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膠片相機、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和選擇

2020-12-10 電止嗖嗖

1、相機的誕生

木箱照相機

早在13世紀,歐洲就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們可以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但是當時受制於技術還只能用於繪畫,不能直接成像,這就是早期相機的雛形。就這樣一直到1839年也是一位歐洲人,法國畫家路易·達蓋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照相機,可攜式木箱照相機,小孔成像技術不再局限於只能在暗箱中觀看景物或手動繪畫。然後在1888年由美國的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捲」。同年,柯達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捲的可攜式照相機,從此全球的攝影愛好者們再也不用背著一個大大的木箱去拍照,世界進入了膠片機時代。

膠片

而數位相機的誕生則要往後推移100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同樣是美國的柯達公司試製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既我們現在的數碼單眼相機,然而卻因為自家的膠片相機業務被雪藏了,所以世界上第一臺發售的數位相機卻是日本東芝公司發售的。時間來到1996年,奧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數位相機。隨後富士、柯尼卡、美能達、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後參與了數位相機的研發與生產,各自推出數位相機。隨著數位相機像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我們迎來數碼時代。

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

2、膠片相機、數位相機的區別與購買建議

這裡因為單反、無反相機都屬於數位相機,所以只對比膠片和數位相機。

柯達膠片相機

工作原理:在工作原理上面,膠片相機跟數碼單眼相機是比較接近的,都是由拍攝景物的光線通過鏡頭在焦面上形成物體的像。

儲存方式:兩者的儲存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從字面上就很容易區分出來,膠片相機是將物體的影像儲存在膠片中,而數位相機則是直接將光信息轉化成數字信息直接儲存在相機內存卡裡面的。

佳能膠片相機

照片處理:前面就有說到,膠片相機的照片是儲存在膠片上面的,所以在提取照片的時候就需要通過化學的方法將物體的影像在暗室從膠片中衝洗出來,而數位相機則不用這麼麻煩,直接將內存卡取出就可以在電腦等設備上面直接查看照片。

暗房

售價:在價格上面膠片相機是遠遠小於數位相機的,但是在你有意願購入一臺膠片相機之前,你還得考慮到膠片成本和照片衝洗成本。數位相機購入之後只用按快門就行了,而膠片相機你在按快門的同時膠捲也在消耗,現在市面上一卷膠捲也並不是很便宜(一般在50-100r不等)。

購買建議:除非你是非常追求膠片質感的攝影愛好者,其他情況一律推薦購買數位相機。

在售柯達膠捲

3、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與購買建議

概述:單反就是指單鏡頭反光,是一種取景系統,通過反光板的設計使我們使用單眼相機的人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投射出來的影像。而無反相對來說就是無反光鏡的相機。所以正是因為少了反光板這一物理結構,使得無反相機要比單眼相機在體積上小很多,體積上的區別也常常會被外行人誤以為單眼相機更專業而無反相機更業餘,這裡我要給無反相機澄清一下,兩者其實都是一樣的,2020年了,希望大家不要再帶著成見去看待無反相機了。

單眼相機工作原理

取景方式:前面就有說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取景方式的不同,單眼相機採取的是光學取景,在拍攝過程中,攝影人如果想要看到自己所拍攝的影像,影像是通過鏡頭成像之後經過反光鏡的反射到取景器裡面從而讓攝影人看到的。而無反相機採取的則是電子取景的方式,拍攝物體的影像直接投射到電子取景器上,然後又電子取景器反饋給攝影人。所以單眼相機無法做到所見即所得而無反相機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既比如你在給一個小姐姐用85mm1.8光圈的的鏡頭拍攝人像照片時,通過調整光圈無反相機取景器可以看到光圈變化之後虛化出來的圖片,而單眼相機就只能看到最原始的人物圖像,應該採用多大的光圈虛化人物背景就只能靠攝影人自己的經驗了。

無反相機工作原理

便捷性:便捷性上無反相機可以說是大大優於單眼相機的,前面就又提到,因為無反相機採取了電子取景的方式,取消了相機內部的反光鏡物理構件,所以在體積和重量上面要遠遠小於單眼相機的。

續航能力:續航上面無反相機相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就要差很多了,往往一塊單眼相機的電池可以拍攝1000~2000張照片,而無反相機一塊電池卻只能拍攝200~500張。

索尼微單(左)佳能單反(右)

鏡頭群:由於無反系統是最近十年才開始發展的系統,所以說在鏡頭群上面完全沒辦法跟已經有百年發展歷史的單反系統鏡頭群比了,但是這裡由於無反相機鏡頭的法蘭距比單眼相機短的原因,各家的無反相機都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自己家甚至別家的單反鏡頭,但是轉接之後往往都會形成頭重腳輕的既視感。

佳能EF鏡頭群

總結:

