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學校無垃圾桶 每個學生書包都攜帶環保袋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心小學同學展示自製垃圾袋。

  公共場所不設垃圾箱,環境會不堪入目嗎?在兩江新區童心小學的校園裡,你會發現,這個學校的公共區域真的沒有一個垃圾箱,可校園裡很難看到各種垃圾。垃圾去哪兒了?原來,每個同學的書包裡都裝著一個環保袋,孩子們自己產生的垃圾會隨手放進去。

  自製環保垃圾袋,每天帶著它上學

老師鼓勵和幫助孩子們樹立環保意識。

  3月21日,童心小學2年級1班上午的課程有數學、語文、手工、足球。第三節課後,重慶晨報記者來到教室發現,每個同學的課桌旁都掛著一個環保垃圾袋,他們會隨手把產生的垃圾放進去。這些垃圾袋都是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的。劉雨鑫的垃圾袋是一件毛背心改成的,袋口有線條裝飾。坐在前排的張梓翎的垃圾袋是用一條格子裙改成的,袋子上還繡了些花邊。喜歡畫畫的蘇睿寧,在她灰色的粗布袋上畫上了一棵長滿果樹的幸福樹。

  班主任趙小霞說,課堂上孩子們產生的垃圾都裝在布袋裡,放學時再分類處理,然後把布袋帶回家清洗,「他們從讀一年級開始,就是書包裡每天裝著環保垃圾袋來上學。」

  一直堅持,逐漸形成了自覺的習慣

學校乾淨整潔的走廊。 本報記者 雷鍵 攝

  童心小學是兩江新區新建的一所學校,2014年9月正式開學。德育處主任陳翔說,每一年的新生家長會上,學校都要提醒家長,校園裡的公共區域是不設垃圾桶的,因此每個同學要準備好環保垃圾袋。而對新生家訪時,老師們還會特意帶上一個上一年級同學製作的環保垃圾袋給家長們展示。

  本周一,校長秦波在升旗儀式後作了一個小調查:「每天堅持用環保垃圾袋的同學請舉手。」小手齊刷刷地舉起。秦波說:「儘管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每個孩子都做到了、做好了,但看得出來,絕大部分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已養成了垃圾隨手放進自帶垃圾袋的習慣。」

  蘇睿寧說,同學們不會帶零食來學校吃,也不會帶飲料來喝,每天下午學校要統一喝牛奶,喝完牛奶後我們會把包裝紙和吸管放進自己的垃圾袋,而牛奶盒被統一回收。

  家長倡導全校師生少用不用紙巾

  「學校不設垃圾桶,真有點奇怪!」二年級1班譚熙禎的媽媽說,第一次開家長會聽到這個說法時很吃驚,一開始還有些擔心。但現在,譚熙禎的媽媽的擔心變成了舒心,她說:「孩子養成了愛收拾、不隨手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我打掃衛生時發現她的房間比以前乾淨多了。」

  二年級1班副班長程焜餘的爸爸說,一開始家長們都覺得這所學校的制度有些新奇,後來發現孩子們的變化可大了。在程焜餘的爸爸看來,孩子主要有四大變化:一是懂得了節約;二是環保意識增強;三是有了責任感;四是健康意識提升明顯。「程焜餘放學後從來不吃辣條等不健康的飲食。」程焜餘的爸爸說,這跟學校的文化氛圍有很大關係,甚至與家人出去春遊,他也成了環保監督員。

  二年級2班譚淦文的媽媽本身就是一名環保愛好者,她很贊成學校的做法,還進一步倡導全校師生少用、不用紙巾。2016年春季新學期,她在工廠定製了一批手絹,自掏腰包送給全校師生一人一張。

  ■新聞連結

  重慶推進生態文明進校園

  重慶晨報記者從市教委獲悉,2017年市教委將著力推進生態文明進校園。具體而言有:落實中小學生態文明課程每三周一節的地方課程安排,保證每學年12課時生態文明課程;免費贈送一批中小學《生態文明》教材;確保全市中小學生態文明(環境教育)課人手一冊循環教材;「4·22地球日」、「6·5環境日」,在全市中小學、職業學校及大學廣泛開展學生生態文明社會實踐活動和大學生環境志願者活動。

  ■新聞面對面

  做小事更能百年樹人

  重慶晨報:學校為何要提倡「垃圾不落地」的文化呢?

