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天然、零添加和綠色食品 多數消費者傻傻分不清

2020-12-15 東方網

原標題:純天然、零添加和綠色食品 多數消費者傻傻分不清

  中國江蘇網11月11日訊 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對食品安全也越來越關注。不少商家打起健康牌,標有「純天然,零添加劑,無汙染……」字樣的食品價格要高出普通食品兩三倍,還是有消費者願意高價購買。而記者發現,在南京各大商超也有不少主打「純天然」的食品,市民是否在「純天然」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零添加」醬油價漲6倍

  在新街口某大型超市二樓,記者發現不少蜂蜜、醬油,甚至果汁的外包裝上都標明:原料為「純天然」,加工過程為「純天然萃取」。在醬油貨架上,一瓶500ml的普通醬油價格大都在5元上下。同樣是500ml,包裝上有「0%添加」「自然釀造」的醬油價格則高達32.7元,是普通醬油的6倍多。在記者覺得價格太高時,超市員工告訴記者,「該款醬油遵循自然,採用水、非轉基因大豆、小麥等原料進行零添加、純自然地發酵,經過六個月以上釀造而成。價格不算貴,買的人可多了。」

  記者還發現同樣是「零添加」醬油,價格差距也相當大。對兒童群體的「零添加」醬油價格只有15元,某品牌醬油包裝上也寫著「6個月純自然釀造」價格為10元。另外,超市內還有標著「純天然」的紫菜、海帶、核桃等產品。

  難辨「純天然」和「綠色」

  普通食品和標有「純天然」「零添加」「綠色」的食品,你會買哪一種?「當然挑標有『綠色』『天然』字樣的買。」多數市民都這麼回答記者。記者調查時發現,絕大部分市民認為標有「純天然」字樣的產品就是綠色食品。正在挑選醬油的張奶奶告訴記者,「既然包裝上寫了,那肯定就比別的食品要健康一點,貴就貴點兒。」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標誌認知程度不夠,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尚未凸顯。很多消費者認為「純天然」食品就是綠色食品,甚至比綠色食品更健康。

  專家:「純天然」沒有標準

  到底「純天然」和綠色食品的區別在哪裡?記者聯繫到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熊曉輝教授。熊教授告訴記者,「提出『純天然、零添加』的商家對消費者太不負責,這個概念根本沒有意義,對消費者也是忽悠」。熊教授解釋說,綠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商標的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純天然」食品的原料生長環境、生產過程都沒有相關標準。熊教授打了個比方,「發了芽的土豆也是天然食品,長在垃圾堆上的青菜也是天然的。」

  「『純天然』純屬商家製造,沒有任何檢驗和認證支持,對於食品安全無實質意義。」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發布了提醒文章,認為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食品可能對人體更有害。純天然不等於安全。文章指出,許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如我國很多種類的森林蘑菇、野菜、中藥材的毒性都不小。「純天然的就是健康的」這種認識觀念是錯誤的。

  認清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標誌

  「首先要看清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標誌,認準標誌購買;其次看配料表,零添加的紅薯配料上只寫紅薯。」熊教授不忘給消費者支招兒,幫助大家挑選健康食品。另外,他還建議消費者不要聽信商家宣傳,要相信科學。現在食品添加劑的安全都是經過嚴格測評,食品加入適量添加劑,對營養、衛生、保存都有一定作用,消費者不用「談添色變」。