1、2020年了,能購買無反相機的a話儘量還是優先考慮無反相機。

2、對於經常外出拍攝,拍攝條件比較苛刻,或者熱衷於換鏡頭的攝影愛好者選擇單眼相機可能要好一點。

3、平時不僅有拍照需求,同樣也熱衷於視頻拍攝的玩家,無反相機的視頻拍攝能力一般都要比單眼相機強。

相關焦點

  • 認識攝影: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有什麼區別?普通人應該怎麼選?
    很多朋友在購買相機時都會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適合單眼相機還是無反相機。本文就帶大家了解相機的種類和區別,了解這些內容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單眼相機單眼相機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簡稱單眼相機。這種相機是使用一支鏡頭,通過鏡頭反光取景,看到這裡也許會有新手會產生疑問,相機不都是一個鏡頭嗎?不是的,因為還有雙反的存在。這裡的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器共用一個鏡頭,雙反相機分別會用獨立鏡頭觀察和取景。單眼相機的外形較大,其原因是在相機內部有一塊反光鏡、五稜鏡。
  • 選擇相機,不糾結於單反還是無反的索尼微單
    在之前兩篇導購文章中,ET和大家討論了索尼A7和佳能70D,索尼A7II和尼康D750應該如何選擇。伴隨索尼A7RII正式登場,相信不少朋友會拿它與佳能5DS、尼康D810進行比較。一個老問題被再次提起:單反好還是索尼微單好,索尼全幅微單能否替代單反?
  • 無反相機和微單的區別
    現在的相機除了單眼相機還有無反相機和微單相機,有的人會認為無反相機和微單相機是同一個相機,但事實上卻不是,微單相機是無反相機的一種,那麼無反相機和微單的區別有哪些呢?目前無反相機的品牌有很多,比如松下、奧林巴斯、尼康、三星、佳能、賓得、富士等等。而微單相機是索尼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決定的名字,現在提起微單相機我們就會想到索尼,索尼是專業做微單相機的。無反相機是由於取消了反光板和五稜鏡結構,所以機身體積得到了大幅度的減小。便攜性大大提高,無反相機在形態上也相對時尚些。
  • 無反相機會取代單眼相機嗎?
    近幾年,微單(無反相機)的發展速度大大的突破了人們的想像,幾年前人手一臺單反的局面很快發生了變化,微單以它有競爭力的價格、小巧的機身、不輸單反的畫質贏得了很多消費者的心。而還在很多人認為微單只是娛樂級產品,無法進入專業攝影領域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專業攝影師、商業拍攝也都開始啟用微單。現在有一種說法:「單眼相機大勢已去,無反相機將取代單反」,這種說法有說服力嗎?其實我們從他們的特點上也可窺視一二。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是什麼?
  • 什麼是微單相機?什麼是無反相機?這篇文章給你講的明明白白
    對於無反相機與微單相機,好多人都不太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或者都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在生活中,無反相機也常被叫做微單相機。在某種程度上,二者有很大的相似度,只有熟悉了它們的作用才能準確區分。微單相機介於卡片式數位相機與單眼相機之間,如同筆記本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出現了上網本一樣。名稱由來:索尼公司個人影音事業部部長手代木英彥表示,「微單」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決定的名字,可以涵蓋微型和單反兩層含義:相機微型、小巧、便攜,還可以像單眼相機一樣更換鏡頭,並提供和單眼相機同樣的畫質。
  • 無反相機與單眼相機有什麼區別
    在相機中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單眼相機了,但很少聽說無反相機,那我們所說的無反相機又是什麼呢?那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有什麼不同。我們知道單眼相機是指用單鏡頭相機,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而無反相機即無反光板相機,也稱半透鏡相機,消除傳統單反反光板上下運動所產生的振動、延遲、取景器全黑時間過長等不利因素。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最大的區別就是單眼相機是有反光板的,而無反相機是沒有反光板的。
  • 新手入門,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哪種更合適?
    在開始正題之前,小糖先給大家惡補一下相機分類知識,方便大家接下來的閱讀。首先相機可分為數位相機和傳統相機和無反相機(也稱微單)。而數位相機又可以分為數碼單眼相機、卡片機、小Dc(除數碼單眼相機外其它普通數位相機統稱)。
  • 攝影新手解答,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如何選擇?
    一直以來都會有很多人在後臺問:作為新手是買單反好?還是買微單好?對於這個問題以前也零星的回答過一些。今天整理了一些資料,系統的給大家講一下單眼相機和微單應該怎麼選擇。大家常說的「微單」其實就是無反相機,因為「微單」這個名詞被索尼註冊成商標了,其它生產商不能用,所以才叫「無反相機」。像單眼相機、無反相機這些相機的鏡頭都是可以更換的,而那些不可以更換鏡頭的相機,我們就稱之為:可攜式相機、固定鏡頭相機。
  • 無反相機能否取代單反主導相機市場呢
    近些年來,無反數位相機的湧現又讓許多用戶一頭霧水,單反、無反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不同?無反和微單是不是一回事?為什麼在單反領域擁有很強實力的佳能,卻要加大對無反的投入?《認真對待無反 佳能2016年將推EOS M新品》這次,我們就來談一談以無反為代表的普通數位相機與單反數位相機在技術上究竟有哪些異同,無反能不能取代單反?
  • 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新手該如何選擇?