  秦波:我們學校提倡了四大文化,「垃圾不落地」只是其中的一項,另外還有不剩飯菜、義工、升旗等。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向上上善」,引導孩子必須從一些小事著手。環保素養應該是一個現代人必備的素養。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要儘可能「去功利化」。從小養成文明習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重慶晨報:你們是怎麼推進的?有沒有遇到過阻力?

  秦波:一開始沒有喊出口號,只是學校方面努力做一些事情,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讓家長配合,途徑主要是校內課堂、家訪、家長會等。阻力是有的,有人覺得這太不方便了。我們學校不設垃圾桶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倡導人人都儘可能地少產生垃圾,因此也不用一次性的東西,來校參觀的客人喝了茶杯還要自己洗,對此很多人議論。

  不能說全校孩子都做得滴水不漏,但我覺得還是有成效。前兩天,有一位爺爺跟我說,童心小學足球隊的孩子們出去比賽,雖然輸了球,但贏得了掌聲。大家給童心小學學生鼓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別人進球了,觀戰的童心隊員會由衷地鼓掌,為對方高興;另一個是比賽結束後,童心小學的隊員們會將垃圾隨手放進自己帶的垃圾袋裡。

  重慶晨報:還會繼續豐富「垃圾不落地」的校園文化內涵嗎?目前有哪些打算?

  秦波:我們其實還提倡「向兒童學習」,老實說,現在學校做到了公共區域不設垃圾桶,但我們教師辦公室還是有垃圾桶的。下一步,我們準備讓老師向孩子學習,也自帶環保垃圾袋。

