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率先改革!佛山近160萬隻液化石油氣瓶有二維碼

2020-12-22 佛山在線

8月正值酷暑,在佛山五區,一隻只鑲有二維碼的液化石油氣鋼瓶走入千家萬戶,為佛山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用氣服務,同時見證著佛山氣瓶安全監管的改革歷程。

2017年,作為廣東省氣瓶安全監管改革首批試點城市之一,佛山率先在全省啟動氣瓶安全監管改革。2018年8月20日,我市下發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十項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措施,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構建佛山氣瓶充裝質量安全溯源體系。

目前,全市流通使用的液化石油氣鋼瓶約有300萬隻,取得充裝許可的單位共24家。隨著改革深入推進,而今已有近160萬隻氣瓶安裝了二維碼標籤,已有多個單位實現了從氣瓶檢驗、充裝到瓶裝液化石油氣銷售、運輸、儲存、配送、使用等環節全鏈條信息化管理。

近160萬隻液化石油氣瓶有了「身份證」

8月4日15時,在佛山市華信能液化石油氣有限公司安裝區域,設備管理技術工人蘇建榮正操作一臺自動打孔機。只見他把液化石油氣瓶橫放到機器打孔處,打孔後釘上二維碼標籤,這個編號為「021680820」氣瓶從此有了自己的專屬身份證。在蘇建榮身旁,數十個已經完成「上碼」的氣瓶正等待第三方機構來錄入信息。

 

 工作人員正在掃碼充裝液化石油氣。

8月5日10時,佛山保城氣瓶檢驗有限公司的錄入人員來到華信能,對空瓶的二維碼掃一掃錄入信息,信息同步上傳至佛山市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錄入完成後,每隻氣瓶的基本信息都能通過系統查詢到。瓶身上小小的二維碼標籤,將成為佛山氣瓶充裝質量安全溯源體系的信息載體。

推進二維碼標籤安裝、審核錄入管理系統,這是佛山氣瓶安全監管改革的關鍵一步。從2018年12月開始,全市24家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站開始為本單位自有產權的氣瓶安裝二維碼標籤。為提高錄入管理系統氣瓶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第三方單位——佛山保城氣瓶檢驗有限公司負責審核錄入信息工作。

去年11月正式上線的佛山市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是全市氣瓶管理的數據平臺。截至8月5日,全市安裝二維碼標籤並通過信息審核錄入系統的鋼瓶近160萬隻。

「華信能從去年12月開始為氣瓶安裝二維碼標籤,企業共有10萬隻氣瓶,目前已安裝6.6萬隻。」華信能常務副總經理王建林說,企業成立了五人的二維碼工作小組,專門推動氣瓶「上碼」工作。

不過他坦言,工作越往後難度越大。「有些氣瓶回收時間很長,也有一些瓶子由於使用時間長,出現老化現象,不適合上碼。為此,去年12月以來,企業前後購買了幾萬隻新瓶,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升級改造充裝秤實現掃碼聯鎖充裝

8月5日12時,家住禪城區金魚街的黃女士通過「華信能液化石油氣」微信公眾號預約當天下午的送氣服務,訂單通過微信後臺傳輸至華信能的訂貨系統,安排在8月5日17時配送。

 液化石油氣瓶出站前都要經過掃碼。

8月5日14時,完成信息錄入的一批氣瓶,包括編號為「021680820」的氣瓶被送上充瓶作業區。12臺充裝秤在自動充裝轉盤上不停轉動,充裝工人蔡健祥與老搭檔鄧正朋互相配合。蔡健祥將充裝槍插入瓶口,鄧正朋用掃碼器對著瓶身二維碼掃一掃,充裝槍解鎖開始充氣。隨著充裝秤上的數字達到規定的充裝重量時,充裝槍馬上關閉,充裝完成。

「如果不掃碼,液化石油氣是充不進氣瓶的。」鄧正朋說,以往氣瓶的充裝前後檢查完全依靠人工,檢查核對情況還要在紙質記錄本上登記,而今這些步驟通過後臺系統就能完成,他們只需對氣瓶進行外觀檢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完成充裝的氣瓶隨著自動流水線抵達裝卸區,送氣司機黃志華手持防爆PDA對瓶身進行掃碼識別,識別通過以後,近20隻氣瓶被送上小貨車,運往周邊的門店。

實現氣瓶流通過程的信息化管理,需要軟體支持,更需要硬體支撐。去年8月開始,佛山要求全市所有的氣站升級改造充裝秤,實現掃碼聯鎖充裝。截至2019年5月,全市481臺充裝秤全部完成智能升級改造,氣瓶充裝的信息可上傳到佛山市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前期改造工作完成後,佛山要求,從2019年8月1日起,各充裝單位30%的充裝槍實行掃碼聯鎖充裝;2020年5月1日起,各充裝單位80%的充裝槍實行掃碼聯鎖充裝,按比例鎖槍後少於3支充裝槍的,留3支充裝槍不作聯鎖充裝處理;2020年11月1日起,各充裝單位所有充裝槍100%實行掃碼聯鎖充裝。

