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二次經歷裝修,相比頭一次,預算充足了些,選擇方面也更成熟了。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第一次裝修踩了太多的坑,當時本身我和老公都沒錢,請了熟人施工,心很大全權放心交給別人做。工地都沒怎麼跑,後來完工出了問題大小毛病不斷,礙於面子又不能撕破臉。要怪還是怪自己不傷心,所以這次裝修我們請了專業的設計師,包設計和施工,不過建材我們還是自己買,這樣更放心一些。多和鄰居網友學習,也獲得了很多知識,在家裡說聲感謝!如今我們也終於入住新家了,忍不住想曬曬全屋留個紀念!當初老公堅持給電視牆貼大理石,覺得真有遠見,完工後漂亮極了。我們家全屋是混搭風,我覺得耐看不過時。可能會有些網友不喜歡吧,不過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歡迎拍磚!也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
我家戶型是一套改善型住房,一共有5個房間,兩個廳,兩衛一廚。建築面積有135㎡,整個格局還不錯,對於這個面積而言,做五個房間,其實也算剛需戶型了。家裡常住人口較多,也是不得已選擇。
一進屋其實空間比較狹窄,又沒有獨立的玄關區域,只能在左邊裝鞋櫃,為了不顯得太擁擠,我們只做了一排半高地櫃,櫃門用線條造型也是挺有層次的。
其實平時存放常換的鞋子一家人也夠了。上面配上裝飾畫,擺上小綠植,進屋就覺得蠻溫馨的。右手邊的入戶門其實之前是一個深色的,覺得和屋內的色調不搭,所以就換成了白色的,顏值更高更耐看。
客廳是我最滿意的空間了,客廳的吊頂設計的很有層次感,燈帶+射燈的設計,暖色和白色結合,顯得很大氣。吊頂也很精緻,選的是金屬質感的這種歐式小吊燈。其次說到家具,可能有網友會覺得我家不倫不類,因為硬裝是歐式,軟裝是美式。其實我們倒是覺得沒什麼,主要是自己喜歡就好,更喜歡簡歐風硬裝的質感,但是又喜歡美式家居的粗獷內斂自由氣息。
沙發牆鋪貼的暗花的歐式壁紙有光照的時候很漂亮。沙發是布藝的主要是為了好打理衛生,茶几和電視櫃就是典型的美式胡桃木的經典款了。
我最滿意的是電視牆,之前老公堅持在電視牆貼大理石,其實我是有點不接受的。因為很多人說這麼做比較土,不過最後在選擇石材的時候,看到了這種「山水」肌理的大理石,覺得特別漂亮,色調也又冷又暖,比較低調不浮誇。所以就覺得不錯,還是選擇了,四周在定製一圈石材的包邊,收口美觀很上檔次,既不會浮誇,又經久耐看。不會過時也好打理衛生。
右邊是餐廳,中間的過道有風管機的出風口,正對著過道玄關,整個格局很大氣,嘿嘿不過也多虧了攝影師圖片拍的好,實際其實也沒這麼大。
餐廳吊頂的設計層次和客廳一樣,不過餐廳這裡選擇了美式的吊扇燈,很漂亮復古的感覺,我們這裡屬於南方,所以吊扇燈的利用性其實很高的。
餐桌我們買的是圓桌,這樣一家人吃飯會更舒適方便。背後是一排餐邊櫃,還預留了冰箱的擺放位置。
玄關比較窄,所以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裝飾,地面的瓷磚波打線很不錯,很有層次感。玄關盡頭是一副掛畫,很耐看。
主臥,我們裝修的比較隨意,主要是喜歡這種大大的皮質靠背的床,看了歐式美式尺寸都太大了,放不下,所以買了現代的。臥室就是睡眠的區域,所以我們幾乎都沒有做太多的造型,吊頂掛畫等等。屋頂就是石膏線走一圈。
然後飄窗改成了卡座的形式,能儲物能休閒。舒適就好,個人認為臥室沒必要太複雜。
書房兼備衣帽間,左邊是一整排的嵌入式的大衣櫃,右邊是一排書櫃,靠近落地窗是定製書桌,可以供一家人用。
都是真書哦,塞滿了。家裡兩個孩子,平時也都挺喜歡看書的。
公衛,乾濕分離是很必要做的,家裡經常來客人,人又多,所以難免的時候搶廁所。洗手臺放外面更方便。
裡面是乾濕分離,淋浴房馬桶區。很喜歡這個落地窗,基本我家廁所天天都是乾燥清爽的,每次打開窗戶通風很方便。洗澡的時候拉上百葉簾就OK。
這個是大女兒的房間,大女兒比較喜歡藍色系,所以在白色硬裝的基礎下,裝了一點藍色的軟裝。箱床、衣櫃、書桌一體式設計。
小女兒房,根據她們自己喜好做的搭配。
客房,平時主要是父母來會暫住一下。或者客人來留宿住一下。
陽臺主要洗衣晾曬,我們沒有全封閉,裝了隱形防盜網。主要是為了通透。吊頂有升降晾衣架,側面是洗衣機,收納櫃,洗手臺。養了很多綠蘿。
廚房,面積較小,不過L型櫥櫃也是最大化利用了。
主衛。(圖片原創:廣東劉先生)
裝修就曬到這裡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全部完工下來,含家具家電,是花了24.9W左右,家人都說不虧,不知道各位喜歡嗎?歡迎收藏分享關注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