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說到諜戰劇,很多人都很喜歡,但又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如果仔細梳理,冷絲認為,20部諜戰劇值得推薦,也值得反覆刷劇,它們就是《無悔追蹤》《誓言無聲》《潛伏》《暗算》《黎明之前》《紅色》《解密》《風雲年代》《偽裝者》《北平無戰事》《面具》《狼煙遍地》《黎明前的暗戰》《於無聲處》《麻雀》《懸崖》《風箏》《守衛者-浮出水面》《天衣無縫》《諜戰深海之驚蟄》。
比如《潛伏》《暗算》《懸崖》等經典作品,它們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追捧,是因為有的創造了與日偽和軍統同時鬥爭的經典,有的創造了基於真實可信基礎上的離奇情節,有的則 創了在偽政權中與漢奸特務周旋的先例。
這些別出心裁的題材都因其自身的創新而受到了觀眾的認可,也就是說,諜戰劇不能將自己限制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內與某些特定的敵人鬥智鬥勇。
再比如《暗算》,該劇不同於其他諜戰題材的劇集,在敘事結構上採用了三段式的敘事結構,整部電視劇分為《聽風》《看風》《捕風》三個部分,各個部分看似相互獨立,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但是三個故事在具體內容上又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
這種多元化的敘事結構也是未來電視劇發展的方向之一,《暗算》也運用了多種敘事手法,整體上生死倒敘。
由安在天向觀眾講述一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故事,局部則運用了順序,而且還不時地加入預敘的手法,預敘手法在我們的國產電視劇中很少運用,這種手法的運用能調動觀眾的強烈欣賞興趣。
有的諜戰劇又看準了美劇,比如《黎明之前》,該劇的編劇、導演等主創都是典型的美劇迷,因此該劇引入了美劇元素,並且將關鍵人物的設定和心理分析引入情節描述中。
軍情八局局長譚忠恕對水手的最終審訊,很像熱門美劇《別對我說謊》中的行為分析,劇中男主角就是一個「人肉測謊儀」。
然而,很多諜戰劇迷對這種類型的電視劇也有很多不同和不滿的看法,創作者還要做好對諜戰劇故事模式的創新。
看慣了假夫妻、偷情報的套路之後,觀眾已經對於謀戰劇的基本敘事模式了如指掌,甚至看一眼就能立刻猜出接下來要發生什麼。這無疑是對創作者的蔑視。所以,敘事模式的多元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從這一角度來說,諜戰劇應該認真借鑑懸疑推理劇多變的故事模式,用懸念的設置和對於真相的層層剝離來引領觀眾一步步走下去。
好作品源自好劇本,諜戰劇的質量首先取決於電視劇本的質量。
近年來,諜戰電視劇在熒幕上的熱播說明了一個道理:諜戰題材電視劇還是受到大家的歡迎,宏大敘事和英雄主題還有一定的市場,英雄情結和革命情懷還是有注意力的。
因此,冷絲認為,要想創作出優秀的諜戰劇,克服當下諜戰電視劇的盲目跟風、質量粗俗的問題,必須在電視劇本上下功夫,從故事情節、到敘事策略和語言對白上進行推敲,爭取做出一流的諜戰劇本,才能製作出優質的諜戰劇。
最後,冷絲想問的是,這20部諜戰劇,你看過幾部?是否全部看過?
還有,你如果覺得其他諜戰劇質量也不錯,你認為哪些優秀諜戰劇可以上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