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
中國甘肅網12月17日訊(本網記者 洪煜然)「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開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金昌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王鈞表示,2020年,金昌市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51元,同比增長21.6%,高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3個百分點左右,徹底消除了農村絕對貧困。
金昌市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王鈞介紹脫貧攻堅情況
12月17日,甘肅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在蘭州舉行,金昌市就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作了通報。
據介紹,為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機制和「四個不摘」要求,金昌市成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靶向施策,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動態幫扶機制,完善包抓督導、掛牌督戰、紅黑榜通報等制度,周調度、旬督促、月報告,督促各級各部門逐村逐戶反覆「過篩子」,精準識別,「一對一」「多對一」「滴灌式」幫扶。2018年,永昌縣「插花型」貧困縣經省政府批准摘帽,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2019年,全市1.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因金昌市貧困村均位於祁連山淺山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如何完成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是金昌市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之一。王鈞介紹,隨著「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和「5+1」專項提升行動的實施,近年來,金昌市鄉村小學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教育扶貧各項資助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無一人因貧輟學。同時,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2016年的57.7%提高到86.9%。對6556院農戶危房進行改造,完成了8.3萬人飲水安全,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
為帶動貧困戶增收,金昌市一直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近年來,金昌市立足地多人少、地多水少實際,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培育出支柱產業、招引龍頭企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吸引廣州江楠、新疆喀納斯潤豐、山東壽光、蒙牛等行業龍頭企業來金投資,推進產銷對接、冷鏈物流服務、精深加工等體系建設,帶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金昌金川區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春播(本網站資料圖)
作為中國最大的鎳鈷資源戰略基地,金昌市利用產業優勢,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打造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區,招引行業龍頭企業與上下遊優勢企業,培育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循環新材料、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鏈,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落地園區,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高質量就業,農村居民務工收入佔到總收入的60%以上,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逐漸轉變為技術型產業工人。貧困群眾不僅能享受到國家各類政策性補貼、土地流轉收入,還有發展產業的經營性收入、務工就業的工資性收入,真正實現了穩定增收。
金川公司(本網站資料圖)
脫貧攻堅不僅扶貧還要扶志扶智。近年來,金昌市注重調動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道德講堂、鄉村大舞臺等,用「小故事」講「大道理」,用「鄉土話」傳「新思想」,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被中宣部確定為重點宣傳對象;創新開展「以文明作擔保、以誠信作抵押」的道德信貸,讓行善者不吃虧、有德者得實惠;創建了「婆媳互誇會」「孝善基金」「孝善宴」等品牌活動,引導群眾崇德守禮、向上向善,以家庭文明推動鄉風文明,貧困群眾精氣神不斷提升,湧現出了一大批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先進典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王鈞表示,金昌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持把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起來,嚴格落實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鞏固提高脫貧質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