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紫砂,紫砂壺始於何代之謎

2020-12-16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宜興紫砂壺始於宋還是明,目前兩種說法爭持不下。

  持宋者,以1967年宜興丁山蠡墅村羊角山發現的一座北宋年間的早期紫砂窯址為據,從中出土了大量紫砂陶碎片。

  另外找來一些文字用以佐證,其中主要有北宋詩人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詩為:

  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聞香已入中都府,團品爭傳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蓴羹不足跨。

  有人認為這「紫泥新品」便為紫砂壺。詩人梅堯臣當然也是一位酷愛茶藝,對茶道深有研究的文人墨客,詩中所道「龍培茶」、「雨前芽」、「鬥品」、「新品」等等都與鬥茶有關係。宋朝人喝茶,不像今人將茶製成茶葉,而是將茶碾碎做成團餅,鬥茶時將鬥品放入茶盞之內,再按照鬥茶的一整套程序進行。「紫泥新品」的紫泥不可能是茶壺,很可能是呈紫黑色或紫褐色的茶碗,因為鬥茶時只有在碗盞內才會看清薄的沫,厚的餑,細輕的花,而總稱「華」,因為這「華」是鬥茶決定高下的關鍵所在。「泛春華」的「華」就是指茶湯經過擊拂表面所產生的一種沫餑。有人片面地將紫泥新品泛春華理解成為紫砂壺裡面泡的新茶泛溢出像春天花朵盛開的清香。

  當今盛行紫砂熱,一些紫砂愛好者,收藏者及從業人員希望紫砂壺的起源年代能往上追溯的更早一點,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一願望並不等於事實。

  現在可靠的說法是宜興紫砂壺最早起源於明代,具體來說,是明代中葉,據最早的典籍《陽羨名壺系》及《宜興縣誌》記載,紫砂壺的最早創始者是明代正德年間的供春的師傅即金沙寺僧。(至於供春壺的真偽之謎,本平臺將在另文探秘)。1966年在南京中華門外油坊橋發現的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禮太監吳經的墓中。出土了迄今為止的最早的紫砂提梁壺,這是最有力的證據。那麼為什麼有人會提出紫砂源於北宋呢?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弄清楚:紫砂陶藝與紫砂壺是兩個概念。

  因此,斷定宜興紫砂陶藝產生於宋代,而作為紫砂陶藝與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紫砂壺的產生,應該還在明朝中葉。這一看法比較客觀,宋朝這一在中國歷史上人文、科學比較發達的年代,發現紫砂並進而將紫砂作為一些器皿或陶藝品是完全可能的,只不過沒有達到與當時的定、汝、官、哥、鈞窯等官窯的地位,但在民間卻暗暗湧動著紫砂陶藝的潛流,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到明代紫砂會發展的那麼迅速。另外紫砂壺的產生也要等到喝茶的風氣習俗完全改變了以後才會形成一個與茶文化相匹配的紫砂壺文化。假如說紫砂壺在宋代就已形成,那為什麼嗜茶如命,且又多次到過並詠過宜興的大文豪蘇東坡沒有提到過宜興紫砂壺一個字呢?筆者原先認為紫砂壺產生於北宋,經過近年來的反覆研究,還是確信宜興紫砂壺應該源於明代的中期。

