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農民來說,算是遇到了一個豐產的大年,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的農作物基本都豐收了。但面對豐產之後的銷售,卻是十分的無奈,只有少數的一些農作物因為之前庫存特別少價格被炒作得特別高。這對於辛辛苦苦的農民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那麼在滯銷的背後有一些什麼原因呢?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農作物,看看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滯銷的,豐產卻遇到滯銷,3元一斤很難賣,網友:為何市場價格不見跌。
這就是板慄,這種農產品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了,對於它可能人們都不陌生。在連續經歷了3年的低產之後,今年我國的板慄迎來了大面積的豐產,對於農民來說終於迎來了一個板慄大年了,但收穫的板慄卻在銷售上遇到了問題。收穫的時候,拿到市場上去出售,3元一斤的價格已經非常低了,但一直不怎麼好賣,面對滯銷的情況,不少農民選擇了把板慄存放在家裡,等著寒冬的時候看市場有沒有起色,然而冬季來了,板慄的市場卻是依舊3元一斤還很難賣。
很多農民辛苦勞動的板慄,卻積壓在自己家裡,付出了時間、精力、成本,卻換不來應該有的收益,這是為何呢?
首先,我國的板慄種植從北到南幾乎已經遍布了,特別是板慄開始暢銷之後,種植面積更是擴大了不少,全國到現在已經有至少25個縣是板慄之鄉,基本上全國三分之二的省份都有自己的板慄種植。在2018年的時候,產量就已經達到了將近20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穩穩的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今年的特殊疫情影響,讓原本出口的板慄數量急劇的下降,在2019年的時候出口的板慄數量將近4萬噸,然而今年上半年只出口了7千多萬噸。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連續三年板慄小年的時候,板慄的市場需求就已經是供大於求的局面了,當今年遇到豐產之後,自然就出現了滯銷的情況。
其實從採購商的角度來出發,出口限制導致了去庫存無法順利進行,自然也就沒法收購新的板慄了,再加上今年板慄豐產,不少收購商表示,即使把價格壓得很低了,他們也不想收購太多了,因為目前來看,出口這塊似乎並沒有好轉的局面。
雖然板慄的收購不僅價格低,而且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但不少網友表示,市場上的板慄價格卻不見跌,這又是為何呢?其實一些炒制板慄的商販說出了實情,因為從生板慄到加工成熟的板慄的過程中,生板慄的價格在整個成本中佔有量就不是很大,反而加工的人工和場地是成本的大頭,這就決定了板慄的市場價格始終在高位而沒有因為板慄豐產而導致市場跌價的情況。農民賣板慄不容易,網友也表示吃板慄還是那麼貴,這可能就是板慄目前的現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