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一起聊過怎麼帶貓咪檢查,養貓之前準備什麼物品,怎樣讓新進貓咪和原住民愉快相處。今天我們來寫篇總結,如果你撿了/領養了一隻流浪貓,要怎麼辦。
首先,你要能撿到一隻貓咪。小編一直努力餵貓,扔下飯飯就走,從來沒撿到貓咪,這個主要看個人魅力。
不是立馬抱起來就走,而是在原地待一會兒。當你發現了一窩小奶貓,尤其是還沒睜眼的小奶貓,千萬不要立馬抱著就跑。它們的媽媽可能只是出去覓食了,回來發現小奶貓被一鍋端了,貓媽媽會無比心痛,並且會因為脹奶身體也非常不舒服。請一定根據發現地點、貓咪的狀態進行判斷:
如果小奶貓在的地方比較隱蔽,且都乾乾淨淨的,那它們應該是有麻麻的。你可以躲得遠一點,觀察貓媽有沒有回來。也可以在周圍放一點貓糧,等貓媽回來了可以補充能量。然後每天到附近看看,送點食物,觀察一下小貓的狀態。
如果小奶貓在垃圾箱周圍,或者在馬路周圍,就不需要等了。正常的貓媽不會把奶貓放在這裡,大機率是被丟出來的,可以直接抱走。如果一窩貓咪中已經死掉了幾隻,或貓咪的狀態比較髒、比較弱,不管位置隱不隱蔽,也可以抱走了,因為貓媽可能不會回來了。
一般情況下,一個月以上的流浪貓就可以斷奶帶回家了。但是,如果人家有麻麻,最好和周圍其他餵養人商量一下,先確定領養,然後讓小貓喝母乳到兩個月,再帶回家,或者娘倆一起收編了吧。
不管你是手抱、毛巾包、紙箱裝、籠子裝、拎著,或者貓咪自己跟著你走……如果可以的話,直接帶去醫院。帶回家的一定要做好隔離工作,不可直接和家裡的貓咪接觸。
領養一隻流浪貓的費用,還是很高的。去了醫院要給貓咪做基礎的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傳染病檢查,尤其是你家如果已經有原住民了,傳染病檢查必不可少。
基礎的身體檢查,包括給貓咪的視診、觸診、聽診,檢查貓咪是否有寄生蟲、皮膚病、肛門腺或脫肛問題、外傷、皮膚感染、眼睛鼻子嘴巴是否正常等。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十三項生化、便檢和X光,再根據這四項的檢查結果,進行更深入的檢查。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助確定貓咪的身體狀況、肝、腎等器官情況。比如是否有貓瘟、貧血、腎臟損傷、肺部感染、支氣管炎、消化道寄生蟲等問題。
傳染病檢查,需要做貓愛滋、貓白血病篩查,貓瘟病毒、杯狀病毒、皰疹病毒的檢查。雖然這些檢查不便宜,但對於已經有原住民的家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檢查。
另外,對有條件的家長來說,建議進家前的體檢,儘量做完善。尤其是撿到品種貓的家長,心臟超聲、腹部超聲這些也都要做的。
在醫院進行了相關檢查之後,建議根據體檢結果,有病先治病,有蟲先驅蟲。如果撿到的是一隻健康的小貓咪,那恭喜你,可以和醫生預約疫苗、絕育等事項的時間了。記得和醫院講價,流浪貓的話,大部分醫院都會給打折或減免,一套檢查下來,差不多得1500塊左右,是不是忽然不想撿貓了?
