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用虛擬現貨交易平臺騙錢 涉案金額達2440萬元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租用虛擬現貨交易平臺騙錢 涉案金額達2440萬元

一犯罪團夥打著「炒賣貴金屬投資交易」的名號,租用虛假交易平臺,僱傭操盤手幕後操縱價格,發展一二級代理鏈,共詐騙廣東、湖南等全國各地159名投資者約2440萬元。

一犯罪團夥打著「炒賣貴金屬投資交易」的名號,租用虛假交易平臺,僱傭操盤手幕後操縱價格,發展一二級代理鏈,共詐騙廣東、湖南等全國各地159名投資者約2440萬元。昨日,朱某群、夏某等20名被告人涉嫌詐騙在市中院受審。該案因案情複雜,被告人眾多,法院宣布預計連審3天。法庭上,第一被告人朱某群表示認罪,但辯稱自己不是詐騙罪,而是非法經營罪。

租用虛假平臺發展多級代理

檢方指控,2013年,夏某與朱某群商議利用貴金屬交易平臺實施詐騙,朱某群在網上租來伺服器和交易軟體,設計標誌後將該貴金屬交易平臺更名為貴豐(興盛)珠寶訂貨回購系統。夏某則開始找代理人發展客戶來該平臺炒南非藍鑽、貴金屬白銀。

自2013年6月起,朱某群找到曹某華作為一級代理商,夏某發展戴某華、於某豪為一級代理商,戴某華又找來二級代理商胡某星、陳某飛、徐某。隨後,各級代理商開始向客戶推薦這個虛擬的現貨交易平臺,並吹噓炒現貨南非藍鑽和白銀的利潤可觀,之後一步步引誘客戶虧損大量投資本金,非法佔為己有。經司法審計已報案被害人資料,自2013年至2014年,共有來自廣東、湖南、陝西、浙江、上海等全國各地的159名被害人通過上述方式被騙共計2435萬餘元。

據了解,該團夥最初都會讓客戶賺取約30%的利潤,以騙取信任並加大投入。得手後,由朱某群和夏某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團夥分贓。

一犯罪團夥打著「炒賣貴金屬投資交易」的名號,租用虛假交易平臺,僱傭操盤手幕後操縱價格,發展一二級代理鏈,共詐騙廣東、湖南等全國各地159名投資者約2440萬元。

多次更換軟體平臺實施詐騙

2014年8月7日,大量的被害人遭遇詐騙後,朱某群、夏某害怕事情暴露,就關閉了貴豐珠寶訂貨回購系統交易平臺。同年9月,朱某群又在網上下載了一個Jewelry trade system(中文名珠寶交易系統)虛擬軟體平臺,再次讓客戶炒南非藍鑽騙錢。在使用第二個交易平臺的過程中,戴某華又找來了洪某環、方某平等人一起參與詐騙。

根據公訴機關指控,這些被告人騙了一批客戶後,再使用其他軟體繼續釣客戶上鉤,他們先後使用了貴豐(興盛)珠寶訂貨系統、Jewelry trade system、久致珠寶訂貨回購系統等8個虛擬交易平臺進行詐騙。

針對開設8個虛擬交易平臺的事實,朱某群辯稱由於投資客戶的信息內容比較多,怕一個伺服器運行壓力過大,才決定不斷更換軟體平臺。

自辯非詐騙罪而是非法經營罪

該案被告人數眾多,出庭的辯護律師陣容多達30餘人,法官表示該案將分3天開庭。法庭上,20名被告人分兩排坐在被告席位,他們多是85後的年輕人,學歷均不是很高。

朱某群作為第一被告人最先出庭受審,他是本案學歷最高的被告人,是唯一的本科生。朱某群承認自己沒有成立公司,也沒有獲得相關資質從事現貨交易。他辯稱,自己並沒有操縱平臺價格,平臺上的現貨交易價格是真實存在的,並稱自己不是涉嫌詐騙罪,而是非法經營罪。

在利潤分配上,朱某群稱根據夏某做出的報表發放利潤,自己僅獲得11%的利潤,其餘都劃給夏某,由他分配給其他人。據了解,從2013年6月運營起,朱某群已經從中賺取200多萬元,一部分被他用於購買一部奧迪A8轎車,其他用於日常花銷。不過,朱某群當庭表示願意退贓。

