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評測

2021-01-19 相機入魔

網友向入魔菌推薦了Admiring Light這個網站,入魔菌給翻譯菌說了這件事,翻譯表示好評,拋開文章不說,他認為此站的編輯拍照水平要高於DPReview,於是翻一篇最近的文章,看看大家的反響。以下是正文:

索尼的FE鏡頭群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不斷增長,索尼和蔡司的鏡頭已經覆蓋了12-400毫米這個焦段,但是老牌的副廠似乎一直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動作,反倒是相對小眾一點的福倫達發布了幾隻手動鏡頭。第三方鏡頭廠裡面的兩個老大,騰龍和適馬似乎一直在觀望那個,直到今年。適馬的Art系列全部都有了加長屁股的FE口版,而騰龍這邊直接就推出了一支專門為FE卡口開發的28-75mm f/2.8 Di III RXD。

在騰龍加入FE口的標變大戰之前,索尼原廠的此類鏡頭已經有四支了:28-70mm f/3.5-5.6,,24-70mm f/4,24-105mm f/4 G和24-70mm f/2.8 GM。騰龍很雞賊,提供f/2.8的恆定光圈,但是比索尼原廠的恆定f/2.8產品體積小不少,而且799刀的定價也比索尼的高端產品低不少,讓原廠的28-70mm套頭顯得非常尷尬。

許多大佬都認為這支鏡頭是一支素質與GM鏡頭相當但是價格僅為三分之一的良心頭,但這真的可能嗎?坐穩了,老司機發車了。

做工&手感

對比索尼GM,騰龍稍短,但是細不少,最重要的是,重量輕了不少(接近50%)。即便是恆定f/4光圈的蔡司鏡頭也不如騰龍輕巧,而兩者體積差不多,騰龍的光圈還大了一檔,emmmmmm……實際用下來,騰龍和我的A7III配合得非常好,確實給人輕巧的感覺。回想當年和GM鏡頭在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你能很深切地體會到GM的體積和分量,長時間的旅拍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騰龍這邊的體驗其實相當接近於輕巧的28-70mm f/3.5-5.6套頭,卡口前端的重量並不算大。

質量和體積方面的優勢主要來源於更長的廣角端和相對廉價的鏡身材質,整個鏡身都是塑料的(卡口是金屬),啞光的鏡身看上去很不錯,摸上去卻有些廉價感。雖然鏡身並沒有那種高級感,但做工還是很OK的。用下來感覺這支鏡頭經得起風雨,但很明顯比不上昂貴的GM鏡頭,總之你上手了就知道了,和正經的高端鏡頭完全不是一回事。變焦環手感還可以,比較牢固,但對焦環非常的輕,非常容易意外轉動。

總而言之,騰龍沒用什麼高端材料,但做工不錯,對得起售價。

自動對焦

如果從發布起就在關注這支鏡頭,你應該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它的對焦會有一些問題。視頻對焦的問題我沒怎麼遇到過,畢竟我不太拍視頻。但是,在我剛剛拿到這支鏡頭的時候,我確實遇到過跑焦的問題,傾向於對在主體的前方,我在室內室外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在積累了一些人生經驗之後,我發現將AF-S和AF-C的優先級設置改為對焦優先(而不是「平衡」),之後,我沒有再遇到過對焦準確性上面的問題。

除開上面說過的這點,騰龍的對焦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準確性和速度都可圈可點,對焦速度受到光線影響,在暗光下稍慢。收縮光圈,對焦性能會下降,因為它在機身設定的拍攝光圈之下對焦。索尼機身上所有的對焦功能騰龍都是支持的,包括眼控對焦。

作者:在這篇評測發出來之後,騰龍更新了固件,修正了目前已知的所有的對焦上面的問題。我在最近又用這支鏡頭拍了一次活動(收費的,錯過瞬間客戶會不開心),對焦成功率讓人滿意。

畫質

這支鏡頭髮布的時候,吃瓜群眾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GM殺手……事實上……並沒有!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支出色的鏡頭,而且並不比GM鏡頭差多少。開玩笑……比GM鏡頭便宜,比GM鏡頭小,還要比GM鏡頭畫質好?怕不是石樂志……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畫質表現吧!

