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欽 | 來源:化妝品報 2021-01-07 訪問量:179
評論眾所周知,傳統電商平臺流量獲取越來越難。對商家而言,尋找新平臺謀求業績增量,無疑是明智之舉。
近年來,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興電商平臺快速崛起,中國電商行業也逐漸擺脫了被淘系和京東兩家壟斷的尷尬境地,這讓不少商家看到了增量空間。
12月21日,在「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20化妝品報年會」的電商論壇環節,愛盈利&抖查查創始人兼CEO波波圍繞「企業如何在抖音平臺獲取增量」進行了分享。
△愛盈利&抖查查創始人兼CEO波波1
今年6月,字節跳動正式成立抖音電商部門。今年8月,北京字節跳動CEO張楠宣布,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突破6億。基於此,波波表示,「抖音的電商業務將有巨大的增量空間」。
在波波看來,抖音的終極目的在於上市,所以平臺估值是抖音最為看重的。那麼,平臺估值如何體現?顯然在於抖音用戶能為平臺帶來多少價值。「抖音平臺有6億用戶,假設每一個用戶的價值是100塊,抖音就值600億。但如果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價值,把這些用戶都變成了電商用戶,單用戶價值提高到1000塊,這樣抖音的估值就能到6000億。」
波波表示,抖音有足夠的用戶數量,現在需要的是留存率和轉化率。這就是抖音直播的「下半場」,即從以「內容紅利爭奪用戶」轉化為以「轉化率變現用戶」。因此,「如果商家能夠幫助平臺去教育、轉化一個非電商用戶成為電商用戶,自然就會拿到平臺的流量推薦。」波波認為,從獲取平臺流量的角度看,抖音無疑擁有著比淘寶等電商平臺更大的優勢,這也是抖音近兩年來快速成長的原因。
波波例舉了抖查查相關數據進行了佐證。今年5月至11月,抖音平臺單場直播GMV突破1000萬的主播數從28人遞增到61人,場次由42場猛增至132場。其中,抖音直播美妝類達人數從248人增長到1333人。與此同時,抖音藍V(企業認證號)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的由25個猛增至110個。「抖音直播帶貨頭部玩家數量和業務穩步上升,這說明『品牌自播直面消費者』,將是抖音直播的主流趨勢。」
此外,波波還表示,自播商家們需要充分認識到抖音與淘寶的不同,適當改變運營策略,「抖音所有的貨品供應都是圍繞直播內容的生態進行搭建,一切為內容服務,比如哪些產品為內容打造成福利款,哪些產品是利潤款,這都需要重新設計,傳統的淘系賣貨思維,無法在內容電商平臺延續。」2
波波認為,傳統電商平臺是以搜索為核心的中心流量派發模式,所以,商品的關鍵詞排名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就導致在淘系平臺的玩法中,付費推廣幾乎是每一家店鋪的唯一選擇。「購買淘寶直通車、刷單都是為了什麼?顯然是為了店鋪權重。權重高了,前期花費的錢可以通過自然流量的下單來平衡,甚至能夠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雖然抖音是內容電商平臺,其推薦體系建立在算法的基礎上,但再優秀的算法也無法解決用戶的成交和復購問題。「抖音絕不甘心只成為一個內容種草平臺,讓自己的用戶被淘系收割。」
因此,抖音也勢必將搭建類似淘寶的搜索權重、榜單權重的體系,進而走上付費推廣的老路。但在波波看來,在付費模式下,抖音平臺的商家們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果現在我們用微虧損的方式養出高權重的抖音店鋪,將來必定是有長期價值的,比如說某商家擁有抖音小店某類目的 Top3店鋪,僅靠自然流量,每天就能帶來5000單到1萬單的訂單量。」
如何在抖音培養權重高的店鋪?波波列舉了兩種方式。
首先,對於「草莽創業」的中小商家而言,精選單品、爆品進行直播是一種可操作、見效很快的打法。「自帶流量的爆品和相對較低的投放成本,可以幫助商家迅速獲取公域流量。同時,直播間只賣一款爆品也會極大節省流量成本。」
另外,對於擁有成熟供應鏈的大型商家而言,選擇與明星和紅人聯合直播,能夠迅速聚集流量,「首播即巔峰,省去冷啟動時間」。但波波也提醒,和明星合作要不斷進行單場復盤和調優,漸入佳境。「明星直播間容易翻車,因為部分明星坑位費太高,品牌方想把這錢賺回來,就寄希望於銷量,然後第一場品牌直播就翻車,這很常見。」
波波認為,對商家而言,「養號」意義極為重大,這有利於培養品牌專屬網紅和IP,更有利於關聯品牌其他帳號,形成帳號矩陣,獲取更多的增量收益。「由於抖音並沒有採取扶持頭部主播的打法,所有單月GMV超過2億的帳號就會被限流,因此,矩陣帳號有利於品牌獲得增量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