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樓市的旺季來了,恆大打響了樓市促銷的第一槍,全國樓盤打折,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者都坐不住了,近期樓盤的營銷中心也是人山人海,出現了「買房如買白菜」的場景,就怕有錢買不到房。國內很多樓盤也推出了折扣價,特價房,有些樓盤的優惠裡面是否有滿滿的套路呢,這還真值得好好來探討一下。
房屋的備案價是政府部門為了避免一些開發商無原則調整房子的銷售價格,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不良衝擊的監管制度。就是指:開發商開發的樓盤在申請預售時,需要將每套房子的價格在房管部門進行備案,這個備案價格是該樓盤的最高售價,有些地方允許銷售價格在備案價格的基礎上上下浮動約5%或10%。如果一旦銷售價格超過了這個備案價格,就需要重新進行備案,否則可能不能籤約,所以每套住房的價格並不是隨行就市,早就已確定了最高售價,開發商不能擅自主張在銷售策略上突破此價進行賣房。
銷售樓盤的每套房的備案價格一般來說都會在物價局或者是房管局進行公示。如果想要了解自己想購買的房屋的備案價格是多少,可以先打當地房管局的電話,問清楚備案價是在哪個網站上進行公示的。如果當地的網站並未完善,也可以自己的證件到當地的物價局或房管局諮詢相關的工作人員。由於這個備案價格,政府管理是極其嚴格的,開發商無權隨意標價與更改。
樓盤的銷售價格高於備案價格是不合法的,如果發現高於備案價格(或是超過浮動範圍),消費者可以採取正當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到相關部門去投訴。國家是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開發商或是樓盤銷售方如果不按照政府的指導價進行售賣,首先責令整改,再是沒收非法所得,最後還得接受罰款。
新房不能像二手房那樣隨便砍價,畢竟是有一個官方指導價格在這裡,無論是下浮或是上浮都是有百分比來限定價格,所以如果已經查到了備案價格再去買房,就可以備案價格的下浮的百分比的最終價格來談優惠。當然我們也知道,銷售員再到領導,每一個層級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權限,越往高級別時優惠的額度會更大。這個就可以根據自己當地購房的實際情況來談了。
「買的沒有賣的精」,特別是樓市中的銷售套路尤其多,很多樓盤採用的方式就是先抬高價格,可以讓一些不明真相的購房者有個心理預期,待到前面的宣傳到位後,就來一個打折活動,由於你看過10000元每平的價格,現在只要6800元每平,會一下激發你的購買慾,同時還有讓你產生一種買到就是賺到,錯過就是虧錢的錯覺。所以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者都可以先查一下備案價,這樣心裡就有底了。待到有些樓盤是有真正的折扣時,那時下手真是物超所值。
購房算是大額消費,還是需要理性購房,各方面了解清楚再下手!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如果文章對你有用,可點讚、收藏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