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生百態悲喜無常,不怕前程坎坷,只怕生離死別。對於有羈絆的人而言,有時一次分開就沒有了永遠。
偶然看到一個令人感慨的資訊,一男子車禍重傷,變成了植物人。他的情況很不樂觀,不僅醒來的概率微乎其微,活下去都不容易。
救或者不救,是擺在家人面前最現實的問題。這是感性問題,關乎到良心。與此同時,這也是一個理性的問題,畢竟要考慮現實條件。
如果救,那就意味著花錢永無止境。直到錢花沒了,若是他還沒醒來,最後還是只能放棄。代價是掏空家底,人沒救回來。
若是不救,男子肯定沒了,但是能省下一部分錢。代價是放棄了最後那一絲希望,未來時間漫長,也許家人會後悔。
男子能否醒來,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家人的態度。
最後妻子不想救,哥哥借錢也要救。因為錢的問題,兩個人發生了爭執,還打上了官司。
這件事兒引起熱議,其中的一些邏輯值得一說。比如親情與愛情,婚姻與家庭,感性與理性。
小張因車禍成了植物人,本就家庭條件不好,整個家庭頓時雪上加霜。
小張的妻子李女士認為丈夫傷勢太重,治癒的希望極其渺茫。家庭條件不好,況且還有一雙子女要養育,她無力承擔,想放棄治療。
在這件事情上,小張的妻子選擇不救。
小張的哥哥大張不這麼認為,好歹兄弟倆情同手足,怎能眼睜睜看著弟媳放棄最後的希望?哪怕希望只有一絲一毫,也不能白白放棄。
大張的態度很堅決,一定要救弟弟,不能寒了良心。
為了救弟弟,大張挺身而出,他東借西湊拿出45萬,自願為弟弟墊付費用。即便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也要努力一次,爭取那一線希望。
這件事兒本是親情的最佳寫照,命懸一線的最緊要關頭,方知誰對自己情深義重。兄弟情同手足不離不棄,算是人間美談。
可是最終好事兒變成了壞事,以致於兩家人翻了臉。
引發兩家矛盾的是小張的140萬的賠償款,小張的妻子李女士想要據為己有,不願意償還大張事先借錢墊付的45萬。
李女士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我一開始就說不救,根本就救不了,只是白花錢。是你自己願意救的,我沒有求你,你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還有孩子要養,45萬一分不退。你若還想救你弟弟,那你就繼續救,與我無關。
李女士的女兒也不願意退給大伯錢,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她和母親的觀點一樣,我們沒讓他救,是他自己願意救的,花多少是他自己的事兒。
李女士有了錢卻不願意償還,這讓大張憤怒不已。
大張深刻體會到了世態炎涼的感覺,一氣之下把李女士以及弟弟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女士返還自己墊付的45萬。
李女士認為大張別有用心,其明知道小張情況不樂觀還願意墊付,這不是正常行為。分明是想沾好處,想要染指弟弟的巨額賠償。
大張認為自己沒有多要一分,是多少就是多少,有理有據,何來佔便宜一說?在一切事實不明朗的情況下,其行為是善舉,哪怕僅僅為了自己的良心,也不能寒了弟弟的心,更不能在心裡留下悔恨的種子。
一審判決,李女士返還大張45萬以及利息。
李女士不服,她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便要退也應該找他弟弟小張去要,不關她的事兒。
在二審期間,小張因傷勢過重,沒有爭取到那一線希望,永遠走了。他或許並不知道,為了救與不救,自己的妻子和自己哥哥吵得不可開交,傷了兩家感情。
事情到這裡耐人尋味,誰對誰錯呢?
二審認為,大張無過錯,李女士應該返還大張墊付的45萬以及利息。其理由充分,於情於理應該支持。
事情就此定性,其邏輯可圈可點。
弟弟生命垂危,作為哥哥的大張挺身而出,這是雪中送炭。在弟弟一家陷入絕望之境時,哥哥的行為體現了生命的價值與溫度。在有能力嘗試的情況下,若是放棄救治,良心何安?
大張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多方籌借,極盡所能幫助弟弟,這是善舉。
人命關天,只要有一線希望,哥哥都不願放棄,應理解為正能量。這不僅是手足親情的體現,更是人間大愛的體現,符合道義與美德。
除此之外,大張的行為的確延續了小張的生命,也曾一度帶來希望。如果李女士真想放棄,她完全可以拒絕接受幫助,而不是到最後讓幫助自己的大張人財兩空。
因而,即便李女士不願意,也要返還大張的45萬。這沒得商量,這是推不掉的責任。想甩手就走,不可能。
就整件事情來看,一開始李女士的邏輯可以理解。
救與不救都是人性的考驗,她完全可以做主,不救也無可厚非。畢竟就算全力去救,希望依然很渺茫。她和孩子還要生活,省點錢也是現實所需。
從這一點上看,李女士沒有錯。
但是她拿到賠償之後的行為令人心寒,不僅不感謝,反而說幫助自己的人別有用心。她不僅失去了老公,還失去了親情以及家人的和睦氛圍,實在是得不償失。
試想一下,未來若是她再需要幫助,還有誰願意為她挺身而出呢?或者說,還有人會覺得她有人情味嗎?
就一個簡單的邏輯,打倒了她的價值觀。
生活需要感性與理性,交相輝映。
理性來說,人間所有情終究只能寄托在活人的身上。很多情況下,情深義重也沒有多少意義。
但是「情」這個字之所以閃爍著光輝,本身就是感性的根基,這是生活的原動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一件事情努力過了,至少問心無愧。就算不努力,也不應該寒了善良人的心。
一個人若是一頭扎進錢眼裡,那人生將會失去很多色彩,最後也不會有錢。
兄弟情同手足,夫妻恩愛和睦。那麼,兄弟親情是否勝於夫妻之情呢?
這不好說,還得看人。
古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夫妻究竟是不是同林鳥,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還得看具體情況。
但是有一個邏輯是明確的:夫妻之間如果真的在危難關頭選擇孤情寡義,那麼這個人餘生充其量也只能找個同林鳥,身邊再也沒有真情真意。
作者/來源:大牛忙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