濟;第二,中國和世界經濟體的關係是否發生變化;第三,當前國內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的潛在風險。面向未來,我國要保持戰略定位,打通構建「雙循環」格局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資金鍊,同時堅持改革開放,建立全球統一大市場,合作和多元仍是世界主流格局。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終身榮譽教授許小年解讀了《創新的性質與政策》。許小年指出,中國在2008年前後已經結束了由工業化、投資驅動的經濟高增長時代。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不能依靠資源投入的增加,而是要通過創新驅動資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由於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因此需要高回報與之匹配;同時,創新也離不開個人想像力的充分發揮,以及資源自由流動的市場。因此,在後工業化時代,為了激發鼓勵創新,我國需要構建與工業化時代不同的制度環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終身榮譽教授許小年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新思維》,指出我國追求現代化的主體正在從物質現代化轉向制度現代化,再到「人」的現代化,因此財政政策也要聚焦在「人」的層面。在需求端,由於擴大內需的基礎是國民收入,政策要保障個體都擁有平等權利,縮小群體性收入差距;在供給端,創新依靠廣泛的社會基礎,所以財政政策除了採取減費降稅、擴大投資等方式,還要著力提高人的能力,從而為「雙循環」暢通創造條件。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分享了《產業鏈發展的重點和難點》,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推動經濟持續增長,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比較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的科技創新和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科技進步和發展需要中國。目前,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全部產業目錄的國家,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重點還是要繼續為我國技術進步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未來,中美之間建立一種合作競爭的關係還是有可能的,這樣對兩國乃至世界都是有好處的。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紫光講席教授周皓的話題為《疫情衝擊下的經濟政策與經濟表現》。周皓認為,新冠疫情衝擊下的經濟體,也成了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思想的實踐檢驗場所。今年以來,中國並未選擇財政赤字貨幣化手段,而是採取了結構性財政貨幣政策——增加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弱勢群體的救助,即信貸指向中小微企業。這一決定是中國經濟在二、三季度逐步復甦的重要原因,也印證了央行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紫光講席教授周皓
行業分享及卓越金融企業盛典
在下午的活動中,作為主辦方代表,經觀傳媒副總裁、經濟觀察報社副總編輯郭宏超在下午的活動致辭中表示,2020年即將過去,中國很可能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也為今年宏觀經濟態勢以及2021年起點定下了基調。展望未來,無論是複雜的外部環境,還是結構轉型的內在驅動,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充滿著挑戰和不確定。因此,我們舉辦宏觀經濟論壇既是作為一家重要媒體的責任擔當,更是推動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必要之舉。
經觀傳媒副總裁、經濟觀察報社副總編輯郭宏超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三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燕華在致辭中指出,海南自貿港是全球第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此前並沒有先例可以參照。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自貿港建設中,我們要加快推進位度集成創新,發揮政府職能和市場作用,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人民創造力。同時,我們也歡迎各界朋友加入到這一歷史進程中來,攜手共進,共同譜寫美麗的中國海南新篇章。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三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燕華
首場圓桌論壇是海南開放高峰對話,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院長助理匡賢明主持,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資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經偉,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劉哲峰,海南省農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呂東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所(海南分院)主任工程師關瑩瑩,聚焦海南自貿港開放前瞻、制度集成創新、本土企業新機遇、風險防範與生態建設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海南開放高峰對話
第二場圓桌討論為金融創新圓桌。深圳衍界資訊總經理汪洋,攜手華夏理財首席責任投資官、ESG投資部總經理張凱峰,渣打創投大中華和北亞區負責人張斐,平安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產品總監李濤,中巖投資管理合伙人張挺,圍繞著「經濟『雙循環』下金融發展新格局」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
金融創新圓桌
隨後的行業創新分享環節, 領地集團助理總裁兼品牌總經理姚科分享了「健康的城市詩意的創新」,介紹集團在產城融合、打造美好城市生活等方面的積極嘗試;松鼠Ai 1對1 合伙人梁靜帶來了關於「人工智慧時代的5G賦能」,通過松鼠智慧機器人的實踐案例,思考技術如何加速教育行業發展。
伴隨精彩的嘉賓演講,2019-2020年度卓越金融企業頒獎環節也正式啟動。自2012年創辦以來,卓越金融企業盛典已經成功舉辦至第九屆,成為集權威性、專業性、公益性、創新性、持續性於一體的中國大型金融全行業評選活動。
本屆卓越金融企業盛典自7月啟動起來,經過多月的評審及調研,評選出了2019-2020年度在銀行、保險、基金 、信託、證券、財富管理、期貨、第三方金融機構、融資租賃等領域對金融行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機構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