  本組文/本報記者 黃曄

相關焦點

  • 這所學校為何不設垃圾桶?每個小學生書包裡都裝著環保袋
    △校園內沒有垃圾桶。公共場所不設垃圾桶,會有怎樣的後果?可能會讓人難以忍受,使得環境變得不堪入目吧。但是在兩江新區童心小學的校園裡,你會發現另一幕景象——學校的公共區域沒有一個垃圾桶,每間教室的衛生角也只放著簸箕、掃把等清潔用具,可是校園裡很難看到紙屑、果皮、雜物垃圾。垃圾都到哪去了?原來每個同學的書包裡都裝著一個環保袋,孩子們會隨手將垃圾放進去。自製環保垃圾袋每天上學帶著它
  • 小學生開學首日竟把書包扔進垃圾桶 書包究竟有多重?
    蔣文廣攝  9月4日開學第一天,永嘉小學生小偉(化名)背著沉重的書包走在上學路上,由於不想上學,又嫌書包太重,一氣之下將書包扔進垃圾桶,並回家謊稱遭到搶劫……最終民警揭開真相,從垃圾桶內找回了重重的書包。  正值開學季,小學生沉重的書包和瘦弱的身軀,再次成為家長們牽掛的焦點,小學生書包到底重不重,有多重?
  • 校園不設垃圾桶,你怎麼看?
    該校副校長劉歡說,自從本學期撤掉垃圾桶後,學校加大了衛生巡查力度,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各班的衛生總體保持得不錯。  人們已見慣的垃圾桶,在沿湖路小學卻難覓蹤影,那麼垃圾都放到哪裡去呢?記者隨機進入到504班了解情況。面對記者的提問,女生鄺心媛從她的抽屜裡取出一個黑色垃圾袋向記者展示,只見袋子裡裝了紙屑、廢筆芯等,並沒有零食、飲料瓶。
  • 墨爾本一學校取消垃圾桶
    學校裡再也找不到垃圾桶了?墨爾本女子學院將取消校園內所有的垃圾桶,學生需要把自己用過的飲料瓶等垃圾帶回家。學校希望以此鼓勵學生們少產生垃圾,真正做到「零廢生活」。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並要求學生把垃圾帶回家,這一大膽的舉措旨在鼓勵師生儘量做到「零垃圾」。
  • 重慶小學生手繪環保袋 呼籲市民環保出行(圖)
    5月31日,重慶璧山100餘名學生在足球場上進行手繪環保袋大賽,學生利用五顏六色的畫筆在環保袋上描繪出心中的綠色環保畫面。通過手繪比賽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同時也呼籲更多的市民環保出行。圖為小學生正在手繪環保袋。
  • 垃圾袋與垃圾桶怎麼配套使用,省錢又環保?
    在百家號內「潛心」分享「垃圾袋」已2月有餘,內容都是偏向「很乾的貨」,今天就跟大家說點兒實用性、實操性比較強的內容吧。下文所說的垃圾袋,並不是由廠家直接生產的垃圾袋,而是日常我們購物留下來塑膠袋。比如,做收納,裝些日常用的小物件;購物,隨身攜帶下次購物使用;裝垃圾,做家用垃圾袋使用。當然,它們被做垃圾袋使用的概率是佔大部分的。日常使用中,碰到與自己垃圾桶大小匹配合適的袋子更好,比垃圾桶尺寸大點兒,也沒關係,又不影響使用嘛!若是留下來的「垃圾袋」比自己用的垃圾桶小怎麼辦?
  • 重慶小學生手繪環保袋 呼籲市民環保出行
    重慶小學生手繪環保袋呼籲市民環保出行 (1/38) "← →"翻頁
  • 樹葉做成環保購物袋 湘潭學生賽創意設計
    據長沙晚報6月17日報導  日前,在湘潭市的部分學校,記者隨湘潭市「拒絕白色汙染,保護生存環境」主題活動組委會的成員們,看到了學生們製作出來的環保購物袋。這些作品充滿著奇思妙想,它們不僅用料環保,顏色式樣也豐富多彩。     樹葉購物袋沒有獲獎,卻是公認的最有創意的環保購物袋。它是湘潭市雨湖區廣場學校三年級120班劉逸蛟製作的。劉逸蛟說,製作這個袋子收集了幾十片爬山虎的落葉,在父母的幫助下用透明膠粘成。怎麼會想到用樹葉做袋子?劉逸蛟說:「樹葉購物袋廢棄後,可以當作肥料用。」
  • 學生書包越來越重,從書包看教育未來如何減負
    但有些孩子是家長走路送或自己走路上學,一路上背個大書包很辛苦,遇到沒電梯的老樓,還要背書包爬6~8層樓那麼高。學生書包已然沉重,若遇上老師額外推薦教輔材料或額外增加作業,孩子們可是有苦難訴啊。一個個花朵般年紀,一張張稚嫩的小臉兒,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正期待教育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 青島一學校強行統一書包 學生不背要扣分(圖)