銳度

24-70mm f/2.8 GM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銳!銳!銳!騰龍並沒有那麼好,但是銳度也相當高。騰龍在28mm廣角端最銳,全開情況下,畫面大部分位置的銳度都很有保證。收縮光圈,靠近邊緣銳度提升,在f/8-f/11的位置,邊角畫質達到最佳。

夏日的清晨,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11, 1/100s, ISO 100

隨著焦距的拉長,峰值銳度逐漸下降。75mm 的時候,全開銳度依舊不錯,但是邊緣有些軟(但是這對於人像應該不是壞事吧);收縮光圈畫質有改善,但是無法和廣角端媲美。

Bar Mitzvah –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61mm, f/2.8, 1/640s, ISO 100

騰龍的綜合畫質出色,無論是全開還是收光圈。唯一的例外就是近攝的時候。騰龍的近攝性能很好,廣角放大倍率1:2.9,長焦1:4,但是呢,全開近攝會有較為明顯的球面像差,尤其是長焦端。解決辦法就是收縮光圈,f/5.6就很穩了,任何焦距任何對焦距離都沒啥毛病。

焦外

騰龍這支鏡頭的焦外很難用一句話去形容。對焦距離會嚴重影響焦外質量。用廣角端適當近攝,焦外表現最好。

圍欄 –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2.8, 1/125s, ISO 100

長焦端這邊,焦外也比較絲滑,但是對焦距離較遠的時候,尤其是75mm,焦外比較迷。最大的問題是焦外極高的反差,這會讓焦外的明暗過渡非常難看。長焦端的畫面邊緣的芒果型光斑也比較明顯,這讓焦外在某些時候看起來有點旋。「芒果現象」可以通過收縮光圈來遏制,但是你也喪失了虛化能力。

探險家 –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61mm, f/2.8, 1/320s, ISO 100

總的來說,作為一支變焦鏡頭,焦外虛化中規中矩,但是還是別去GM面前秀了……GM在背景虛化這方面要強不少。

色彩、反差、色散

反差方面沒啥亮點,和現在打大多數數碼鏡頭一樣,反差較高,和索尼的一眾標變打得有來有往……但是嘛,似乎這支鏡頭的反差也帶來的一些問題,比如焦外,比如近攝畫質。

城市倒影 –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16, 1/80s, ISO 100

騰龍有一些橫向色散,但是非常容易校正,在近攝的時候最為明顯,但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後期軟體裡面點幾下滑鼠的事情。

畸變、眩光、暗角

騰龍有變焦鏡頭身上常見的畸變特性,但是目前還沒有校正數據,筆者用的是單反28-75的校正數據,雖然不是100%準確,但姑且能用。

抗眩光能力在變焦鏡頭裡面不算弱,一般都沒什麼太大的壓力,只有在強懟太陽的時候有一些鬼影,鬼影的強弱取決於焦距和光圈數值。

眩光 –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6.3, 1/320s, ISO 100

暗角的話,無論什麼光圈,似乎都有暗角伴隨這支鏡頭,但不是什麼大問題。

結論

優點

·考慮到焦距和光圈,可謂是相當的緊湊和輕巧

·防塵防潑濺

·f/2.8的時候就有很好的畫質

·縱向色散控制出色

·出色的色彩和反差

·近攝讓它成為一個真正的多面手

·(考慮到這個規格)非常便宜

缺點

·迷之焦外

·畸變

·有一些橫向色散

·長焦端全開近攝時較為明顯的球面像差

·鏡身用料並不高級

·對焦有些小毛病(騰龍已經通過固件更新搞定這些問題了)

騰龍28-75mm f/2.8作為一支副廠變焦鏡頭,展現了非常出色的性價比。輕便、小巧,光學素質出色(接近GM鏡頭),而且僅售799刀,雖然有些毛病,但是瑕不掩瑜,在一眾原廠FE口標變面前,它顯得非常有競爭力。

更多樣張: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16, 1sec,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2.8, 1/125s, ISO 50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8, 1/4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38mm, f/2.8, 1/200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11, 1/10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11, 1/10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2.8, 1/32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9mm, f/11, 1/5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31mm, f/8, 1/20s, ISO 125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32mm, f/2.8, 1/6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2.8, 1/16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40mm, f/8, 1/16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75mm, f/4, 1/40s, ISO 8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2.8, 1/1000s, ISO 100

