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世界華人周刊報導 再過幾天,就是川普74歲生日。
比起生日祝福,美國民眾更關心他的健康問題。一個體重超標的古稀老人,視垃圾食品如命,還以身試藥,服用過一療程羥氯喹。
而羥氯喹已被證實,對治療新冠無效,還會造成心臟問題,引發心律失常。
這回,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都按捺不住,催著川普體檢,想看看羥氯喹到底是否對他產生副作用。畢竟,美國憲法規定,一旦川普身體有異,便不能再擔任總統。
6月3號,萬眾矚目的總統體檢報告姍姍來遲。報告顯示,川普健康狀況良好,體重略有上漲,以及羥氯喹未產生副作用。
川普幸運地度過了服藥危機,但放縱他濫用藥物的兩任白宮醫生卻被調查。
《紐約時報》警告白宮醫生:「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患者,你們的決定影響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看來在白宮給總統當醫生,並不像表面那麼風光,有時候甚至還困難重重。
第一重困難:最難管的病人
總統和白宮醫生,這簡直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醫患關係。
我們都知道遵醫囑,是件很嚴肅的事。但是白宮醫生地位就尷尬在,他們的病人是總統。
直接管總統,怎麼可能?但是放任不管是失職,那最後到底是管還是管,這是一個薛丁格難題。
還是拿川普舉例,他曾高調宣稱自己在服用羥氯喹,儘管世衛組織已經停止了該藥臨床實驗,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發出用藥警告。
但川普覺得有用,於是回家跟白宮醫生進行了一番探討。一位誤導美國民眾喝消毒液抗疫的「醫學白痴」總統,跟醫學博士探討最前沿的藥物治療,畫面是不是很黑色幽默。
你以為他們的對答科學、嚴謹,但其實畫風很潦草。
川普:你覺得服用(羥氯喹)怎麼樣?
白宮醫生:好吧,如果你喜歡的話。
川普:是的,我喜歡,我想服用它。
川普提出這麼荒誕的理由,白宮醫生也沒有拒絕,直接給了羥氯喹。事後為了挽尊,在聲明中說:「我們認為治療的潛在好處超過了相對風險。」
▲ 《紙牌屋》截圖
總統嘴炮一時爽,白宮醫生們卻要在罵聲中,額外增加工作量。每天監測心電圖,嚴密觀察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卑微的醫患關係了。
也因為如此,白宮醫生們眼睜睜看著川普的體重年年超標,卻根本束手無策。他們為川普制定了科學減肥計劃,管住嘴,邁開腿,但明顯總統「對飲食部分比鍛鍊部分更有熱情」。
川普唯一愛好的運動是高爾夫,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破10萬,都擋不住他出行打高爾夫的熱情,可惜高爾夫並不能天天打。
▲ 一名美國民眾持標語在高爾夫球俱樂部外抗議
既然鍛鍊行不通,白宮醫生只好從飲食下手。
前任醫生傑克遜為此操碎了心。他曾偷偷把菜花攪拌到土豆泥裡,甚至把冰淇淋藏到總統不易找到的地方。
結果是,今年體檢川普又胖了。往後,所有白宮醫生恐怕更焦頭爛額。
除了任性的川普,另一位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不讓人省心。
服務過三任美國總統的白宮女醫生康妮·瑪麗亞諾「吐槽」,柯林頓是最難搞的「第一患者」。
▲ 柯林頓和康妮·瑪麗亞諾
