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茶店子拍了一塊地,當天熊女士在朋友圈幫好朋友發了一條二手房出售廣告。
一周過去,當我跟她詢問房子的情況時,她說近看房的人多了起來,「幾乎每天都有帶看,而且土拍之後帶看明顯增加。」
和熊女士的好朋友有著相同情況的不在少數。
昨天,發哥的同事王女士就開心地去中介籤下了出售合同。她的高新區小戶型,在去年掛出一個月無人問津之後一怒之下就直接取下,到了今年,僅掛出一周就快速成交,而買家看房也只花了一個星期。
高新區
羅先生市中心的小房子最近也開始 「翻紅」。去年掛出之後看的人並不多,羅先生直接把這套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收2000左右的租金,也順便囑咐中介幫忙留意出售。半年過去了,一方面因為家裡有租客,另一方面則是房子面積比較小,這套房子的帶看一直不理想。不過,最近羅先生明顯感覺到看房的人多了,「越來越多的人詢問房子的情況」,羅先生的判斷是,這類套一小戶型的新房幾乎已經沒有了,總價不高,房子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感覺成交在望」。
二手房「回暖」,成華區上月成銷冠
二手房「回暖」了嗎?
貝殼APP顯示,成都市目前的在售房源達到136381套,7月的參考均價為12906元/平米,成交量為8691套。需要指出一點,目前成都貝殼涵蓋的數據幾乎已經囊括了整個大成都範圍,統計範圍的擴大對整個數據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把統計的區域收縮到5+2區域,共計在售房源數量為57292套。
成都
以下是各區域上月的成交情況:
數據來自貝殼APP
可以看到,各區域的成交情況分布還是比較均勻,其中,成華區的成交套數最高達到874套。同時,我們還發現,天府新區近半年來二手房價格變化最大,參考均價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圖片來自貝殼APP
不過,從樂居網監測的數據來看,6月份成都二手房的網籤數據為5300套,這一數字雖然有了很大數量的回升,但還不及新房的三分之一。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回暖更多的是和之前相比,當下的成交數量事實上還沒有達到高峰。」
政策影響明顯,成交周期縮短
看二手房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貝殼找房數據顯示,7月8日,成都帶看量為4803次。事實上,今年4月以來,二手房的帶看量已明顯高於去年下半年,其中5月份帶看量超70萬次,為近12個月最高數據。
小彭是富房的一名經紀人。在他看來,生意正在逐漸回到去年的正常水平。當被問及上月的銷售情況時,他表示還不錯,「最近門店的生意確實不錯,各種面積段的產品都有成交」。
而對於當下的市場情況,小彭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兩個:
1
一方面,雖然當下主城區有了越來越多的新房推出,但這些樓盤的價格並不便宜。「神盤」少了,讓更多的人開始將目光瞄向新房。「區別於前兩年,新房和二手房的剪刀差已經倒掛了,有些二手房價格更低。」
2
另一方面,政策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前段時間,對於政策的不確定性,讓許多客戶開始更著急看房。」不過,肉眼可見的是貸款利率的上浮,促使了另一部分客戶的成交。上月,部分首套房的商貸利率已經超過6%,相當於此前4.9的基準利率上浮了25%。「不確定的貸款利率走向,其實也對客戶的下單有了很大的影響。」
最近在看房的張三正在印證著他的話。
從上個月開始,山東人張三就開始忙著四處看二手房。「家裡人催得緊,因為擔心後面不好買。」最近,他的周末時間都在奔波看房的路上。上周,他幾乎就要下手一套北門房齡近10年的項目,因為中介催得緊,讓他一時有些慌亂。
二手房價格持平,入手前可多做比較
張三幾乎要下單的那套房子,最後因為公積金耽誤了兩天,冷靜之後他覺得,「或許還可以再看看。」
發哥了解到,上月關於政策升級的議論傳開,影響了許多購房者的判斷,但至今,購房者也開始漸漸冷靜下來。
其實,從當下的市場來看,雖然越來越多的業主對價格的心裡預期有了較高的提升,但事實上,近半年的成交價格都較為穩定。
諸葛找房數據顯示,今年6月成都二手房掛牌價為15470元/平方米,為近12個月最高掛牌價;貝殼找房上成都二手房近12個月掛牌價最高點則在今年2月,為16132元/平方米。
但這並不是成交價格。以發哥昨天賣房的同事為例,她的房子最終售出的價格與此前小區的其他房源售價基本持平,比她的掛牌價下降了4萬元。
不過,也有小區的成交價格開始上漲,從貝殼APP可以看到,位於攀成鋼的仁恆濱河灣從今年5月之後,開始有房源的成交單價達到4萬元/平米,這一價格是之前沒有達到過的。
仁恆濱河灣二手房在貝殼APP上的走勢
不過,價格上漲的小區也只是少數,多數小區的成交價基本和去年持平。在發哥看來,入手二手房,還是需要結合樓盤的位置、產品和價格多做比較。
作者:陳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