如果是第一次養貓,帶流浪貓咪回家,肯定家裡啥都沒準備,這時候請迅速去動物醫院買一袋小包貓糧,然後在京東/淘寶/實體店買負擔得起的最好的貓咪食物(貓糧和罐頭,新手養貓不建議立刻生骨肉,因為你沒有學習營養知識)。貓砂先去超市或動物醫院買一包普通的膨潤土或豆腐砂,貓砂盆用普通臉盆也可以,或者就在動物醫院買貓砂盆。飯碗水碗用你的碗即可。這三樣東西準備好了,其他東西都可以慢慢購置。
但如果撿到了小奶貓,請務必去動物醫院購買貓咪奶粉、尿墊、針管,再準備紙箱、毯子、熱水袋、乾淨毛巾、化妝棉,這些都必須當天買到。另外,需要慢慢準備貓砂盆、貓砂、幼貓罐頭等其他物品。
如果這是你的第一隻貓,那麼恭喜你,終於成為了有貓一族。你和貓咪的初次相處,也非常簡單。
扔一個紙箱子在角落裡,或者讓貓咪選擇自己覺得安全的地方躲著,給它一條充滿你味道的小毯子、小毛巾、衣服都可以,讓他熟悉你的氣味。把他的貓糧、罐頭、水、貓砂盆放在它躲藏的地方周圍,注意食物和貓砂盆不要放在一邊。
不要看它,不要摸它,不要抱它,也不要和它說話,讓它過度兩天。只需要每天給貓咪換新的貓糧、罐頭、水,然後正常生活,假裝它不在。它會趁你不在家的時候或夜深人靜的時候出來探索,等它熟悉環境了,熟悉你了,自然會與你和諧相處。
一般第一天它會不吃不喝不拉不尿。
第二天會偷偷吃一點喝一點,尿一點,但不拉。
第三天就會正常拉尿了,如果它拉尿在了沙發上、你的衣服上,地上,不要打它,也不要扔了它,用衛生紙把貓尿擦一擦,把便便撿起來,扔進貓砂盆裡,它就會知道去裡面拉尿了。貓咪真的超級聰明的!
*但如果它第二天也沒尿尿,需要去醫院,以免發生尿閉。又如果它三天沒吃沒喝,貓咪就是太緊張了,導致嚴重應激,需要去醫院看看了,以免發生脂肪肝。
第一件事情,必須是隔離!隔離!隔離!
把它們關在不同的房間裡,任何時間都不要放出來一起玩!如果新撿的流浪貓有傳染病,建議一直隔離,直到找到能單獨養這隻貓咪的家庭為止。
如果新撿的流浪貓沒有傳染病,就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當然不是!!因為疾病還有潛伏期……請至少隔離1個月。
在隔離期間可以給貓咪準備好費洛蒙,讓它們都比較安心。這樣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認識彼此。
引進新貓咪的關鍵在於預防衝突。要保證家裡所有的貓都能自由活動並且獲取充足的資源(食物、水、貓砂、空間、隱私等)。
引進新貓後,把新來的貓咪養在一個房間裡,作為新來貓咪的核心領地,在這個房間裡呢,要把貓咪的必需的資源都準備好,比如食物、水、貓窩、貓砂盆、玩具、躲藏區域等。
同樣的,在原住民的安全區域內(他在家裡經常活動的區域)提供食物、水、貓砂、休息區域、活動區域、和躲藏區域等,另外,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費洛蒙,減少貓咪的應激,提高舒適度和安全感。
給新來貓咪足夠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的領地,當它們能自如的吃喝拉撒不再怕人的時候,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進入下一個階段,讓新貓和原住民彼此熟悉。
讓新貓和原住民彼此熟悉的方式是氣味交換。在《貓行為健康和福利》中建議每天用布擦拭貓咪的臉頰和身側,收集他們的氣味,並交換給對方聞一聞。不要強迫給貓咪聞布的氣味,而是把布丟給他們,讓它們自己去聞。
接下來,用同一塊布收集原住民和新貓的味道,讓它們進一步加強對對方氣味的熟悉感。並且讓新貓在不被原住民打擾的情況下,自由探索家裡的區域。
接下來就是見面了。找一扇玻璃門、貓欄杆、網篩等,讓兩隻貓見面,紗網最好,可以讓它們能聞到對方的味道。同時,給予一些零食獎勵,一見面就給零食,建立起正向的條件反射,讓貓咪覺得一件對方就有好吃的。當貓咪在物理隔斷的兩邊能夠自如的進行日常活動(吃喝拉撒睡),而不表現出攻擊(炸毛、對峙、甩尾巴、嗚嗚、哈)或恐懼行為(飛機耳、瞳孔放大、甩尾巴、自動躺下)時,就可以讓它們面對面接觸了。但要注意,不要強迫它們進行互動。
引進新貓的過渡階段大概要花費1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請想要養新貓的大豬蹄子們千萬要保持耐心和足夠的細心,觀察貓咪的生活狀態,平穩過渡,避免出現應激或其他疾病。
本周目錄
周一:休息
周二:貓病特輯 | 貓咪乳腺疾病知多少
周三:MYAO愛牙活動通知
周四:新手手冊 | 帶流浪貓回家,你準備好了嗎?
周五:喵行為 | 分離焦慮症
周六:貓病特輯 | 貓咪不同眼屎意味著什麼?
周日:看書看書,不更新
愛貓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