柯林頓精力旺盛,又喜歡外出,每天都要按照自己的時間表活動。但是有一次,他剛做完修復四頭肌肌腱手術,就要求出訪。
手術結束才過三天,白宮醫生都不建議他這麼做,但總統只當耳旁風。
別無他法的瑪麗亞諾只好搬出希拉蕊:「總統先生,我想我不得不去告訴第一夫人了。」
「好吧,好吧,我聽。」在白宮工作,第一夫人是制衡總統身體健康的殺手鐧。
▲柯林頓和夫人希拉蕊
但有時候,就連第一夫人也不得不得罪一下。瑪麗亞諾觀察到希拉蕊的腿部腫脹,希望她能做一次檢查,但是希拉蕊總是說「等等看」。終於有一次,希拉蕊同意檢查,便查出腿部出現了血栓。
普通人覺得每天都私人醫生陪護是一件幸福的事,很多疾病都能早發現早治療,但對於自信滿滿的總統和生活在白宮的家人來說未必。
他們每天從早到晚,都要被迫接受這些隨行醫生的醫學指導,很難不產生牴觸情緒。在這種不被歡迎的氛圍中,醫生們必須如實給出建議,哪怕次次看起來像在反對總統。
▲ 《紙牌屋》截圖
給總統當醫生,並不像面對其他患者那樣是非分明。但作為醫生,如何守住職業道德,又保住白宮的飯碗,則見仁見智。顯然這一屆川普的白宮醫生們智慧不足,軟弱有餘。
CNN新聞評論員毫不留情地說,白宮醫生(給總統羥氯喹)的做法嚴重違反了職業道德。
第二重困難:最複雜的工作
白宮醫生現在隸屬於白宮醫學部,但最早只是總統私人醫生。1789年,美國第一位總統華盛頓剛就職6周,便病倒了。
於是,他把當時最知名的醫生塞繆爾·巴爾德請到總統府看病,後來巴爾德便一直為華盛頓總統提供醫療服務。
也可以說,巴爾德就是美國第一位白宮醫生。直到1928年,國會正式批准「總統醫師」職位,這一傳統便延續了下來。
但起初似乎沒有人定義,白宮醫生該做什麼,因為一切關乎生命健康的問題都交給了這群人,甚至小到一塊創可貼。
▲歐巴馬在白宮醫療部接種疫苗
康妮·瑪麗亞諾作為白宮醫生,第一次跟隨老布希出行打高爾夫,沒人告訴她需要準備什麼,於是她在醫療包裡裝了大量高科技的醫學用品,可以應對槍擊、心跳停止、生化武器等等。
聽起來很酷,對不對,但是大多數時候,根本用不上這些,那天讓她急得緊張到冒汗的工作內容,只是一片創可貼。
老布希那天穿了一雙磨腳的新鞋,需要一片創可貼,她把醫療包翻到底,才找到一片被壓得皺巴巴的創可貼。
▲老布希
給老布希貼好之後,在場的一名中校對她說:「歡迎你加入白宮,醫生。在這裡,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很重要。」
作為白宮唯一一名女醫生,2006年,她還為時任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切除了一個皮膚癌腫瘤,直到多年後她才能公開披露這件事。
除了服務總統和他們的家人,某些場合下,白宮醫生還要充當外交角色,為外國首腦和其他政要提供醫療服務,拉近國與國的距離。
瑪麗亞諾就跟隨幾任總統見過不少名場面。
巴以和談時,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腿部受傷,瑪麗亞諾親切地為他進行檢查。直接讓阿拉法特感動得跪地,並吻了瑪麗亞諾的手。
▲ 2000年,巴拉克、柯林頓與阿拉法特在美國戴維營
還有一次,白宮舉行國宴期間,一位外國貴賓被蝦卡住氣管,瑪麗亞諾立刻抱住他的上身,在眾目睽睽下為他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幫他恢復了呼吸。
▲康妮·瑪麗亞諾在白宮
最尷尬的一次,是瑪麗亞諾派助手去男洗手間,給瓜地馬拉總統注射治療痛風的藥物。恰好柯林頓去洗手間看到這一幕,誤認為兩人在吸毒。
