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們逛特百惠宜家等家居用品店時,相信總會有一種衝動,想把喜歡的商品都買下來,把家裡破舊寒酸的家居用品全部替換掉,但是想想自己薄薄的錢包,只好嘆口氣壓下衝動,回家繼續忍受平庸瑣碎。其實主婦們大可不必這樣失望,只要有點縫紉基礎,或者有希望改變的決心,我們自己就可以把老舊的家居用品抬高逼格,本文以舊筐換新襯為例,提供方法給你。
老話說破家值萬貫,這話一點不假,別看家裡的家居用品破舊過時,離了它還真不行。那麼如果不想花錢買新的,是不是就要永遠忍受一成不變絲毫沒新意的日子呢?答案是否定的,不花錢,只要把舊家居用品做個改變,比如舊筐加個新襯,家裡就會有新變化。
裝雜物的舊收納筐
筐編得很是拙劣
這是我早年編的收納筐,因為當時編筐技術不行,編得非常拙劣。那時候不懂包帶的特性,抓到什麼就編什麼,等收邊打折時才知道,有的包帶一折就斷,有的過於厚,勉強折過來也是不平整,這個收納筐就是那個階段的產物,為了掩蓋口沿存在的缺點,我當時給它做了一個襯,內襯是用一件舊襯衣改的,手縫出來的效果平淡無奇,為了讓它可愛些,我還費心給它做了一個玩偶貓,當時覺得自己特能耐,歡歡喜喜的用了好幾年。
隨著編筐技藝越來越好,縫紉技術也在進步,我越來越覺得這個收納筐破舊不順眼,想扔掉做個新的,又有些捨不得,用了幾年有感情了,再說筐雖破舊,但依舊結實耐用啊,於是就想著給它做個新內襯,看效果怎麼樣。
這個收納筐的規格是34*26*19(cm),所以我下料時裁了一塊86*78(cm)的布料,這個數字的由來,我解釋一下(行家可以忽略,我只針對初學者做講解)。
長86=2*19(筐高)+34(筐底部長)+內襯翻過來露在外面部分的高度+做份
寬78=2*19(筐高)+26(筐底部寬)+內襯翻過來露在外面部分的高度+做份
內襯裁剪示意圖
我選的布料是一塊亞麻布,做窗簾剩下的,因為是一個長條,我把它做了拼接,這裡說明一點,做內襯的布最好顏色要乾淨,碎花棉麻都可以,絲綢紗料就免了吧。
大塊布料裁好後,4個角再裁掉一個方塊,方塊的規格是28*24(cm),這個數字是推算出來的,不太好解釋,記住一點,只要把收納筐放在大塊布中央,畫下筐4個角的位置,也就得到方塊的直角點了。
內襯雛樣
把4個方塊立體折起縫紉,就得到了上圖口袋型內襯雛樣,看著有些松松垮垮,把4個角又重新縮小包圍縫紉一遍後,效果好了很多,縫紉活的誤差範圍還是比較寬鬆的,尤其是在做內襯時,只要別下料少,大改小可以重複進行,經驗就是這樣積累出來的。
口沿露在外面的位置,我準備做一個裝飾(釘兩個帶子),所以剪了一個口子。
成品圖
裝完襯的收納筐俯視
口子部分要做包邊,這裡很考驗縫紉技術,細細的布條,既要包住口子,線還要縫在中間,而且那個拐彎處還要一次性通過,真是難啊,我重複了3-4遍才縫成,好在用同色線縫成,不太讓人留意。釘2根帶子既是裝飾,也能調整下翻部分鬆緊,很有必要。
至此,收納筐的內襯就做完了 ,總體看來,比原來的內襯強很多,做為2019年雙11才摸到縫紉機的新手,第一次做收納筐內襯能做成這樣,我也算欣慰,做為探路者,我有幾點經驗總結如下:
1、動手前要量好筐身尺寸,留好做份。
2、釘帶子,縫合較厚部位時,縫紉機會出現不前進情況,這時不要硬來,硬來會引起彎針情況,損壞縫紉機,較厚部位,我是手縫的。
3、內襯布最好是棉麻布,因為棉麻縫紉起來不脫絲,盛裝東西也不起靜電。
家庭主婦們熱愛家庭的表現,除了做飯洗刷,大概就是裝飾家了,為了有個溫馨可愛的家,你都做個什麼手工呢?歡迎愛動手的你參與討論交流,最近宅在家裡出不去,是為國家做貢獻,無聊時不妨也做個手工,度過一段充實又有意義的時光吧。
我是愛做手工的歐陽小牛,喜歡分享生活中各種實用手工經驗,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啟發,歡迎轉發分享,您的認可與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