王建林介紹,目前華信能氣站22支充裝槍全部完成改造。「以前企業每年都會丟失大量的氣瓶,現在佛山所有的充裝站只能充裝自家的氣瓶,相信能大大降低氣瓶丟失的機率。」王建林說。

佛山市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還與各充裝站和氣瓶檢測站的視頻監控系統打通,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政府部門監管、行業單位互相監督,及時發現並制止違規充裝氣瓶、違規運輸瓶裝燃氣、違規檢驗氣瓶等行為。

掃碼錄入實現流通全過程監控

8月5日16時,黃志華的送貨車來到華信能同濟東門店,所有氣瓶通過PDA掃碼確認信息後再卸貨,店長蔡鳳姬接收了這批氣瓶,送氣工人鄧金六也抵達門店。在門店列印好交易憑證後,鄧金六通過手機掃碼在系統錄入鋼瓶信息,將五個氣瓶送往周邊的小區。

8月5日17時,鄧金六按照訂單指引,來到用戶黃女士家中,他通過手機掃碼向黃女士展示了氣瓶的相關信息,確認以後進行空瓶拆卸、新瓶安裝,而空瓶的所有信息通過手機掃碼,也自動錄入後臺。

「以前氣瓶充氣量有多少、是否符合要求,我們很難知道,現在通過掃碼,氣瓶的充裝企業、充裝日期、瓶氣重量、檢驗有效期及是否有購買保險,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黃女士說,他們在用氣時也更加放心。

 送氣工人通過掃碼向用戶展示氣瓶信息。

通過二維碼標籤,氣瓶從使用到回收,實現了流通全流程實時追溯。

而華信能也在全市推動氣瓶信息化改革的契機下,上線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系統,提升管理能力。

華信能綜合部經理岑偉松說,企業信息化系統包括微信訂氣平臺、後方訂單管理系統、配送系統等,前後投入上百萬元。系統在今年7月開始在同濟東門店、桂園門店進行試點,預計9月全面上線,實現所有門店的全流程追溯。

隨著全市氣瓶信息化改革面的擴大,氣瓶安全權責關係也將進一步明確。「如果丟失的氣瓶不幸造成事故,通過對氣瓶流通過程的監控,可以明確事故的責任,對於企業和市民來說也是一種保障。」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科科長陳健釗說。

8月5日18時,鄧金六將剛回收的空瓶運回同濟東門店,通過對空瓶掃碼確認,這批屬於華信能的空瓶將在第二天再度被運到華信能充氣站,開始新一輪運轉。

連結

「一瓶一險」為氣瓶安全保駕護航

2018年8月,市政府下發《佛山市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氣瓶充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形成氣瓶充裝單位安全責任和守法經營意識到位、社會救助及時、各方監督有力的氣瓶安全運行機制。記者從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方案》實施近一年來,佛山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8年市政府批准了10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主要用於氣瓶二維碼標籤採購、氣瓶信息審核錄入、氣瓶安全責任保險補助等三個方面。

為有效開展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我市以佛山市嘉和興冠順燃氣有限公司為項目試點,2018年11月24日完成11臺充裝秤智能升級改造,建立佛山市氣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開展氣瓶二維碼標籤安裝並審核錄入信息系統,實現氣瓶掃碼充裝試運行,達到預期效果。

自《方案》實施以來,佛山逐步建立起氣瓶安全責任保險制度,提高氣體安全事故救助賠付能力,形成「一方投保,多方受益」的氣瓶責任保險制度。

其中包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積極配合保險公司研究制訂符合我市實際的氣瓶安全責任保險品種,實行「一瓶一險」。引導氣瓶充裝單位通過購買保險,提高因氣瓶洩漏、爆炸導致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時的賠付能力。佛山鼓勵氣瓶充裝單位圍繞氣瓶使用安全與保險公司協商擴大保險範圍,對瓶裝燃氣運輸及使用過程中因燃氣器具、輸送氣體的軟管、減壓閥等裝置故障、失效或安裝不當或者其他不當過失行為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條款負責賠付,更好地保障瓶裝氣體使用者的財產和人身權益。

在實施「一瓶一險」、落實氣瓶保險補助方面,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市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單位進行投票選定保險公司及保險方案,最終選定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市唯一的氣瓶安全責任保險承保單位,並選定了保險方案。截至2019年6月27日,全市24家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已有23家購買了氣瓶安全責任保險,承保氣瓶共計199.63萬隻,每隻購買氣瓶安全責任保險的氣瓶由政府補助0.5元,補助金額共計99.815萬元。目前,承保公司共接報受理瓶裝燃氣事故5宗,均為用戶自身過失引發的用戶責任事故,已結案3宗共賠付2.2萬元。

