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電視越來越大!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進而是以液晶電視、等離子、OLED為代表的數位電視,佔據客廳C位的電視們,正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輕薄。與之齊頭並進的,是消費者不斷攀升的「欲望」——他們希望電視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能在客廳中營造商業影院特有的臨場感和震撼力。於是,75英寸「起步」的雷射電視,又成為客廳影院「新寵」,引領新的視覺風尚。
伴隨客廳影院概念的深入人心,在家看大片成為消費者愈發專注的選項,尤其是後疫情時代,社交機會驟減,這一趨勢更為明顯。那麼大屏電視選什麼,自然成了消費者關注的新話題。
調查顯示,人們對大屏電視的需求主要有這幾點:健康護眼、色彩鮮豔、輕鬆適配家居環境,當然,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畫面越大越好。
就時下流行的數位電視而言,不乏能滿足其中幾組選項的產品,但要說實現全面覆蓋的,惟有結合了DLP數字電影技術和雷射光源的新一代顯示技術——雷射電視了。
我們知道,家庭影院、客廳影院,既然謂之「影院」,很大程度上都源於商業影院。
商業影院中,主流的放映技術,便是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為此它還獲得了2015年的奧斯卡科學技術獎。此外,全球超8成數字電影放映機選用了長壽命、高穩定性的雷射光源。近年來迅速流行的雷射電視,恰恰就是將這兩項原本在商業影院玩得風生水起的技術,融為一體後下放家用市場的產品,來頭可謂不小!
消費者對大屏電視的關注,首先聚焦在健康護眼上。無論大屏數位電視,或現代人時刻不離身的手機、iPad,主動式發光的電子屏幕,損傷視力已是共識。相比之下,雷射電視採取反射光原理,即電視將光線投射到抗光幕上,再反射進入觀眾的眼中,根本上解決了主動式發光刺眼、加劇眼疲勞、損傷視力的弊端。研究表明,雷射電視的視覺舒適度不僅優於液晶電視,甚至比紙質閱讀還要好上20%。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和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專家共同進行的雷射電視/液晶電視對比試驗表明,3m視距內,觀看雷射電視後人眼感覺會更舒適,有效保障了用眼健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和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專家在對海信雷射電視75L9S進行的視覺舒適度試驗後發現,觀看雷射電視後,沒有明顯的視力變化和眼部不適感受,且有效避開了常見的藍光危害較強區域,藍光安全級別為RG0(免除危害),並為此專門頒發了護眼證書。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健康護眼的同時,還能保持優異的色彩表現嗎?這一點,同樣得到了驗證!
家用顯示設備在色彩、色純和色域的還原上,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無限接近就成了共同的目標。雷射光源擁有極高光譜純度,還原出的色彩相當準確。以DCI-P3(數字影院色彩標準)衡量的話,雷射電視才是少數能真實還原影院級色彩表現,且表現能力最接近人眼可識別色彩範圍(色域)的大屏顯示設備。
說到大屏電視,或者是大屏顯示設備,肯定有人會想到投影機。它們同樣能再現大屏畫面,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比如,投影機對投影距離有要求,中小型客廳中,它們會缺乏足夠的安裝距離,吊裝等特殊安裝方式不僅工藝繁雜,更有礙觀瞻。雷射電視能輕鬆實現75英寸以上的大屏畫面,最大超過100英寸。超短焦的緣故,雷射電視只需放在專用電視機柜上,或是機櫃內,完全不會對居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還能巧妙融合。
相比同尺寸的液晶電視,雷射電視重量更輕,能耗也更為合理,專屬抗光幕,比貼牆安裝的液晶電視更薄,也更容易和家居環境實現進一步的融合。因此,在家電行業和專注大屏的影音定製集成商群體中,會有「大屏電視看『雷射』」的說法。
面對迅速崛起的中產階層,對大屏電視有迫切需求的他們,雷射電視的應運而生,為現階段客廳影院的大屏化,為家庭影院營造震懾人心的臨場畫面,提供了新的契機。有理由相信,雷射電視將成為大屏電視領域的一匹黑馬,引領新的潮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