幸好,特工認出白宮醫生,解釋了一番:「總統先生,這是醫學部的埃德·盧米納蒂。我敢肯定,他正在為病人注射。」
瓜地馬拉總統尷尬地立刻提起褲子,去跟柯林頓握手。這幾乎是兩位總統最毫無預備的一次會面。
白宮醫生們的工作看似瑣碎,但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周旋在這些大人物之間,幾乎面臨著同等危險,一旦總統遭受外界襲擊,離總統最近的他們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人。
所以,他們隨總統出訪都穿便服,在不可預知的高壓風險下,儘量保護好自己,及時替總統們提供醫療服務。這無疑是世界上最複雜又危險的職業之一。
第三重困難:最多的誘惑
白宮醫生主要由現役軍醫組成,因為只有軍醫能在醫院以外的地方,實施靈活地醫療救助。
同樣地,替病患們保守秘密,也是他們的天職。
前白宮醫生伯恩斯坦就犯了大忌,他在報紙上揭秘,川普吃過生髮劑,治療過酒槽鼻,鬧得全美國人盡皆知。
▲哈羅德·伯恩斯坦
於是當天,川普私人秘書就打電話解僱了他:「你還想當白宮醫生?別做夢了,你沒戲。」
伯恩斯坦丟了飯碗之後,接替他的便是尤尼·傑克遜。傑克遜在白宮的綽號是「糖果先生」。
▲尤尼·傑克遜
他的甜言蜜語總是戳在川普心窩上,比如他曾說,川普能活到200歲,因為他有特別優秀的基因。這段話讓川普高興了一年,還念念不忘。
▲ 《紙牌屋》截圖
「糖果先生」,不僅嘴甜,他給病人發藥也像發糖一樣隨便。在傑克遜主管期間,醫療部幾乎成為拿藥就走的地方,他甚至在長途航班上給白宮的人分發安眠藥。
會說話的人飛得更快,因此傑克遜日前被提名擔任退伍軍人部部長,一旦成真,傑克遜將成為第一位從政的白宮醫生,且官職不低。
但很多人並不買帳,《紐約時報》吐槽:作為堂堂總統,川普喜歡自己的圈子裡是熟悉的面孔,只要他覺得好,就給他們封個官。
▲ 《紙牌屋》截圖
被解聘的伯恩斯坦、巧言令色的傑克遜,兩位前任白宮醫生都讓我們看到,這份身處權力中心的工作,從來都不只有看病行醫這麼簡單。
另一位知名的前白宮醫生瑪麗亞諾,風頭最盛的時候,掌握著全美各個區域的重要醫療資源,誇張點說,她一個電話,就能立刻召集起一個高級醫療救助小組。
▲康妮·瑪麗亞諾,菲律賓裔,第一位白宮女醫生
但她的犧牲也是沉重的,瑪麗亞諾終日守在白宮,幾乎是第一家庭的編外成員,長期分居的丈夫再也受不了,提出了離婚。
據瑪麗亞諾說,每一次隨總統出行,只是看似風光,她要準備重達數十公斤的醫療箱,在別人安然入眠的時候,她因壓力過大失眠,還不能服用安眠藥,自己的健康也亮起紅燈。
這些巨大的犧牲讓她成為了那一批白宮醫生中的佼佼者,可是瑪麗亞諾最終辭職,選擇離開白宮,去一家私人醫院開始了新生活。
▲ 瑪麗亞諾辭職後寫了這本書
白宮醫生是全美最有前途的一群醫生,在最難搞的病人面前,處理著最複雜的醫患關係,每天都能近距離觀看大人物之間的權謀博弈。
但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要在白宮這片土地上,堅持醫學判斷還是順從站隊,遠離政治權謀還是涉身其中撈一杯羹,很難有人保持自我。
一群走在鋼索上的白宮醫生,左手是醫術,右手是權謀。兩者在這裡無法分開,又有幾人能堅持遠離誘惑,做出醫生最光明的判斷。
自古伴君如伴虎,幾千年過去了,在大洋彼岸另一座宮殿裡,同樣的故事還在上演。
白宮醫生的職責與使命,遠遠超出了醫生兩個字所能容納的範圍,但又不外乎「人與權」三個字。(原標題:川普御用醫生被查:白宮醫生的一個決定,可能影響數百萬人生命)
來源: 世界華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