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我國多地抽檢發現
部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為了進一步做好
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工作
杜絕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9日上午
思明區梧村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內的超市
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風險排查
《特區新聞廣場》
市場監管部門展開排查
督促超市落實防疫措施
在磐基名品中心負一層的元初食品超市
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了一款進口牛肉
經過檢查
這款牛肉的進口日期是11月14日
按照進口冷鏈食品防疫的最新要求,11月20日零點前已經進入廈門的進口冷鏈食品,企業要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和消毒,檢測合格之後才能重新入市流轉。執法人員當場要求超市工作人員提供這款產品的核酸檢測報告和消毒報告。
思明區梧村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 葉毅
這個是核酸檢測報告,這個就是11月20日新要求的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所有的信息是對應的。
隨後,執法人員還檢查了
這家超市的凍庫
在凍庫內
工作人員劃分了專門區域,擺放進口食品
思明區梧村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 葉毅
一方面可以避免兩者之間交叉汙染;也利於後期有發生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時,可以針對某一批進口冷鏈食品進行追溯,同時追溯到和它緊密存放可能涉及交叉汙染的相關產品。
在萬象城的Ole』精品超市
執法人員也抽查了上架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
並檢查了凍庫
這家超市有3個凍庫, 接到通知後,超市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按照要求,對凍庫進行了消毒。目前,他們每周都會對凍庫以及貯存產品的外包裝,進行消毒。
思明區梧村市場監管所所長 陳涓
這個消毒是為了防止(11月20日)之前進的這些凍品,可能之前沒有做到兩證消毒情況,保證裡面的食材安全,全部做一個防疫、再消毒。
據介紹,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對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的生產經營企業,從負責人、供貨來源、儲存食品種類等方面,建立了監管一張圖。
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根據相關要求,督促進口冷鏈食品經營企業,落實好防疫要求,保留好每個產品的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以及消毒報告,確保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對於生產經營或貯存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以及不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的經營主體,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厲查處。
增加預防性措施 消費者選購更放心
《特區新聞廣場》
在檢查中
記者也從商家了解到
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的進口冷鏈食品
商家們
在落實進口冷鏈食品防疫措施的前提下
也都自我加碼
增加不少預防性的措施
元初食品品質管理中心品控經理
柯東成
我們也請了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定期對我們的總倉進行一個核酸的檢測,包括牆壁、地面,還有總倉相關冷鏈人員,我們每周一都會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Ole』精品超市廈門萬象城店負責人
鍾毛毛
我們要求從事相關崗位員工,每7天做一次核酸檢測。我們對進口商品品類,我們增加了一次性手套。我們目的就是提醒顧客可以戴手套選取商品,這樣子會更安全。
接受檢查的這兩家超市內
都有銷售肉、水產、奶製品等
幾十個品種的進口冷鏈食品
在產品入庫前,超市會按照要求讓供貨商提前做好核酸檢測,在產品上架前,他們還會對產品的外包裝再次消毒。
在現場記者也注意到,超市上架銷售的部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已經有標明核酸檢測結果,讓消費者放心選購。
超市工作人員表示
雖然目前沒有公示進口冷鏈食品的核酸檢測報告等的硬性要求,但如果消費者有疑慮,就可以向超市工作人員提出查看相關報告的要求,他們會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從銷售情況看
近段時間
進口冷鏈食品的消費市場
也相對比較平穩
Ole』精品超市廈門萬象城店負責人
鍾毛毛
員工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擔憂減少,對於消費者保障這一塊也是加強了。這幾天的執行情況來看,商品上架率更高。
元初食品品質管理中心品控經理
柯東成
整個銷售跟以前相比趨於平穩。
執法人員提醒
思明區梧村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 葉毅
在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要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之間最好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同時,儘量避免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使用一次性手套,隔開之後再接觸。在選購過後,要及時用洗手液進行洗手消毒。
今天
廈門市疾控中心發布
進口冷鏈食品家庭採購加工與食用指引
1
進口冷鏈食品採購
(一)正規途徑
市民應到正規超市或市場採購進口冷鏈食品,關注食品的產地、來源、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進口食品核酸檢測和消毒等相關信息。不採購無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二)個人防護
市民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注意正確佩戴口罩,並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儘量避免觸碰貨架、電梯按鈕、樓梯扶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優先採用掃碼等無接觸方式支付。
(三)優化過程
應合理規劃購物路線,避免在生鮮區域反覆挑揀進口冷鏈食品,長時間逗留、聚集。採購食品過程中,應將進口冷鏈食品與其他食品分開包裝,不混放。
(四)手部衛生
儘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建議在手上套超市一次性塑膠袋。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有洗手條件時應儘快洗手,也可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紙巾等清潔雙手。
2
進口冷鏈食品儲存及加工
(一)外包裝清潔消毒
採購預包裝進口冷鏈食品後,建議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食品外包裝表面,作用15分鐘以上,再用清水擦拭乾淨;或用75%乙醇擦拭2次。
(二)分類分區儲存
進口冷鏈食品放入冰箱前,應先裝入乾淨的食品袋,避免食品間交叉汙染,包裝上註明日期,避免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儘可能固定區域存放,生鮮食品需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層。
(三)避免交叉汙染
以衝洗、劈剁等方式加工處理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防止飛濺,避免對個人和周邊環境造成汙染,生熟食品應分開處理。處理生、熟食品的器具(刀具、砧板等)要單獨放置,避免混用,防止交叉汙染。處理生鮮食品後及處理熟制食品前,務必徹底清潔雙手。加工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
(四)廚房內清潔消毒
廚房要保持通風,相關廢棄物要及時清除。對使用後的廚房臺面、食(飲)具、砧板和抹布等應經常清潔並消毒。耐熱的食(飲)具、刀具和砧板等可採用高溫蒸、煮消毒,每次作用15分鐘;對不耐熱的器具可用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浸泡消毒時,必須使用消毒劑浸透被消毒的物品。每周對冰箱進行清潔,必要時進行消毒。
3
進口冷鏈食品食用
(一)安全食用
進口冷鏈食品要燒熟煮透(開鍋後再保持煮沸10-15分鐘),應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未食用完的進口冷鏈食品,應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儘早食用完畢,再次食用前,應徹底加熱。
(二)倡導分餐制
家庭內鼓勵使用公勺、公筷,個人食(飲)具不混用,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記者/喬丹、林育龍、官宇 見習記者/方曼丁整理自《特區新聞廣場》、廈門衛健委
編輯/楷煊、瑒陽
責編/純純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廈門廣電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防疫不可鬆懈!
點個提醒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