    青島格蘭德學校的學生們就是這樣,進校門,學生就得背一樣的書包。對此學校表示讓學生背統一的書包是出於教學理念考慮 ,而學生們則覺得,書包更好看,更多彩一些就好了。 A 學校給學生統一訂購書包,不背要扣分 近日,記者來到青島市格蘭德小學校區。目前格蘭德學校中學(九中分校)、格蘭德小學部的學生在此校區上課。
  • 「學生未背指定書包被校長教育」涉事學校回應,教育局介入
    近日,一條「深圳福田校長因有同學沒背學校指定書包,組織同學圍觀批判」的網帖,引發網友熱議。隨後,也有家長聯繫到南都反映了該問題。 涉事的福苑小學接受採訪時回應,所謂「指定書包」是學校為減負而實行的「輕書包」計劃,並非強制購買。有目擊家長表示,當日校長只是做日常檢查,態度和藹,並無不妥。
  • 墨爾本一學校取消垃圾桶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並要求學生把垃圾帶回家,這一大膽的舉措旨在鼓勵師生儘量做到「零垃圾」。從下周一開始,這所位於墨爾本里奇蒙的學校將在5周內拆除教室和校園內的垃圾桶,全校1400名學生和140名教職員工要把薯片袋和果汁盒帶回家。
  • 重慶一高校開設無手機課堂 教室門口配備手機收納袋
    (原標題:重慶一高校開設無手機課堂 教室門口配備手機收納袋)   新京報消息,10月10
  • 英學校禁止學生攜名牌手包入校園
    位於英國格洛斯特郡切爾滕納姆市的萬聖中學禁止學生攜帶「不適用」的名牌手提包上課。該校老師稱,奢侈手包並不適合學生,學生書包是用來裝A4大小的文件,課本和體育用品的。這是一所於2011年開辦的教會學校。有學生家長稱,禁止名牌包的規定是「無理取鬧」的,他們反倒認為,大多數的名牌包的功能都是完全符合上學需要的。
  • 一小學"減負"新招:免費發書袋 讓學生輕裝上陣
    原標題:一小學"減負"新招:免費發書袋 讓學生輕裝上陣 瞧,袋裡的書真不多   昨天是漳州市中小學今秋入學上課的第一天。有網友發帖,稱龍海市浮宮中心小學統一發放簡易書袋,並要求學生必須以此代替書包。
  • 《雙語新聞》墨爾本學校取消垃圾桶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並要求學生把垃圾帶回家,這一大膽的舉措旨在鼓勵師生儘量做到"零垃圾"。這所位於墨爾本里奇蒙的學校將在5周內拆除教室和校園內的垃圾桶,全校1400名學生和140名教職員工要把薯片袋和果汁盒帶回家。同時,學生志願者每天會進行非強制性午餐飯盒檢查,攜帶"零廢棄物"飯盒的學生將受到獎勵。
  • 「書包稱重」實驗,這個學校做了一個月發現……
    這是育才實驗學校為減輕學生負擔而實行的「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新規一出便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支持,實驗一個月後,家長們發現,原來沉重的書包是可以變輕了。那麼他們是怎樣給書包減負的?今天,記者進行了深入了解。
  • 學校規定,不僅校服要統一,連書包都要統一
    學生的籤注、書包和校服都是必需的。恐怕目的不一致,對吧?近日,深圳的學生包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撫遠小學要求學生統一使用指定書包,而有的學生沒有攜帶學校指定的書包,所以校長組織學生觀看和批評。學生帶什麼書包?學校的校長應該親自幹預。原因是什麼?
  • 小學生背的書包不該被學校「指定」-書包,肩帶,減負,學校,校長...
    有網友發貼稱,有學生沒背學校指定書包被圍觀。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校方解釋稱,指定書包是為減負。當天校長只是檢查落實情況,事後已向家長道歉。  學校為學生「指定」書包,這其實來自於該校從去年開始實施的「輕書包」計劃。學校去年推出帶有學校標誌的、相同設計的書包。據悉,發起此計劃,是希望通過改革可以減輕孩子們的課業負擔,而「輕書包」就是其中的一項。
  • 教室沒有垃圾桶怎麼辦 課桌邊自掛垃圾袋
    近來陰陰冷冷的天氣令不少學生感冒,無論上課下課,教室裡擤鼻涕的聲音都是此起彼伏,擦鼻涕用過的餐巾紙也開始泛濫成災。在杭州某公辦初中,一向乾淨整潔的校園,最近卻隨處可見這種白色紙團,令師生們都皺起了眉頭。  「啪!」昨天中午,晚報蒙通社小記者在該校採訪時,一個小紙團正好落在了身邊。回頭一望,丟紙團的還是一個看起來很乖巧的女生。「怎麼亂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