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比幾歲學更重要的是「如何學?」
幼兒學英語真正要關心的是「如何學才符合幼兒發展」,而非「幾歲才能開始學。」
比英語力更重要的事
幼教及雙語教學專家們一致認為,幼兒學英語的重點要放在讓孩子喜歡英文,並採取「融入式」的學習。所謂融入式學習,採取這樣教學模式,指的是將英語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重視孩子對於主題學習的「興趣」及學習過程的「情緒」。
她認為,如果老師和家長要求小小孩在接觸英語的過程中,堅持「No Chinese」,孩子的情緒和認知發展都會被壓抑。因此,英語融入式課程,是讓孩子處在一個自在的課堂氣氛中,接觸豐富的英語環境,例如以繪本、兒歌、童詩來啟蒙孩子的英語好感度。中籍老師必須以英語和孩子交談,而孩子卻可以自在地使用母語,而老師會以英語重述孩子的話來回應。
最大挑戰:老師要先克服對英語學習的害怕
幼兒園老師一聽到要開口和孩子講英文,即使是很簡單的「Good Morining.」、「Close your eyes.」等句子,老師的反應多數是害怕與沒自信。
「大人們請放輕鬆,」,為孩子製造多一點接觸英文的機會,目的是在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自然而然的養成使用英語的「習慣」,孩子未來的英語力,不會因為成人沒有一口「標準口音」或只是講簡單的生活詞彙就大打折扣。
為了幫助幼兒園的老師們克服英語恐懼症,早上入園說:「Good Morning! 」下課離園說:「Goodbye and see you tomorrow.」午飯時說:「It's time for lunch.」,午睡時說:「Please close your eyes.」等。每天在某些固定的情境下,讓孩子有機會使用英語,時間久了,孩子遇到相同的生活情境,會很自然的脫口用英語表達。
小小孩天生喜歡學習,對任何事物都存有好奇,在幼教現場看多了無數幼兒因為不當的學習方式而打壞了對英語的好胃口,與其問:「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幼兒學英語?」不如說:「不要做些什麼來破壞小小孩與生俱來的學習動機。」
英語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專家提醒家長,不需要急於在幼兒時期就給予學習壓力,破壞了孩子對英語的好感度。
與孩子一起唱兒歌、講故事給他聽、陪他一起跟著卡通主角認識世界,與孩子共同享受共「玩」英文的樂趣,不論老師還是父母,都可以從這些生活化的素材中,體驗到和自己當年學英文很不一樣的美好經驗。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