目前,本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深圳特區報記者 卞德龍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深圳團夥設假平臺騙人炒鑽石 詐騙金額2440萬
    租來虛擬交易平臺運作,代理商從網上尋找客戶資源。  網購「客戶」資料,轉給其他代理商的業務員打電話發展「客戶」,通過推薦股票信息取得客戶信任。  向「客戶」推薦虛擬現貨交易平臺,謊稱該交易平臺是一個貴金屬炒賣平臺,能賺快錢。
  • 炒白銀藍鑽平臺竟是虛擬 狂忽悠客戶破財他們暴富
    羊城晚報記者 林園  近年來,市場上掀起一股炒現貨的熱風。一些不法分子就此盯上現貨投資交易,他們租用虛假交易平臺,僱傭操盤手幕後操縱價格,發展一二級代理產業鏈,使得來自廣東、湖南、陝西、浙江、上海等全國各地的159名投資者血本無歸,被詐騙金額約計2440萬元人民幣。
  • 華訊投資揭秘「藍寶石」現貨交易騙局,涉案金額高達3億
    警方接到線索,二人供職的無錫某投資公司與安徽淮南地區一藝術品交易平臺合謀,通過拉攏投資者炒「藍寶石」進行現貨交易,實施詐騙,先後詐騙800多名投資者,涉案金額高達3億元人民幣。 經警方核實,根本沒有所謂的「藍寶石」產品,左某和劉某還偽造了交易資格,杜撰了各種價格區間。
  • 團夥盜刷境外信用卡在網絡平臺充值 涉案金額上千萬
    團夥盜刷境外信用卡在網絡平臺充值 涉案金額上千萬 2017-04-嫌疑人利用非法購買盜取的境外信用卡和蘋果手機帳號,在視頻直播、網路遊戲等平臺上充值詐騙,涉案金額高達上千萬元。央視記者採訪辦案人員,梳理了這起案件的來龍去脈。  直播平臺虧損 帳戶充值藏玄機  去年6月,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報案稱,該公司直播平臺的充值系統在和美國蘋果公司支付平臺進行結算時,收支資金明顯不符,差額巨大,鬥魚公司損失嚴重。
  • 深圳特大網絡投資詐騙團夥被端 涉案金額數百萬
    記者軒慧 攝  搗毀3窩點 抓獲11嫌犯 涉案金額數百萬元  本報訊 (記者陳振華 通訊員石濟銘)昨日,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通報,經過近一個月的專案偵查,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深圳CID)近日打掉一特大網絡投資詐騙團夥,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人民幣,並搗毀3個詐騙窩點,抓獲11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扣電腦、電話、銀行卡、偽造公司印章、偽造政府批文等涉案物證、書證一大批
  • 揭秘二手交易「殺魚盤」:300餘人成「網中魚」 涉案金額上百萬
    利用二手交易,誘騙買家線下聯繫,點擊虛假連結付款,這種網絡詐騙在「行業」裡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殺魚盤」,它遵循了網絡詐騙廣撒網、短平快的特點,分別由提供技術支持並負責洗錢分贓的「船長」、尋找受害人並引導付款的「漁夫」以及在二手交易平臺淘貨的受害人「魚」構成,完成「殺魚」即行騙成功。
  • 貴州破獲「茶票」網絡詐騙案 涉案金額高達1.97億元
    鍾欣 攝貴州貴安新區破獲「茶票」網絡平臺詐騙案 涉案金額高達1.97億元中新網貴安新區6月12日電(冷桂玉)貴州省貴安新區公安局11日召開「506」專案偵查工作通氣會,通報了一起特大「茶票」網絡平臺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1.97億元(人民幣,下同)。
  • 浙江破獲特大APP網絡賭博案 涉案金額達4.2億
    原標題:浙江破獲特大APP網絡賭博案 涉案金額達4.2億 中新網金華7月13日電(記者 周禹龍 通訊員 陳夢霞)12日,隨著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陳某投案,浙江磐安公安偵辦的這起特大網絡賭博案成功告破,3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共計扣押、凍結非法獲利上千萬元。
  • 多名女性遭誘騙,涉案金額6000多萬元
    (央視財經 《經濟信息聯播》)近日,河南平頂山警方,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破獲了一起以戀愛為幌子,誘騙投資,致使500多名女性被騙的網絡詐騙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一百餘名,涉案金額6000多萬元。在取得女方好感和信任後,他們就會謊稱,自己平時通過一款自動交易軟體炒外匯,每天可盈利數萬元,誘使對方以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他們公司的自動交易軟體,並誘騙女方投資、開戶進行外匯交易。而經調查,這家公司從未在主管部門辦理經營匯率結算業務備案,所使用的外匯交易平臺,也是虛擬平臺。
  • 【「疫」線傳真】沙坡頭公安破獲口罩詐騙案,涉案金額達16萬元!
    【「疫」線傳真】沙坡頭公安破獲口罩詐騙案,涉案金額達16萬元!目前已核實涉案金額達16萬元(已退賠10萬元)。目前,案件的審查和追贓退賠工作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常見的詐騙手法1.朋友圈銷售口罩坑熟人犯罪嫌疑人在其微信朋友圈上發布口罩銷售信息,多名受害人在朋友圈中發現該銷售信息,紛紛向犯罪嫌疑人購買,並支付定金。
  • 60商家涉售侵權「亞瑟士」被查 涉案金額達1006萬