Sony A7 III + Tamron 28-75mm f/2.8 @ 28mm, f/10, 1/160s, ISO 100

Via Admiring Light


相關焦點

  • 適合SONY的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型號A071)是為索尼的Alpha無反光鏡相機設計的多合一變焦,並針對全畫幅傳感器進行了校正。於2020年6月發布,它比騰龍28-75mm f2.8 Di III加70-180mm f2.8 Di III變焦鏡頭更實惠,更輕巧,儘管在恆定的f2.8焦距上有一些圖像質量損失。在外觀上比28-200mm f2.8-5.6 Di III稍小一點,為200g。新型騰龍沒有光學穩定性,僅依靠索尼Alpha無反光鏡相機提供自帶穩定功能。
  • 騰龍28-75mm F2.8Di III RXD 鏡頭國內亮相
    騰龍為索尼全畫幅 E 卡口設計的 28-75mm F2.8Di III RXD 鏡頭已經發售一段時間了,由於這隻鏡頭較小的體積和近年來騰龍培養的良好市場口碑,在上市之前這隻鏡頭就已經獲得了大量關注。
  • 超性價比廣角拓展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說起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這支鏡頭,我們就不得不提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首款在E卡口走紅的鏡頭,這支鏡頭無論是口碑還是綜合素質都相當棒,所以影友對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的期待可想而知。
  • 大光圈標準變焦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售5580元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索尼E卡口)採用12組15片的光學結構(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1片LD低色散鏡片、1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2片複合非球面鏡片),光圈為f/2.8-f/22,最近對焦距離為19cm-39cm,尺寸為73mm×117.8mm,重量為550g。目前京東商城售價5580元。
  • Tamron 騰龍 SP 28-75mm F2.8 Di III RXD 單反變焦鏡頭 5570元
    【PConline 聚超值】 騰龍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光學設備生產商,作為副廠鏡頭廠家,提供愛好者性價比之選。這款SP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推出於2018年,索尼E卡口,恆定F2.8光圈標準變焦,配置上採用12組15片,採用兩枚複合非球面鏡,一枚玻璃鑄造非球面鏡和一枚LD、XLD低色散鏡片。
  • 騰龍28-75/2.8 Di III RXD深度體驗
    這個時候我關注了騰龍最新的E卡口鏡頭28-75/2.8 Di III RXD,這款鏡頭確實太火了,小巧的體積,實用的焦段,親民的價格,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不過真心搶不到。作為蜂鳥網「先 鋒」攝影師,感謝@蜂鳥網 提供了試用騰龍28-75/2.8 Di III RXD機會,讓風叔有機會體驗這款堪比蔡司Otus系列的「神鏡」,否則按照現在「一鏡難求」的局面來看還要等上好幾個月。
  •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鏡頭正式發布
    2019年6月28日,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鏡頭(型號A046)正式發布,該鏡頭此前曾在2019年2月的日本CP+中亮相。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46)具有拔群的便攜性與高畫質,是專為索尼E卡口無反相機設計的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頭。小型與輕便的設計使之易於攜帶,從建築物到山丘風景,輕鬆掌控。
  • 人像攝影師如何評價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一經發布即贏得來自專業攝影媒體、專業攝影師及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關注。這枚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恆定F2.8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既擁有出色的畫面品質又具備輕便小巧的特質,凝聚了騰龍多年來鏡頭產品研發的尖端技術。
  • 大有可為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新品解析
    可以看到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型號A071)的機身體積和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這支鏡頭大小其實差不多,騰龍要稍微小一圈,雖然在焦段上相比要少了一些廣角,少了一些長焦,但是光圈卻拓展至了f/2.8。很多人會問這兩支鏡頭到底怎麼選,看了上面的簡單參數對比,這就要看你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了?
