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一直都是新房裝修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裝修時防水沒做好,等入住後常出現漏水現象,可以說是相當的煩心,維修時要把瓷磚全部翹起來重新做防水,如果水還漏到了樓下鄰居家那就更麻煩了,不僅要負責修復還要賠償鄰居經濟損失。那麼新房裝修時,如何做防水才會更有效果呢?
做防水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哪些區域需要做防水,哪些區域不需要做防水。
一般來說只要會出現用水的地方都應該做防水,像廚房、衛生間、洗衣陽臺等區域。但由於廚房和洗衣陽臺的水都是通過水槽的下水管直接排到汙水管內,不會在地面聚集,所以這兩個區域的防水就沒有衛生間的防水顯得那麼重要了。因為衛生間的用水量會遠大於廚房陽臺,而且在洗澡時淋浴房內房內會有大量的積水,如果防水做得不到位,很容易會出現漏水的。
搞清楚了要做防水的重點區域,還要搞清楚要用什麼樣的防水材料。
目前家裝中常用的防水材料分為兩種:一種是柔性防水,例如各種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防水劑等,這類防水材料抗滲能力強、抗拉伸效果好、低溫柔性好、易粘接、穩定性好、變形適應能力強、適應溫度範圍寬、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另一種是剛性防水。如各種防水劑,這類防水材料主要優點是造價低,耐久性好,施工工序少,維修方便。
了解完材料之後重點還是要講防水的施工,有一種說法叫「防水效果好不好,七分看施工,三分看材料」,所以防水的施工可是馬虎不得。
首先,在做防水之前應先用堵漏王對衛生間的各種管道根部進行封堵,因為這些管道都是後期打孔穿上來的,所以管子周圍難免會有一些小孔或裂縫,如過不提前堵死後面防水再怎麼做還是會出現漏水。
第二、衛生間地面找平。因為房屋得地面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如果刷防水劑之前,沒有對地面進行找平,就很容易導致防水劑開裂,從而影響防水。在對地面進行找平的水泥砂漿中也可適當加入防水劑,以增強防水效果。找平時牆面和地面的陰角出應做出一定的弧度,而不是90度垂直角。這樣可以減少牆面和地面連接處拉力,減少防水開裂機率。
第三、塗刷防水劑。找平結束後就可以塗刷防水劑了。一般牆面的防水劑應塗刷至2.4米高,牆面和地面應縱橫交叉塗刷。第二次塗刷時間應在第一遍防水劑完全凝固後再進行。
第四、澆築防水反梁。一般我們裝淋浴房外面裝一根大理石擋水條,一防止洗澡時淋浴房內的水流到外面。但是很多人家明明裝了擋水條可水還是會流出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大理石擋水條都是直接用大理石膠直接黏在地上的,時間一長膠水老化就容易出現漏水。所以只前期貼地磚前就應該在裝擋水的地方做一根寬度在5公分左右的小反梁,後面裝擋水條是,直接將擋水條扣在反梁上,這樣就不會出現淋浴房漏水了。
第五、如果是高層樓盤的話,和可以考慮在做地面找平時加入防水卷材,以防止高樓擺動產生的拉力撕裂防水。
第六,做完防水後一定要記得做閉水試驗。通常閉水試驗都在24小時左右,如果不放心延長到48小時。養水後到樓下觀察時候有漏水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