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天津公交積極服務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期間,全集團673條運營線路,近8000輛公交車,本著優質高效的原則,服務津城百姓,天津公交實現了全市16個行政區全覆蓋。
民心工程 線網更優化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公交集團在線網空間基本飽和的狀況下,提升公交整體服務能力,2016年,天津公交通過大數據分析網絡問卷的方式,規劃開闢通勤快車,滿足通勤族對公交乘車時間要求,當年共開闢通勤快車線路線路14條。
2017年,天津公交在原中心城區通勤快車的基礎上,打造大客流、大骨架、大提速的進市通勤快速走廊,開闢進市通勤快車線路14條。同時不斷擴展外圍市場,完成了靜海、武清等3條城際線路的開通工作。並嘗試直達定製模式,提供差異化服務,開通186快線和186直達專線均衡津港線網。
2018年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的要求,天津公交先後在薊州、寶坻、寧河等新五區開闢村村通線路,滿足村到鎮、村到區的出行需求。並且為了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及社區內通勤需求,在中心城區打造了一批裡程短、站距短的社區巴士線路。截止目前公開通村村通線路74條,社區巴士23條。
2019年,積極響應天津市委市政府推動夜間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要求,天津公交分別開通本市第一條全天候運營線路24路夜班線,節日零點班線5路、9路,以及遠郊夜市服務專線571路、572路等5條夜班線路。同時藉助成本規制契機延長線路運營時間50條,助力夜間經濟發展。
2020年初,公交集團藉助交管局線路審批轉變為備案制的契機,打造城際高速服務產品,通過一站通達、高檔車輛、高端服務、差別定價,滿足差異化出行需求,對榮烏、津港、津寧等天津周邊的高速形成新的公交線路覆蓋。截至目前公開闢高速線路8條。
智慧公交 出行更安全
11月11日,公交8路在上車門刷卡機旁邊安裝「智能健康安全盾」掃碼口掃碼後,這是市公交集團「十三五」期間繼新型智能車載機、IC卡自動充值機、智能檢測一體機和「碼上易行」微信小程序之後的又一自主研發的智能產品。
回顧「十三五」開年,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當天,天津公交在全運會場館周邊的16條線路上推出了「支付寶刷碼乘車」服務,成為服務全運會保障工作的一大亮點。至今天津公交運營車輛全部使用了自助研發的新型車載機,實現支付寶刷碼乘車。2018年底,公交集團開始對公交站牌線路版面進行更新改造,將原有藍色元素更改為白綠相間的背景色,並在線路版頂部增加了自主研發的「碼上易行」微信小程序二維碼,乘客可以通過微信掃碼實時查詢車輛運行信息,到站時間,智能化、信息化的程度更高,實現了掐點乘車,減少等候時間。
進入「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市公交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檢測一體機在8路車隊完成了前期測試,正在陸續啟用,具備籤到上班、清潔例保、籤退下班、管理檢查四大功能,通過智能化手段保證駕駛員不帶病工作,更大限度的保證了乘客的乘車安全。
服務升級 乘車更溫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的職業分工一直處於快速更迭變遷中,一大批職業被淘汰、衰落,就像當年公交車上賣票的乘務員。然而 「十三五」期間這一職業實現了360度轉身,以乘務管理員的身份回歸到了津城百姓的生活中,公交車廂內他們檢查危險品保安全,攙上扶下做服務。從2018年1月的試水到同年4月10條骨幹線公交車上出現了732名統一著裝的乘務管理員,2020年6月一輛13路停靠站點後,乘務管理員田樂樂主動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上車。老人連說「謝謝、謝謝」。田樂樂回答:「不用客氣!攙上扶下是我的職責!」田樂樂是採取「線上」乘務管理員「跳車式」工作的新一批乘務管理員。新增的322名公交乘務管理員在所屬線路的運營車輛跟車2至4站,到站後下車換乘下一部運營車輛,安保巡視作用發揮得更廣泛,截至「十三五」收官天津公交已經在171條運營線路配備乘務管理員1054名,提升了安防水平。
凸顯公益 捍衛「天津藍」
天津公交「十三五」期間,先後實施了65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消防人員、軍人及傷殘警察免費乘車,已累計服務14億人次。今年9月1日起,我市兒童免費乘坐公交車身高標準由1.2米提高至1.3米,公交的社會公益性作用日益凸顯。尤其疫情期間,公交集團「全員不撤、車輛不停、運營不止」,堅持「四全一轉一開」,嚴防控、保運營,還先後125次承擔起護送隔離人員、境外返津人員的特殊運送任務,派出駕駛員877人次,發出700多車次,在疫情防控中護送了8000多人次,在戰疫大考中,交出了公交答卷。
此外,天津公交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更新1500部、1800部、700部新能源公交車,確保「2020年底前完成我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換為新能源汽車」的目標任務。為保衛「天津藍」公交不斷提升環保水平,已更新新能源公交車6000多輛。今年是新能源公交車三年更新行動計劃收官年,天津公交計劃更新700部新能源公交車,實現建成區公交車輛新能源化。
(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攝影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