相關焦點

  • 紫砂天目浴火曜變之謎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熊輝 發自江蘇宜興「這個茶碗的釉色結晶圖案像海之藍,這個像土豪金,這些茶器都是純手工製作,紫砂泥和釉料都是自己調製的,不含任何核放射元素。」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龍泰藝海陶瓷城,「原陶藝品」工作室的展架上,紫砂天目釉茶器在聚光燈下散發著誘人的光彩,琳琅滿目的紫砂茶器和不同的釉色,吸引著眾多外地客造訪。六旬老人孫如航,充滿自豪地用宜興普通話,向遊客們介紹著兒子孫研的得意之作。工作室的二樓,平頭、方臉、戴著眼鏡的小夥孫研,無暇顧及客人的造訪,專注地坐在拉胚機前,捧著一團經過他潛心配料調製的紫砂泥,製作著他正在研發的新品茶器。
  • 紫砂壺是紫砂嗎
    紫砂壺是紫砂嗎很多壺友碰到這個問題肯定會覺得很好笑,紫砂壺當然是紫砂。首先咱們先科普一下紫砂是什麼,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其特點是結構緻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 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平定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
  • 紫砂壺如何辨別真假紫砂,紫砂壺真假鑑別方法,紫砂入門必看
    怎麼知道我的紫砂壺是否是原礦紫砂,說得通俗一點,怎麼知道我的紫砂壺有沒有人工添加。首先要知道紫砂礦的形成和定義,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紫砂實際是一種黏土質沉積巖,是內陸湖泊或者沿海礦床在地質變遷中不斷堆疊沉積形成。
  • 紫砂行業無標準 百元以下紫砂壺紫砂含量少(圖)
    記者走訪發現,諸如紫砂壺、紫砂杯、紫砂燉盅等產品十分普遍。在廣州龍津東路,在每一家茶葉店都可以找到紫砂壺、紫砂杯,隨便一家小百貨店,都有紫砂煲、紫砂燉盅賣,有的價格甚至低至10元。一家茶葉店裡,一側牆上擺放著不少紫砂壺,大多標價三四十元,老闆說,這些都是來自宜興的紫砂壺,但記者問是不是純正紫砂時,老闆就說「不知道」。
  • 德鍾紫砂|可以修身養性的經典紫砂壺
    「德清儉素,儒雅中和胡付照與壺有緣之人,若有緣遇見此尊寶器,定能心生正氣,肅起恭敬之心」——顧景舟先生在其編著的《宜興紫砂珍賞》中記德鍾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經典佳作,一洗清朝紫砂造型的繁縟,精簡的造型又與清朝宮廷壺具一脈相承卻更顯樸素高貴
  • 您知道大漆紫砂壺是什麼嗎?大漆與紫砂是怎麼結合的?
    現代紫砂壺的藝術體現形式非常多元化,讓我們看看紫砂與大漆的結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溫潤古樸的紫砂和靈動變幻的大漆結合在一起,讓紫砂器以更多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大漆的黏性非常強,故也可以做紫砂壺修補的一種極好的材料,體現了手藝人的聰明才智。在中國歷史上,大漆的使用已有近八千年的歷史,紫砂的誕生也有幾百年的歷史。紫砂是一種特殊的天然礦土,即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巖。
  • 您的壺是陶土還是紫砂的?揭開便宜紫砂壺的真相!
    我是紫砂王朝小魏,根據前期一些情況的了解,市場上某些商家百元以下的紫砂壺很受歡迎,但壺到底是不是真壺,下面小魏就給大家解釋一下來源吧:一、百元紫砂壺的成本夠嗎?1、紫砂作為製作壺的原料,是有一定成本的。
  • 紫砂每日談154:漫談紫砂壺的收藏—純品
    紫砂壺的收藏不能一蹴而就,應該遵循從愛壺入手、玩壺入門、因勢循道的規律,在使用茗壺和品茗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紫砂茗壺的鑑賞收藏知識。收藏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再進一步掌握紫砂的專業知識,領略和鑽研紫砂的技術術語,弄懂弄通紫砂的真實面貌,真材實料,藝術魅力。在具有一定歷史知識、紫砂文化專業知識、紫砂正統知識的基礎上邊實踐、邊實習、邊考證、邊鑑賞,邊收藏。忌冒進、忌以貌取壺、忌以聞取壺,忌人云亦云、忌人取亦取。
  • 紫砂知識|紫砂壺的燒制—推板窯
    宜興紫砂壺享譽中外,世人大多關注紫砂壺的泥料、外型、工藝、印款等,而忽略了紫砂壺成型的關鍵——燒制。說到燒制必然是要提到窯爐,宜興燒制紫砂的窯爐有龍窯、倒焰窯、隧道窯、推板窯、梭式窯、電窯。上次提到的前墅龍窯一年僅點火一兩次,而倒焰窯和隧道窯相繼淘汰,二廠的梭式窯大多時間在燒制花盆類的大件紫砂器,剩下的推板窯和電窯承擔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紫砂壺燒制工作。
  • 紫砂老藝人告訴你:五百的紫砂壺和五千的紫砂壺到底有什麼區別?
    面對紫砂壺千差萬別的價格,不少壺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幾百的紫砂壺和幾千的紫砂壺到底差別在哪?是不是價格高的紫砂壺品質、價值都優於價格低的紫砂壺?換句話說,用幾百的紫砂壺喝茶和用幾千的紫砂壺喝茶是不是茶味不同?又或者是幾千的紫砂壺泡出的茶就是好喝呢?
