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綠色植物作為生物食物鏈的基礎,通過光合作用,為全球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同時也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
目前,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幾乎都來源於綠色植物。
在全球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條件不一樣,綠色植物種類也不一樣。
這種有規律的、呈帶狀分布的植被,我們稱為「陸地自然帶」。
在所有國家中,中國和印度的綠葉面積增加情況表現的尤為突出,中國和印度在2000年至2017年間綠葉的增加面積佔了全球增加總面積三分之一,成為了全球綠化的主力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2000年之前,中國和印度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對於綠葉植物的保護較弱,破壞較多,起點就低了。
而2000年之後,中印兩國都開始加強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特別是中國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的指導下,綠化面積大幅增加,整個社會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加強。
印度的綠葉植被增加,則主要歸功於農業現代化的推進。
印度大約82%的綠葉變化增量來自於農業集約化種植。同一數據,中國大約佔了32%。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每年的4月22日,都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地球也負載太多了,資源被耗、自然環境被破壞、臭氧層漏洞持續擴散……種種問題都接踵而來。
我們除了平日裡要做好自己,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注意節能之外,我們還要珍惜今天我們所享受的一切資源。
翡翠和石油等自然資源一樣,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出產優質翡翠的緬甸礦山,已被開採得滿目瘡痍,生態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
而能被挖掘出來的翡翠,也日益減少了。所以,如果你手上也有一塊美翠,請一定要珍惜。
翡翠是最具天地靈氣的珠寶首飾品類之一。
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它的形成需要歷經千年,才能被人們發現。
它的形成環境也很嚴苛。
在緬甸的鹼性變質巖裡,翡翠原石處於構造運動強烈的部位,分布在區域性變質帶的藍閃石片巖相中,是屬於第一波地殼板塊運動的產物。
翡翠原石在區域變質的作用下演變成硬玉巖,也就是玉石了。但是,此時的玉石並沒有顏色。
緬甸地區所受到第二波強烈的造山運動,影響了石巖層,使其受到強烈擠壓而變形,強烈的褶皺、斷裂、巖漿入侵、變質作用也使翡翠原石發生動力變質作用。
頻繁的熱漿活動,也加快了硬玉巖重結晶行為,導致它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這使原本沒有顏色的翡翠硬玉礦物出現了綠色與紫色。
這種動力變質作用也使翡翠的原晶體結構變得更加堅硬,緻密,通透。
翡翠的顏色組成成分是「銘」,而銘是來自於角閃石。
角閃石在強烈動力變質過程中溢出了銘離子,滲入到了翡翠原石中,這才令它有了顏色。
如此美麗而珍貴的翡翠資源,同樣也需要大家的守護。
要想翡翠資源不斷絕,我們平時也要節制自己,愛護翡翠,同時,我們也要好好愛護環境,維護環境的生態可循環。
環保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我們珍惜所有,愛護所有,便是保護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每一天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呵護人類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