陳健釗表示,去年全市採購了250萬個二維碼標籤,今年將提高氣瓶二維碼標籤的安裝進度,爭取今年底前完成250萬隻氣瓶的上碼錄入工作,確保上碼的氣瓶都覆蓋安全責任保險。

原標題:一隻液化石油氣鋼瓶的佛山之旅

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掃碼錄入實現流通全過程監控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阮鳳娟

圖|記者張弘弢

製圖|王淼冰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液化石油氣瓶100%掃碼充裝,你家的有嗎?
    掃描二維碼即可看到液化石油氣瓶檢驗情況  液化石油氣何時充裝,氣瓶是否經過檢驗?現在只要掃一掃氣瓶護罩上的二維碼,您就可以輕鬆獲取氣瓶的充裝日期和檢驗有效期等信息!目前全區114萬隻氣瓶安裝了二維碼,並完成了全部電子秤的改造,2020年11月起各充裝單位所有充裝槍100%實行掃碼聯鎖充裝,構建以氣瓶充裝單位為責任主體的氣瓶管理制度。  液化石油氣瓶一直以來都是監管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區市場監管局採取了多項措施,進一步加強氣瓶安全監管。
  • 劉軍君赴藍山縣檢查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等工作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蔣正華)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近日,永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劉軍君帶隊,赴藍山縣檢查指導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等工作,市局副局長王衛紅、藍山縣副縣長劉素萍等陪同檢查。
  • 酒泉市集中銷毀一批報廢液化石油氣瓶
    12月8日下午,酒泉市在海濤集團液化氣檢驗站集中銷毀一批報廢液化石油氣瓶。據悉,我國的液化氣瓶設計使用年限為8年,屬於特種設備。自今年10月酒泉市液化石油氣瓶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共查處無證經營瓶裝液化氣運輸車1臺,查扣報廢氣瓶3000餘只。
  • 恩施州城液化氣瓶有「身份證」啦
    據恩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給所有氣瓶裝上「身份證」的過程中,市民所擁有的氣瓶將逐步由液化石油氣充裝企業收購或託管,以全面落實液化石油天然氣企業氣瓶安全主體責任,消除事故隱患,構建氣瓶信息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 違規銷售液化石油氣瓶且存放於附近堆有易燃物的生活區?綿陽遊仙...
    綿陽市遊仙區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號7月16日消息,2020年4月,遊仙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人員在遊仙區仙鶴鎮、魏城鎮、鹽泉鎮、信義鎮、忠興鎮發現有人違規銷售液化石油氣瓶。該案由遊仙區檢察院檢察長領辦,他帶領公益訴訟辦案組經過仔細調查發現,這些違規銷售點在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違規經營液化石油氣瓶的情況下長期向群眾銷售液化石油氣瓶,所銷售的液化石油氣瓶鏽跡斑斑、機械損傷明顯、腐蝕嚴重,部分氣瓶未檢驗和超檢驗期,存放地點位於人員集中的生活區,附近堆放有易燃物,無任何消防設備和安全警示標示。經向上級院請示並經省院同意,遊仙區人民檢察院於7月1日對該線索進行立案調查。
  • 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
    為深入排查治理液化石油氣行業存在的安全隱患,整治液化石油氣市場亂象,防止相關事故發生,我局按照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等5部門和涼山州市場監管局《關於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的通知》(涼市監發〔2020〕189號)的要求,切實推動解決
  • 全市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追溯體系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汶上縣順利召開
    為全面推進全市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追溯體系建設,12月11日,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汶上縣組織召開了全市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追溯體系建設現場觀摩會。濟寧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國梁、汶上縣政府領導林鴻,14個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特監科科長以及27家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單位負責同志共60餘人參加了活動。2020年,濟寧市作為全省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單位之一,分別選定兗州區2家充裝單位、汶上縣4家充裝單位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充裝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任務。
  • 關於印發《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八條斷然措施》的通知
    關於印發《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 整治 八條斷然措施》的通知 各市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為紮實推進全省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防範化解液化石油氣瓶重大風險,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特種設備事故,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 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多部門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鄂託克前旗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和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運輸、使用等環節的安全監管,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市場監管局聯合住房城鄉建設局、公安局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深入排查治理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的安全隱患和問題,切實推動解決「『黑戶瓶』裝
