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踏上新徵程 建設強省會 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天藍地綠水清,書寫美麗泉城七彩畫卷——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解讀之十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回望近年來濟南改革發展歷程,綠色發展的理念在泉城大地上澎湃迴響,更在這座城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貫徹始終。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一個發展快、生態好、環境優、宜居宜業的美麗泉城已成為各界的嚮往之地。
濟南日報 呂傳泉 攝
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生態保護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展望「十四五」,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繼續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廣大市民的所想所盼,更是這座城市發展進程中的必然選擇。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十四五」時期濟南加快綠色發展的航向就此明晰。
構築泰山生態屏障區和黃河生態風貌帶,打造一批生態廊道和生態節點,形成「融河擁山、嶽瀆交匯」生態格局;實施空氣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多汙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完善大氣複合汙染立體監測系統;率先建設全國「碳中和」現代綠色智慧城市……展望未來,這一系列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切實舉措,就如同一個個細緻的筆觸,將共同描繪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
讓市民群眾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到泉水叮咚
生活在一個生態好、環境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是廣大市民的所想所盼。而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也是城市在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必然選擇。
濟南日報 範良 攝
回望「十三五」,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市民不難發現,在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濟南的生態環境也已實現蝶變:天更藍了,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越來越多,「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成為常態;水更清了,小清河等河流換上新顏;城更美了,一大批公園建成開園,一處處綠地紛紛湧現,一條條花卉景觀大道扮靚泉城……市民對美麗泉城的期盼,迎來了濟南的有力回應。
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的形成,得益於持之以恆的努力和奮鬥。長期以來,濟南著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質量不斷提升。以剛剛過去的2020年為例,濟南著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強化工業汙染治理,淘汰市域內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繼續實施清潔取暖攻堅行動;持續抓好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快汙水處理廠和排水管網建設;加快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持續提升。尤其,濟南著力打造的一批花卉景觀大道、花漾街區和公園,也讓這座城市更具魅力。
下一步,濟南如何繪就生態文明建設新畫卷?這一問題隨著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的召開迎來了答案。在《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成為「十個新突破」中的重要一環。「『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的空間特色更加鮮明」「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這一系列目標,都指向「讓市民群眾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到泉水叮咚」這一願景。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綠色動能」將湧動泉城
順利完成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圓滿完成鋼鐵去產能和焦炭產能壓減任務;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15年底降低20%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96%以上;市級以上綠色工廠達77家,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13家……回望「十三五」,濟南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濟南日報 呂傳泉 攝
當前,濟南已踏上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徵程。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進程中的「現代化」,必須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站在這個維度思考,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回首過去,濟南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展望未來,綠色發展仍是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此前,濟南就已經明確提出,將著力提升綠色發展能級,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到2025年,創建市級以上綠色工廠300家以上,綠色園區(集聚區)30個以上;推動工業綠色化改造,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汙染物排放量、用水量明顯下降,節能減排主要指標行業領先……這一系列目標,充分折射出濟南在加快綠色發展方面的信心和決心。
綠色低碳發展力開新篇 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不減
謀篇「十四五」,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濟南將如何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是重要一環。下一步,濟南將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分類完善財稅、投資、產業、人口、環境等政策管控和支持體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構築泰山生態屏障區和黃河生態風貌帶,打造一批生態廊道和生態節點,形成「融河擁山、嶽瀆交匯」生態格局。
濟南日報 崔健 攝
在濟南,綠色低碳發展也將開啟新的局面。濟南將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快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快萊蕪—鋼城重工業基地綠色轉型。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推廣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力爭「十四五」末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率先建設全國「碳中和」現代綠色智慧城市。
要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不能減弱。為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濟南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空氣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多汙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完善大氣複合汙染立體監測系統;推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進一步減少重汙染天氣。強化河湖長制,統籌開展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障,儘快實現城鎮汙水應治盡治,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圍繞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樣的「濟南策」還有很多。隨著這些舉措的深入實施,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高質量發展力開新篇的嶄新濟南將加快浮現在公眾眼前。
原標題:天藍地綠水清,書寫美麗泉城七彩畫卷 ——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解讀之十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