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長壽鄉已聞名中外,身邊去過的人回來後說法不一,有褒有貶。去年三月初,我們三個去了一趟,走進了現實中的長壽村,雖說來去匆匆,但還是拍了一些到此一遊的照片。疫情中,隨我的鏡頭「一起雲旅遊」長壽村,實景是這樣,和你心目中一樣嗎?圖為村口,遊客多在此留照紀念。
我們去的是廣西巴馬縣巴馬長壽鄉巴盤屯,村口右手的兩個紅色的大字」壽鄉」格外醒目。男導遊說:"長壽鄉最長壽的人,活到142歲,他是清朝時的人。嘉慶皇帝為他題詩,『煙霞養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無極』,光緒皇帝還為另一位長壽老人題贈『惟仁者壽』的匾額。」圖為村口的遊客
巴盤屯依山旁水如帶狀,屯前是巴馬壽鄉的母親河、長壽河——盤陽河,屯後是青山。巴盤屯全屯138戶,545人,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已產生百歲壽星11人,目前有4人,80到99歲老人20多人,百歲老人佔全屯人口的比例是世界長壽之鄉比例的131倍多。圖為巴盤屯遠眺
遊客進屯,大多是在導遊的帶領下,去看望屯內的百歲老人,導遊邊走邊介紹見百歲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見百歲老人不能打擾,要等到他們自然醒;見百歲老人要遞個紅包,紅包大小自己做主,當地有紅包增壽的民俗;百歲老人每天接待許多「外賓」很辛苦,要抓緊時間等。圖為遊客
站在盤河橋上,河水在屯前靜靜流淌,色如綠玉,滋潤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沿河兩岸群山如黛,翠竹倒映在河裡,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有趣的是,這條河不是人們常見的東西走向,而是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圖為屯前的盤陽河
圖片中的老人叫黃媽坤,是我們要拜見的壽星,她生於1905年2月,去年已經114歲高齡了。黃媽坤的家距村口不遠,臨路,要拜訪她,必須先上好幾個臺階,有點像晉見帝王的感覺。導遊講,黃媽坤本人不姓黃,黃是丈夫的姓,媽是婚後女性的通用字,坤才是女人的名。圖為遊客河北和壽星合影
在屯中走馬觀花(導遊一直催促快走),無法深入屯內細緻了解,路邊賣水果的,賣特產的,牆上的租住廣告等不斷的映入眼帘。一位東北口音的遊客說,這兒的環境真好,就是商業味太濃,沒有了那份寧靜,這不是我心目中長壽村。朋友,你心中的長壽村是什麼樣子呢?圖為屯內一隅
出屯的路上,導遊說:「來趟長壽村,你們誰找到了長壽秘訣?」「這裡人長壽,主要有四好。空氣好,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吃的好,以火麻、玉米等粗纖維食物為主;喝的好,喝的是鹼性離子水;心態好,順其自然不強求。願你們玩的好,把這裡的長壽帶回去,人人長命百歲!"
離開長壽村,又一批遊客盛興而來,不管他們來自湖北湖南,還是北京南京,也許他們和我們這三個河南人一樣是來尋找長壽的秘訣。看了我拍的這9張實景照片,和你心目中的長壽村一樣嗎?歡迎留言討論。《海鷹視線VV》圖為均為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