  • 紫砂壺口沿看不見「顆粒」,是不是買到假紫砂壺了?
    「骨」者,「砂」也,通常指的是紫砂泥中的石英顆粒,石英密度大,熔點高,能提高紫砂的燒結溫度。但是也有壺友給我留言說:「我看到很多紫砂壺,不管是什麼泥料的壺,都會在紫砂壺的口沿看見黃砂的顆粒,如果看不見黃砂顆粒,這把壺的泥料是不是假紫砂泥」?針對這個問題,小蔣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事實和真相。
  • 紫砂知識:如何鑑別紫砂壺的泥料好不好?
    紫砂壺的光澤講究的是「黯然之光」,看這種亞光,行內人稱之為「水色」,好泥料必定水色好。 壺表面亮的太過分,則有可能是拋過光、打過蠟、或者是注漿壺。並且應當觀察泥料質地是否夠細膩,如果是調沙泥料,那還要看裡面的砂調的是否夠均勻。整體觀感一定是要協調的,如果細膩過頭了極有可能是手拉胚或者注漿壺。
  • 10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喜歡紫砂壺,為什麼紫砂壺的魅力這麼大?
    其實對比與養生喝茶,很多人是單純喜歡喝茶,為了泡壺好茶,選擇最棒的泡茶器皿——紫砂壺。對於紫砂壺,入門時都持著試一試的心態,慢慢的一泡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還有人玩壺達到了「痴迷」的狀態,遇到喜歡的壺就買,家中紫砂壺一大柜子,卻還是嫌不夠。那麼,紫砂壺的魅力為何這麼大呢?
  • 「紫砂壺」泡茶會致癌!致命紫砂壺教你如何分辨
    先不說這個報導屬不屬實,但是在眾多茶具中,專家首推的「泡茶神器」一定是紫砂壺。 都說,一把好壺堪稱「古董」,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曾評價紫砂壺「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紫砂壺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歷史手藝品,而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人們對紫砂壺的熱愛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看中一把紫砂老一廠的紫砂壺,開價四位數,能不能下手?
    紫砂老一廠在很多玩壺人的心中還是很神聖的,作為宜興紫砂的地標性建築,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紫砂人才。像我們熟知的顧景舟、王寅春等紫砂七老都是出自紫砂老一廠。紫砂老一廠原名宜興紫砂工藝廠,建於1955年,人才輩出,精品不斷,很多壺友都對紫砂老一廠的紫砂壺愛不釋手!
  • 紫砂壺選哪一種紫砂泥料最好?
    宜興的紫砂壺原礦泥料是獨一無二的,只產於宜興黃龍山地帶,這與宜興得名「陶都」不可分割。紫砂壺原礦泥料的成分主要是石英、雲母、赤鐵礦和粘土。這些礦物微粒互相聯接組成了一個個的團聚體,這種團聚體不僅本身存在著氣孔,團聚體與團聚體之間也因為在燒制過程中產生的體積收縮而形成了很多氣孔。
  • 紫砂壺硬核知識:紫砂泥的化學分析和燒成作用
    紫砂泥的開發和利用的歷史,要比紫砂壺的歷史悠久得多。據考古發掘來看,六朝墓葬青瓷、唐代古龍窯青瓷等胎質均為紫砂士,雖說當時僅當普通陶土來使用,但卻為後世紫砂的發展,明代紫砂壺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先民們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現並開發和利用紫砂泥的。
  • 時大彬紫砂壺價格值多少,時大彬紫砂壺怎麼區分真假
    時大彬所制紫砂壺,今尚存十六七器,其中五器為近些年考古發掘所獲,皆處於明人墓葬。其餘均為傳世品。藏於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各公私機構及藏家之手。極具收藏價值!時大彬(1573——1648),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的兒子。
  • 宜興人告訴你,紫砂壺,如何分辨紫砂原礦和化工壺?
    化學泥是指在非紫砂泥或紫泥純度下加入化學原料,模仿紫砂原料。以這種方式製作的紫砂茶壺通常被稱為化工紫砂壺,這與將紫砂轉移到調色劑中的概念不同。紫砂添加到化學著色劑中的比例受到嚴格限制。早期要求不超過千分之五英寸,添加的大部分著色劑用於裝飾或部分使用,並且很少用於整個茶壺。
  • 玩紫砂壺,泥料很重要嗎?其實紫砂泥真的不太值錢!
    一部分紫砂壺的老玩家應該知道,早期的壺友買紫砂壺其實很少特別在意泥料,大家往往更在乎的是制壺老師的做工和其作品的製作工藝,畢竟在早些年間,市場上沒有外山料,沒有化工料,也沒有機車壺。對比當今的紫砂市場,多數壺友買壺的時候都先問問泥料,反而不在乎做工和製作工藝了,作為工藝品,脫離了最具有價值的手工藝,逐步的的迎合市場,紫砂壺的這種市場地位的轉換,也確實讓人唏噓。紫砂泥只是製作紫砂壺的原料而已,工藝品中,最有價值的其實是匠人的手工藝,而非制壺原料。有些壺友往往會以為紫砂泥非常的昂貴,其實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