  • 五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聯合轉發省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轉發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委關於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的通知》,部署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同時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新的要求。
  • 一隻氣瓶就是一個「炸彈」 杭州查封上百隻問題液化氣瓶
    浙江在線03月08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鮑亞飛)當猜測變成現實的時候,在場的執法人員倒吸一口冷氣:抽檢近116隻液化石油氣鋼瓶中,發現了報廢瓶11隻,超過定期檢驗周期氣瓶18隻,工業氣瓶1隻。  「日常檢查中,發現一兩隻報廢瓶就算情況嚴重了。」
  • 新田:八條斷然措施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陳健全)為紮實推進新田縣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防範化解液化石油氣瓶重大風險,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特種設備事故,1月12日,新田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採取八條斷然措施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
  • 向陽街道聯合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九江新聞網訊(胡恆英)為落實有關九江市液化石油氣瓶安全整治的文件精神,加強對液化石油氣經營者的監督檢查,有效預防燃氣代灌點安全事故發生,12月4日,由區市場監督局牽頭,區安監辦、區燃氣辦、區交通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向陽街道等單位聯合開展液化氣瓶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 氣瓶貼上「身份證」,身世可查保「瓶安」
    「氣瓶也可以掃碼啦!」只要用手機掃一掃氣瓶上的二維碼,氣瓶的各種信息和安全狀況都在這張「條碼身份證」裡,氣瓶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據省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介紹,為督促氣瓶充裝單位和檢驗機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排查消除氣瓶安全隱患,在日常監管基礎上,我省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創新,採用數字網絡技術,建立氣瓶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監管系統,對每個氣瓶安裝可掃描識別的二維碼,依據「一瓶一碼一檔」原則建立氣瓶電子檔案,為每個氣瓶頒發「身份證」,對氣瓶產品的製造、充裝、檢驗等過程信息進行記錄,實現氣瓶的來源可查
  • 材料小博士:液化石油氣瓶還能非法改造?你可知有多危險?
    改造液化氣瓶是指對超齡或檢驗不及格的氣瓶進行改裝、翻新、改變本來用途,裝其他氣體或液體等行為。不法商家、個人為了牟利或使用方便,哪怕明知道私自改裝液化氣瓶是違法行為,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但他們還是鋌而走險——這種改造氣瓶的行為是屢見不鮮的。
  •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讓液化氣瓶有了「身份證」
    為貫徹落實蘭州市燃氣服務中心《關於加強瓶裝液化氣經營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強鋼瓶信息化管理,積極配合做好 " 安全生產月 " 活動,日前蘭州興政石化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二維碼氣瓶兌換活動。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頒布的《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TSG 07-2019)中的要求:液化氣充裝站必須建立和使用氣瓶充裝追溯信息系統,採用信息化技術對氣瓶的充裝過程進行管理,實行 " 一瓶一碼、一瓶一檔 ",蘭州興政石化聯繫氣瓶生產廠家定製了專用氣瓶,並安排部署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使氣瓶有了 " 身份證 "。
  • 衡南縣領導督導檢查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工作
    12月15日,副縣長謝輝帶隊深入雲集、車江等地,督導檢查衡南縣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工作。企業要時刻警醒、自查自糾,始終繃緊安全生產之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法律意識;監管部門要紮實履職、全面排查,始終堅守安全生產紅線,對事故隱患及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嚴執法",著力消除氣瓶安全隱患;要加強宣傳,凝聚合力,全力築牢安全防線,通過微信、手冊等多種形式,廣泛普及燃氣安全法規和使用常識,及時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引導全社會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切實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液化氣瓶監管技術如何做到正確選型
    液化氣瓶由於歷史遺留性問題,安全問題頻發,一再危及人生及財產安全,氣瓶安全問題治理已然成為國家安全防範工作中的重中之中,為此各相關部門已經採取相關措施對氣瓶進行監管。據統計液化氣瓶的監管方式主要分為三種:二維碼(一維碼)標籤、智能角閥、RFID電子標籤,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種監管方式到底誰的實用性強,誰又在做「表面文章」。
  • 液化石油氣減壓閥
    液化石油氣減壓閥減壓閥的作用是把氣態的液化石油氣從高壓變成穩定的低壓氣體,供燃燒器使用。家用液化石油氣減壓閥把氣瓶中0.03~1.56MPa壓力的氣相液化石油氣通過一次降壓,降低到0.023~0.033MPa的壓力,在這個範圍內,無論入口壓力如何變化,出口壓力都是穩定的,從而保證了灶具的穩定燃燒。
  • 25歲消防員冒死搶出噴火液化氣瓶(圖)
    通訊員圖  新快報訊 記者李紅雲 通訊員董潤平報導 「你們快來,這裡有個儲存石油液化氣的站點著火了,有爆炸聲……」昨晨7時11分,中山市古鎮一非法儲存石油液化氣站點發生火災並引發「爆炸」。火災撲滅後,消防官兵轉移出107個液化氣瓶。  中山古鎮古二村新源農莊旁的一個儲存石油液化氣站點,昨晨發生火災,據消防部門稱,這是一個非法儲存站點,平時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