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川茶話. 一
大哉乾宇內,靈茗知幾株。
千古老川種,迥然超凡木。
山民未知好,棄之常相瀆。
嗟惜少人論,我且姑與書。
話說泱泱華夏,已有數千年之飲茶史,若論根源,相傳起於神農氏。
唐陸羽《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古本《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今未見】
圖一.神農嘗百草
然神農氏何許人也,又於何處發現了茶?
《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母...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據此,神農氏,上古華夏民族首領,其母在華陽(今秦嶺以南的巴蜀地區)懷孕,在常羊(今陝西寶雞)出生。
然後神農氏並非一人,而是延續了數百年氏族,其後裔足跡後來遍布甘肅,陝西,山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多個省市,皆號稱神農氏,故歷代常有神農故居之爭。
若綜合史料與傳說,神農氏部落,最初的活動範圍在渭河流域,最遠處可達今甘南,陝南及四川北部。
圖二.神農氏及後裔在四川周邊活動範圍
後來在數百年間,神農氏先向北,後又向南遷徙,分為四個大部落,其中作為三苗、九黎的南方氏族(或部落),曾生活在川東和鄂西山區。
據學者分析,他們在這裡發現茶的藥用價值,進一步把茶當做採食對象,後來,其中西南的一支(或後裔), 分散到四川及周邊地區生活,並且在茶的食用基礎上首先發現了茶的飲用價值。
圖三.古巴蜀地區的管轄範圍
綜上所述,神農氏經過的茶區(秦嶺以北不適合茶生長)來看,不管是原來的川北陝南,還是後來的川東鄂西,以地域來劃分都接近或處於古巴蜀地區,可以說神農氏族在巴蜀盆地邊緣遇到古川茶的可能性也是有很大的。
然上古歷史,缺少文字記錄,推論不等於定論,在此加一「或」字,以示謹慎,正所謂:「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或得老川茶而解之!」
往期回顧
老川茶:巴蜀大地千萬年來自然演化的群體種
版權資訊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特別鳴謝
版權屬雅安市老川茶研究會
作者:宋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