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像攝影中,可以分為全身照、半身照、頭像等不同的形式。在六七十年代,還是膠片時代,人們拍照都是拍攝的黑白照片,無論男女老少都沒有什麼化妝之類的。坐在照相館的大型座機前,拍攝著自己的照片。然而,在那個年代的攝影師,拍攝都很認真,特別是用光非常講究。許多經典的人像佳作,就是這些老一代攝影師獨具匠心創作的。
這些經典的肖像,自然樸實,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數碼攝影技術更是將攝影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現在拍攝婚紗照、兒童照、寫真照,都要進行化妝、穿上各種服裝,然後再進行後期的創作處理。照片雖然很美,但是缺乏人物內在的精神面貌。
作為攝影師,我感覺經典的肖像攝影仍然是人像攝影的精髓,應該大力弘揚,從藝術的高度,從真實的意境,留下人生真實的最美瞬間。
這是我為一位朋友拍攝的肖像照片,拍攝前沒有什麼刻意的修飾,就是本色攝影。本來拍攝的是彩色,朋友還是喜歡老照片的味道兒,於是我在後期將照片製作成黑白效果。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拍攝體會:
一、光線的運用
肖像照的拍攝,由於大多數是以頭像為主,需要重點刻畫人物面部的神情,因此光線的運用很重要。這幅作品我使用了兩盞燈,一是前面的主光源,二是後面的輪廓光。
二、人物的造型
肖像照人物的形象造型,是照片形象的基礎,應該根據拍攝人物的形象特徵,選擇拍攝角度。
三、重點刻畫人物的表情
人像的精髓在於「形神兼備」。因此肖像照,不僅姿勢造型要適宜,人物的神情抓取也是很重要的。攝影師要能夠眼明手快地抓取最能表現人物神情的瞬間。
當然在拍攝前也需要攝影師與被攝者進行溝通,了解他的拍攝願望。因為你感覺拍攝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主要是讓被攝者感到滿意。因為人人都希望,能夠拍攝一張最能夠展示他最美形象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