    無反相機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微單,單眼相機嘛大家很清楚了。新手在買相機時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是買無反相機好,還是買單眼相機好?今天我拿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做一個對比,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在講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的區別之前,先給大家補充一個知識點。
  • 現在買相機 選擇單眼相機還是微單相機
    現在用戶選擇相機,無外乎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很多人認為單眼相機老了,微單相機才是更值得選購的,你同意嗎?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購買相機是選擇單眼相機還是微單相機。    首先,我們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單眼相機,什麼是微單相機,有何區別,剛接觸攝影的朋友可能還不會區分。    單眼相機的歷史悠久,早在膠片相機時代就有成熟的單眼相機,而微單相機是2009年才開始的電子化相機。
  • 現在買相機,是買單反好還是無反微單好
    而無反相機因為裡面沒有像單反那樣有一塊反光板,而被稱作無反相機單反與無反微單的區別①取景方式:單反是通過光學反光取景,而無反微單是通過電子取景。②體積大小:無反微單相比單反,更小巧輕便。③鏡頭數量:單反鏡頭群龐大、完善,而目前無反微單還處在發展階段,鏡頭群還不是很豐富。④續航能力:單反只在按快門時才被喚醒,而無反微單只要開機,一直是在耗電中,所以單反比無反微單續航能力更持久。⑤功能方面:單反和無反微單在功能方面都差不多。
  • 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該如何選擇
    現在在相機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是不同系統的相機,因此也有不同的性能和操作,那麼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該如何選擇呢或是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該怎麼選擇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的選擇。
  • 索尼單電和單反、無反相機有何不同?
    【IT168 導購】索尼單電和單反、無反有何不同?具體到「索尼單電」則代表了一種介於單反和無反之間的相機形式:半透鏡單電相機。  想要理解索尼單電的「半透鏡」,我們需要先了解一種特殊的單眼相機。固定半透明反光鏡單反。
  • 單反和無反相機的優缺點解讀,趕緊Mark起來!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關於無反相機,也就是微單的一個詳細介紹,給需要購買微單或者是無反相機的朋友一個參考,也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認識無反相機。一起來看一下吧!反光鏡是單眼相機的取景器的重要組成,有反光鏡的的相機使用光學取景器,沒有反光鏡的相機,使用電子取景器。有沒有反光鏡的組成,對相機拍攝的畫質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不用擔心。有沒有反光鏡只是對相機的重量有影響而已,微單一般都是沒有反光鏡的。接下來說一下,無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還有電子取景器的優缺點。
  • 無反相機和微單是同一個嗎
    現在的相機都是數位相機了,數位相機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了,目前最常見的就是無反相機和微單相機,那麼有很多人都以為是無反相機和微單是同一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無反相機和微單是同一個嗎或是無反相機是微單相機嗎?
  • 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對焦系統的區別
    單反和無反相機目前兩個最大的區別在於單眼相機有反光鏡,而無反相機沒有。這個反光鏡的構造同時也決定了單反和無反相機對焦系統的不同。 當光線進入鏡頭到達單眼相機的反光鏡,光線被分成三部分走,一部分是反射到頂部五菱鏡到達光學取景器,一部分是透過反光鏡到達2個圖像感光器。
  • 微單與單眼相機的差異
    現如今在相機中最火的相機就是微單相機和單眼相機,那麼微單與單眼相機有什麼差異呢?它們之間還有哪些區別呢,不知道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微單相機和單眼相機有何區別呢?首先一個叫微單相機,一個叫單眼相機,只差兩個字,但是結構卻天差萬別。
  • 單眼相機與微單的區別,新手應該如何選擇自己人生的第一臺相機?
    單眼相機之所以稱之為單反,是因為它內部有一個反光板,並且快門也是機械機構,高端機型還配備了五稜鏡取景。單眼相機可以用光學取景器,可以達到與人肉眼一致的視覺體驗。由於是光學取景所以也更加的省電。微單相機則取消了反光板結構,機身體積和重量大大降低,沒有機械快門,也沒有五稜鏡,快門可以實現更高的速度和壽命,微單相機取景一般使用屏幕取景,所見即所得,非常方便。那究竟咱們新手同學應該購買單反還是微單呢?我覺得應該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買全新的還是買二手的?
  •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有什麼區別 現在應該買哪個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是目前相機行業的銷售主力。消費者購買相機,一般都會選擇單眼相機或者微單相機。那麼這兩種相機之間有什麼差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系統的介紹一下。只差兩字,結構大不同一個叫單眼相機,一個叫微單相機,只差兩個字,但是結構卻天差萬別。單眼相機從膠片時代就已經盛行,來到數碼時代更是風生水起。微單相機實際上從2009年才誕生,是相機全面電子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