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1條公交微循環線路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難題
昨日從無錫市運管處獲悉,無錫地鐵1號和2號線將分別於明年6月和12月正式通車,屆時無錫市民又多了一種快捷出行的選擇。不過,隨著城市建設與交通出行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區域或社區難以被主幹道路公共運輸有效覆蓋,居民居住點或活動區域遠離公交、地鐵等大型公共運輸集散站點,由此微循環公交應運而生,與主幹公交、地鐵線路接駁,解決偏遠地區公交出行。現在我市已經開通各類公交微循環線路61條,僅今年就新增12條,有效溝通了全市各大區域,全面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
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
公共運輸作為城市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發展公交,為乘客提供一個安全、方便、快捷、舒適的出行條件,是城市客運交通現代化建設的中心環節,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近年來,無錫大力推行公交優先發展政策的基礎上,無錫v公交服務能力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居民公交出行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目前,無錫市區有公交企業4家,公交線路247條,線路總長度5076.5公裡,公交車輛3223輛。
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無錫市區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成了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到鎮、鎮到村的三級公交線網布局,全面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目前,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到鎮的主幹線網布局較為發達,各區鎮也實現了到市中心或火車站公交直達,市民出行比較方便。
在近幾年公交大發展的基礎上,城區居民和鎮區居民的出行基本得到了滿足,而外圍農村地區公交覆蓋相對略有不足,隨著外圍主幹線公交對周邊農村的帶動,農村居民公交出行需求不斷增加,對本地區公交線網布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為了進一步完善三級公交線網布局,尤其增強外圍農村地區公交出行的便捷度,今年無錫提出了關於加強開通微循環公交工作的任務,著力解決外圍居民公交出行的問題,由此微循環公交線路不斷新闢,解決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難題。
根據無錫運管部門的最新統計,今年無錫交通部門針對市政府提出的關於開通微循環公交的任務,在各區(鎮)政府的重視和各公交企業的大力配合下,重點加強了研究和推進,結合我市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實際情況,在外圍地區開通了12條微循環公交,進一步解決了外圍地區尤其是農村居民的公交需求。
今年,錫山區開通了5條微循環公交線路,即717路、721路、802路、803路、805路,重點解決了蕩口古鎮、甘露、鵝湖、東亭、東湖塘、張涇等地的公交需求問題。新區公交開通了7條微循環公交,即755路、757路、768路、770路、771路、772路、775路,溝通了新區多個城鎮組團,重點完善了新安、碩放、鴻山、梅村以及搬遷後的新區管委會、行政服務中心等地的公交互通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新區公交服務保障能力,居民公交出行進一步方便。
截至目前,無錫市區包括小區巴士、區域環線、支線等微循環公交總計達到了61條。對於無錫而言,早在2009年底就全面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格局,城市公交外擴範圍較廣,因此,無錫微循環公交主要是為了城市除主幹道區域外的其他區域間以及區域內互相往來的公交需求而開通的公交線路,特點是覆蓋範圍更廣,線路長短結合,車型大小不一,是作為城市主幹公交線路的有力補充而開通的公交線路。通過構建合理的微循環公交網絡,解決了大部分外圍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居民公交從無到有的最基本需求問題,並通過不斷地完善提高廣大居民的出行品質,許多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坐上公交。
微循環公交的開行解決了乘客公交出行的便利性,提高了乘客出行與公交運營效率,是公共運輸的又一有力補充,微循環公交與主幹公交系統形成有機的公共運輸網絡,還有效增加區域間的聯繫,為除市中心以外的城市組團的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區域聯繫提供交通便利。同時避免與主幹道路公交線路重複過高,有效減少了公交資源的浪費,促進節能減排,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市民乘坐公交車的換乘意識。
資金場地等瓶頸尚存
雖然無錫在開通微循環公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外圍居民公交出行進一步方便,但在研究推進微循環公交工作中,存在場地資源緊張、道路通行條件較差、公交發展資金短缺等困難和限制。
據了解,公交場站資源緊缺是我市公交企業新闢線路、聚集客流、便於市民出行的瓶頸之一。公交線路的運營需要有必要的公交回車場地作為支撐,外圍農村地處偏僻,公交線路設計多需要提供新的公交回車場地,由於土地稀缺問題的存在,公交必要的回車場地難以落實,一些公交車甚至在回場後沒有落腳處。
同樣,道路通行條件差也成為公交線路發展的制約之一。除了現在的城市地鐵施工帶來的道路通行不暢和線路臨時改道外,農村地區道路條件相對不夠,公交車輛通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去年為了解決鬥山村通公交問題,我市運管部門在道路不具備回車條件和無路燈的情況下,採取加築臨時錯車道和設置警示標識的措施,才得以使738路、739路順利開通。
此外,部分線路由於客流不足導致企業虧損巨大。以從港下到廊下的公交733路為例,根據運管部門的統計,該班次每天5個班次,平均每天的客流僅為46人,平均每班次客流僅為9人,即使是高峰每班次客流也只有11人。目前公交企業經營均處於虧損狀態,主要靠政府補貼維持運營,而微循環公交由於多數客源不足,虧損更加嚴重,因此資金問題一直困擾著公交企業的發展。
明年將接駁地鐵1、2號線
今年,針對無錫微循環公交的開通需要,無錫市各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錫山區為了開通微循環公交,新建了雙橋村、蕩口古鎮兩座公交場站,並對公交企業的運營虧損給予資金扶持,解決了長期以來璜土塘村、雙橋村等農村地區的公交需求問題,市民們對此非常滿意,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新區公交之所以能夠順利開通7條微循環公交,也得益於當地政府在公交場站建設和運營資金的全力扶持。
明年無錫將迎來軌道交通時代,地鐵1、2號線分別從南北走向的南泉至堰橋和東西走向的東亭至梅園以「十字形」布局覆蓋無錫城區主要交通主線,屆時公交將根據地鐵走向,分別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與地鐵接駁,同時在地鐵沿線也將與之對接,進行客流和班次的接駁對接。
無錫運管運管部門表示,結合明年通車和管理的需要,運管部門將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微循環公交。運管部門將加強調研,對周邊鎮村居民的公交需求、道路條件等進行摸底,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加大微循環公交的開通力度,提高居民公交出行便捷度。同時,立足規劃引導,結合區域需求、道路實際加強微循環公交與軌道交通和主幹公交的網絡接駁規劃,超前規劃我市由點到線、由線成網的科學合理的公共運輸布局。另外,藉助明年軌道交通開通的契機,在研究制定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接駁方案過程中,重點發展微循環公交,方便百姓出行。
現在無錫已經開通各類公交微循環線路61條,僅今年就新增12條,有效溝通了全市各大區域,全面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史為光/攝影報導)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