    60商家涉售侵權「亞瑟士」被查涉案金額達1006萬元 侵權跑鞋當即被下架並暫扣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天上午10點,在市工商局的統一指揮下,全市十幾個分局的上百名工商執法人員集體出動經過半天的執法行動,查扣涉嫌侵權商品31587件,涉案金額1006萬元。目前,工商部門已對涉嫌違法商戶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北青報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為了優化本市商標品牌發展環境,從即日起,市工商局開展為期1個月的紅盾利劍打假溯源專項行動,加大對商標侵權案件源頭追溯力度,對商標侵權商品生產、銷售、註冊商標標識製造等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
  • 安徽定遠搗毀一特大地下菸絲加工窩點 涉案金額2100餘萬元
    造假現場 謝月 攝  中新網合肥11月5日電 (趙強 謝月)記者5日從安徽省定遠縣公安局獲悉,近日,該局在滁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和滁州市定遠縣菸草專賣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製造假冒菸絲案件,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查獲假菸葉61.5噸、菸絲24.4噸、煙梗13.9噸、煙末3.44噸,扣押假菸絲生產線1套,涉案金額高達
  • 女演員朋友圈兜售犀牛角被抓 涉案總金額達130餘萬
    據民警介紹,「楊曉曉的涉案總金額達到130餘萬元,非法獲利近45萬元,是涉案人員中金額最大的。」   微信生意   賣3件總價81萬元   「剛拿到的鳥頭,珍貴盔犀鳥的頭,只剩兩個,價格低暴了啊。」為了保密,楊曉曉和塗月川的交易多靠網絡支付或銀行轉帳完成,直到去年6月,這一筆筆的秘密交易才逐漸浮出水面。
  • 出租屋裡猛造假沙宣 涉案金額達23萬元
    以李某為首的4人團夥近日被公安機關一舉抓獲,一個生產假冒海倫仙度絲、沙宣等品牌產品的犯罪窩點被搗毀,涉案金額達23萬元。記者昨日從市第一人民法院獲悉,該團夥4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被判處1年~3年不等有期徒刑。  自去年9月起,李某(另案處理)租了高埗鎮某倉庫後面一出租屋作為窩點,生產假冒寶潔公司的海倫仙度絲、沙宣和聯合利華有限公司的多芬等品牌的洗髮水和沐浴乳。
  • 浙江破獲全國首例「智能合約」犯罪案件 涉案金額達1億多元
    浙江破獲全國首例「智能合約」犯罪案件  本報訊 記者文麗娟近日,浙江溫州甌海警方破獲全國首例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犯罪案件,搗毀作案窩點兩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額達1億多元。
  • 有「臺詞」有「劇本」騙錢如演戲
    原標題:有「臺詞」有「劇本」騙錢如演戲——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緣何屢屢得手新華社長春7月10日電(記者 周立權)吉林省警方近期破獲多起特大網絡電信詐騙案,從廣東、福建等地抓回數百名犯罪嫌疑人。今年1月份,遼源警方接到居民徐某報案稱,其在去年9月至11月期間,被冒充投資顧問的人誘騙到一外匯交易平臺炒外匯,被騙人民幣10萬元。遼源警方迅速成立了專案組,在5個月時間裡,專案組先後派出30餘人次赴深圳、廣州、北京等地調取相關信息500餘萬條。民警最終鎖定了詐騙團夥中的162名犯罪嫌疑人身份和犯罪窩點位置。
  • 浙江查獲一起海上走私香菸案 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元
    原標題:浙江查獲一起海上走私香菸案 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元浙江省台州海警局5日發布消息稱,該局聯合台州市菸草專賣局、台州市公安局,成功查獲一艘涉嫌走私香菸船舶,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現場查獲香菸98000多條,總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為浙江海警局查獲的首起涉嫌走私香菸案。
  • 深圳市警方破獲 「現貨白銀投資」詐騙大案
    今年7月,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深圳CID)破獲了一起涉及全國投資者的網絡投資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以買賣白銀名義通過自建和代理的網絡平臺操控交易行騙,涉案金額達幾千萬元。  在各種騙局中鬥智鬥勇,不但需要眼光,不但需要智慧,更多需要定力,因為如此才能抵抗各種各樣的誘惑。「70倍高收益,兩天淨掙10萬元!」
  • 涉案或達200億 「幣圈第一資金盤」疑似跑路
    根據現有信息粗略估算,Plustoken的涉案金額或在200億元。沃客理財是犯罪嫌疑人王良妙於2015年3月設立的網絡理財平臺,宣稱經營「DEMWK新加坡外貿進出口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CPM。參與投資者需有老會員推薦,繳費購買激活幣成為會員,繳納700元就可以成為一星會員,最高的六星會員需繳納3.5萬元。成為會員後,根據繳納金額獲得100至5000不等的K幣。會員有靜態和動態兩種收益模式。
  • 上海偵破利用虛擬外匯投資平臺詐騙案 涉案金額近億
    正因為民眾對該領域的認知有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百姓嚮往高回報的心理以及對網絡投資平臺的「一知半解」,設計圈套騙取投資者的錢財。  記者26日獲悉,上海公安機關近日搗毀了一個利用虛擬外匯投資平臺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