  昨日,江蘇省消費者協會也在官方網站上發表相關文章,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一定要認準有機食品或者綠色食品的標誌。這種政府授權專門機構管理的食品標誌,是一種將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機結合起來的生產組織和管理行為,更具權威性。不要輕信廠家的宣傳,如果對標誌的真實性有疑問,可以向商家求證,銷售者有義務提供標誌證明。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傻傻分不清的純天然洗劑】廚房裡的這些你有嗎?
    小夥伴發現有機可尋今天用這個洗餐具,明天用那個洗灶臺,輕油汙,重油汙,跟不上刷屏速度的親,已經開始暈頭轉向傻傻分不清啦!
  • 食品禁標「零添加」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來源:經濟日報圖集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外公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再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規定,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質,食品標識不得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描述內容。【短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都喜歡在自己的外包裝上標註「零添加」「無添加」等字樣,以此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耍小聰明。
  • 【聊聊「零添加」之二】「純天然、零添加」宣傳靠譜嗎?律師:生產...
    那麼,「純天然、零添加」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3月15日,業內律師在接受雲南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食品生產者應如實提供標籤內容,消費者應多關注食品成分、添加劑等標籤,通過標籤內容來判斷商品是否屬於符合國家安全要求的食品,從而買到真正健康的食品。
  • 消費者傻傻分不清
    消費者傻傻分不清 來源:大河網時間:2020-12-14 10:02:08 今年6月3日,我省發布了
  • 藥師和醫生有啥區別?多數病人「傻傻分不清」
    身份模糊不被認可只有少部分患者和家屬在藥學查房時能準確叫出「藥師」或「臨床藥師」。藥師和醫生有啥區別,多數病人「傻傻分不清」「大夫,這個藥怎麼吃?」「老伴,大夫來查房了,趕緊問問身上的症狀是怎麼回事。」這是記者跟隨臨床藥師進行藥學查房時常聽到的話。
  • 零添加食品?這個真難有
    天然「零添加」果汁、純手工「零添加」酸奶……人們在購物時,經常會看到食品的外包裝標著「純天然」「零添加」等廣告語,這些標註「零添加」的商品價格往往也比普通商品高不少。「零添加」真的不含添加劑嗎?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天津網友「杜曉詳」:「零添加」食品真的比「有添加」的安全嗎?
  • 真有食品「零添加」?別被忽悠了!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這是現在不少人的想法。當人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為選擇標準。 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 食品「零添加」真的無添加嗎?別被忽悠了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這是現在不少人的想法。當人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為選擇標準。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辦法》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 【百問生活】純天然食品並非一定是綠色食品
    黃先生:經常在一些超市或菜市場看到有食品標註為「綠色食品」,擔心有假,卻不知如何辨別?答:想選購到真正的綠色食品,一要看包裝上的標識,二要看認證機構。目前國內惟一能做綠色食品認證的,是農業部下屬的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CGFDC)。中心認定頒發的綠色食品分兩個等級:A級標誌為綠底白字,AA級為白底綠字。
  • 受追捧的純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真的安全嗎?
    ,加工食品或多或少添加這樣那樣的物質,如水、糖、食鹽、色素、香精、防腐劑等(色素、香精、防腐劑等對食品的色、香、保存起著很大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按照要求生產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國家對這些添加劑在食品中添加量有嚴格限制。但若是小作坊等建議儘量少食用、不食用,尤其孩子學校門口的小店,導致孩子健康問題的新聞屢見報導。
  • 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 別被食品包裝上的「零添加」忽悠了
    「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這是現在不少人的想法。當人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不添加」「零添加」往往成為選擇標準。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 「零添加」食品更健康?未必!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公開徵求《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其中在原有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如下內容不得在食品標識中標註,比如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質,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 大量食品標榜「純天然」 專家稱不靠譜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商家也打起了健康牌。一些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常被商家製造的「純天然」、「無汙染」、「野生」等噱頭所迷惑,不惜高價購買。  其實,目前國家並無「純天然」食品的認證標準。消費者高價買來的「純天然」食品,並不一定就是綠色食品或無汙染的食品,反而可能暗藏安全隱患。
  • 食品禁標「零添加」很必要
    為規範食品標識標註,《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質,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內容,食品標識不得標註。  眼下,許多食品包裝上都標註有「零添加」「無添加」等字樣。
  • 所謂的純天然食品不一定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實際上是指「無公害食品」,也就是無汙染、無毒害、安全優質的食品。無公害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種,其主要區別是:在生產過程中,AA級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A級則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農藥、化肥和合成激素。
  • 食品中真存在「零添加」嗎?事實是這樣的,小心被忽悠!
    我們判斷食品是不是健康,評價幾種同類商品優劣的時候,通常會被一個詞影響,這就是「零添加」。的確,現在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的食品,越是純天然食品就越安全,越健康。在選購食品的時候,「零添加」就成為了選擇商品的重要標準。
  •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走進超市,食品貨架上很多包裝上都標註著「零添加」、「無添加」、「不含XX」的字眼。一直以來,許多消費者認為「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熱衷於宣傳「零添加」,大力推廣自家原汁原味的食品。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辦法》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 黑咖啡和白咖啡有啥區別?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不懂別亂喝
    黑咖啡和白咖啡有啥區別?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不懂別亂喝!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黑咖啡和白咖啡的區別所在,不知道的趕快了解一下,不然喝錯了等於白喝了。而且通常黑咖啡的價格也比較貴,很多人會覺得黑咖啡的營養價值更高,屬於純天然的咖啡。大多數的人會誤以為黑咖啡就是用咖啡豆現磨出來的新鮮咖啡,這種咖啡沒有被過度加工,所以原汁原味更有營養。
  • 為什麼純天然食品廣受追捧? 純天然食品更健康?
    純天然食品是相對於人工食品的存在,人們往往認為人工食品中含的都是化學物質,對健康有害,而純天然食品無添加、不含任何化學物質。足可見我們對化學物質誤會有多深。   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脂肪、胺基酸、蛋白質都是化學物質,自然界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各種化學物質構成的,當然包括純天然食物。
  • 「零添加」食品越來越多?真相在這裡!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麵粉區選購麵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麵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