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一定要做預算
裝修就像逛超市一樣。
其實本來沒什麼目的,只進去買個洗衣液,結果看到什麼也都想要,看到那個打折扣也想要,最後一定會花好多錢,買了一堆沒有用的東西,一開始要買什麼反而忘了。
如果事先做好購物清單再進超市,不但不會漏東西,還能有效避免亂買東西,效率也能大大地提升。
裝修也是一樣 整個過程是在不停地花錢,如果你不是土豪,就要在一開始做好規劃,準備花多少錢,再細化到每一部分花多少。
初步預算做到心中有數即可
網上總能看到很多的詳細的預算表,主材輔材人工電器分項列出,以為拿到了寶典,其實這些預算表是給設計師或者裝修公司用的,不適合普通人初步預算。
預算要做兩次:
初步預算的作用,提醒自己,到底能有多少錢花
詳細的預算作用,裝修前詳細的報價,錢花在哪裡了嗎,怎麼花的。
做預算本質是做加減法
裝修中,切記眼高手低,網上很好看的效果圖,都是花錢堆出來的效果,所以參考一下就好。一般來說,每平米1000-1500的裝修費用(硬裝不包家具電器)是中等預算可以達到中端效果。
留出餘地
裝修持續時間很長。細節很多,想法難免改變,細節很多,因此,在自己的預算上需要再多出20%的以做備用。
對某個地方效果不太滿意想要弄得更好:機緣巧合上看上一款超預算但是愛不釋手的家具就靠著20%的餘量
分列項目
大的總預算價格列出來之後,就需要做加減法了,首先要不要請設計師。設計師都是按照平米收費的,以100/㎡收費為例,可能就收取1萬左右的設計費。
2:2:1黃金比例
如果不請設計師,自己還要多費心,要預留出家具電器的錢,預算上可以參考2:2:1的比例分別對應,裝修,家具,電器,的預算。
拿24萬舉例,那就是裝修9.6萬,家具9.6萬,電器4.8萬想控制預算可以按照這個流程
所以說,裝修預算就和畫畫一樣,需要先整體後局部的思路,先勾輪廓,再完善細節。
其實裝修花多少錢,是個人價值觀層面的事情,有人覺得過幾年總要換房子,能住就行;也有人覺得人的生命就那麼幾十年,每一段時間都不要虧待自己,只要不超出能力範圍就應該住好一些。
不管是哪種價值觀,要做選擇,至少要明確錢是怎麼花出去的。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