  • 騰龍官方瘋狂暗示 17-28mm F2.8 Di III RXD鏡頭本周見
    大家或許還記得在今年CP+上,騰龍發布了兩枚單反鏡頭和一枚索尼FE卡口的無反變焦鏡頭,而其中單反鏡頭35-150mm f/2.8-4 VC USD和SP 35mm f/1.4 USD已陸續上市,但唯獨索尼FE卡口的這枚17-28mm F2.8 Di III RXD鏡頭卻沒有消息。
  • 騰龍確認28-75mm F2.8 Di III RXD自動對焦問題
    近期,部分用戶反饋了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E卡口鏡頭的自動對焦問題。不久,騰龍也針對這一問題發表了官方聲明確認這一問題的存在。但是,暫時還沒有解決辦法。騰龍方面表示正在評估問題產生的原因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 AI+VC加持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評
    騰龍昨日正式官宣,將於2021年1月14日推出一款索尼E卡口APS-C畫幅無反相機用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型號 B070),而在這款產品上市銷售以前,我們已經提前拿到了這款產品,並經過一些列的評測和試用,接下來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這支鏡頭的表現,首先從評測視頻說起吧!
  • 優越畫質兼顧小型輕便,騰龍28-75mm F/2.8Di III RXD鏡頭體驗
    2018年6月8日,綜合光學產品製造企業騰龍公司在北京德必天壇WE國際創意產業園內舉辦了騰龍28-75mm F/2.8Di III RXD(型號A036)媒體&攝影師代表品鑑會。與會的數十位媒體及攝影師代表們搭配索尼α系列微單機身現場試用了這枚騰龍新鏡頭,並對它給予了高度評價。
  •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畫質測試
    由於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覆蓋了28-200mm焦段,自然我們是希望拿騰龍的同焦段鏡頭28-75mm F/2.8 DiIII RXD與
  • 索尼卡口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將發布 高性價比啊!
    2月的CP+展會上,我們見到了騰龍17 - 28mm f/2.8 Di III RXD的樣品,這是一隻索尼卡口的副廠大光圈變焦鏡頭,那時騰龍並沒有透露這顆鏡頭的更多信息。不過現在騰龍在官方微博上正式給出了一個暗示,這顆鏡頭或許會在不久之後正式發布。
  • 騰龍新28-75mm F/2.8評測:一探鏡頭中的「網紅」
    而現在,我們正要說的就是騰龍家最近的網紅神鏡「28-75mm F/2.8 Di III RXD」(代號:A036)。看完這篇評測,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這款可以賣斷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怎麼就成網紅鏡了?
  • 騰龍將發布FE卡口28-75mm F/2.8
    騰龍22日將發布兩枚新鏡頭,另一枚新鏡頭已經曝光,是索尼E卡口的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是第一枚索尼卡口的副廠變焦鏡頭,而且焦段非常復古,是28-75mm。加上另一枚鏡頭為70-210mm,這一次騰龍兩枚新鏡頭焦段上真是讓人想起了八九十年代。
  • 外媒評價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實惠的全畫幅大光圈變焦鏡頭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是一款在今年四月份發布的鏡頭,在發布後受到了瘋搶,但用戶口碑卻是毀譽參半,讓我們看看外媒DPReview的編輯對這款上市有一段時間的鏡頭是怎麼評價的吧。
  • 超值推薦:騰龍28-75 F2.8 預售價低至5450
    如果要說最近最熱門的器材是什麼,當然要數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鏡頭了,作為一支超高性價比的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騰龍28-75mm F2.8的售價僅僅為原廠三分之一的價格。近期,蜂鳥嚴選開啟這款鏡頭的活動,售價5450元,好友助攻最高可抵200元,並且可以使用蜂鳥幣進行1:1抵扣,優惠無限,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 副廠大放異彩 近期鏡頭新品匯總盤點(全文)_騰龍 28-75mm f/2.8 Di...
    先說騰龍,騰龍在前不久發布了針對索尼E卡口的全畫幅變焦鏡頭28-75mm F2.8 Di III RXD。其實在很早之前,騰龍就推出過單反卡口的28-75mm f/2.8,口碑反響均不錯。此次推出的是全新產品,代號A036,採用了騰龍最新的外觀設計,採用RXD步進式馬達,體積小巧且重量僅為550g,配合索尼微單相機能帶來很好的便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