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翠(Astrotec)可以說是在國內HIFI聲學領域做得比較成功的一家品牌。耳機產品也非常豐富,有高端平頭耳塞Lyra系列、時尚運動GX系列、圈鐵入耳AX、無線藍牙BX系列以及最為經典動圈AM系列。在2012阿思翠發布第一款耳機AM90,同年AM800動圈耳機上市一直到如今都深受用戶的熱愛,可是說已經紅了將近6年的一款耳機,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而AM800也是重做升級為AM800M,到底在升級過後的表現如何,我會從耳機設計、搭配不同前端試聽其音質給大家介紹。
可以說阿思翠AM800M的外包裝風格簡潔樸素,整體使用灰色基調加上大寫的產品渲染圖,能夠很好的突出產品的設計風格,在右上角有著阿思翠logo圖案,其logo是由Astro(星空)和Tec(技術)組成,寓意著Astrotec對技術探求無止境的追求。
包裝盒的下角有著產品型號:AM800M,以及進過「Hi-Res」音頻設備認證標誌另外一邊則是線控圖案和所支持的電子設備。
打開包裝其塑料蓋子使用的類似於磨砂處理,比其透明塑料效果更好包裝分為2層上半部分用塑料泡沫固定AM800M耳機,下層就是其保修卡收納袋以及配件。在其塑料蓋子上的英文釋義「非常感謝使用阿思翠,我們希望你喜歡聆聽體驗。」
全家福並不是太多,3對大、中、小矽膠耳套(用其不同顏色標註),1對海綿套,1對耳掛,1個耳機收納袋和保修卡,另外就是耳機AM800M了。
矽膠耳套大小用不同顏色標註,還有1對海綿套另外配送的耳掛並不是太實用,由於耳朵較大佩戴起來有點困難。
耳機收納袋的束口方式用2個鐵片開啟,摸起來手感不錯,但不是真皮畢竟其耳機的價格在那,在側邊有阿思翠logo圖案。
其AM800M相比於AM800就是增加麥克風線控即有「MIC」孔中M的來意,而其中賣點就是原木與拉絲金屬相結合,單純從美觀上來講,其金屬外殼加上原木確實不錯,就是在金屬表面留有膠體痕跡沒有處理乾淨。在其數據方面16歐姆阻抗對於使用實際來推的話,還是非常容易驅動的。
音腔導管採用細密的金屬防塵網,需要用刷子才能清理在金屬的邊緣採用CNC 金屬切邊工藝,在耳機左側導線處有個凸點設計,即使在黑暗環境下也能分辨耳機。AM800M在顏色選擇上只有2種紅色和錆色。
麥克風線控外殼材質為塑料,相比較金屬外殼來說塑料在其「聽診器效應」會更小,在操控方面來說按鍵偏硬,總共有三個按鍵,可以調節音量、接/掛電話以及切換歌曲,由於中間按鍵是凹下去的,在使用起來稍有不便。
AM800M線材使用的是編織工藝,在分線器處材質與插頭材質相同,可以滑動調節長度,其上印有產品型號。線材質感偏於柔軟,線芯使用的是高純無氧銅可以更好地提升音頻的傳輸性能。
L型3.5mm耳機插頭,插頭外殼上面印有阿思翠logo圖案,在平時使用方面確實比直插的好用一點。
聽感
試聽前端使用的是iPhone7 plus,以及凱音N3,對於使用iPhone來說則是之前在蝦米買的會員,音質則是SQ無損品質,而凱音則是從電腦上下載的無損音樂。對於AM800M來說需要進行煲機的,煲機前後的聲音差別是有點大的,就像喝茶一樣前期味淡,到中間才能完全激發出茶香來,需要煲個100h才能真正感受到AM800M的味道來。
作為一款將近300大洋的耳塞來說,16歐姆阻抗對於設備來說是非常容易驅動的,比較適合聽華語流行人聲以及純音樂,民謠等風格。在低音上細膩感是有,也不轟頭,男生淳厚、女聲溫婉毒物,高頻通透比較耐聽。
低頻上量感不少,就是在收的時候有點快,在犧牲下潛的同時並沒有厚實度也會缺少,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把控,使得低音上有力度;而在中頻人聲上面,我主要聽得就是華語流行男生以及女聲,男生方面我聽得大部分都是現場版,能夠很好的感受到發聲時的咬字換音,齒音能夠感受到一點點並不全面,並且能夠感受到現場所烘託的氣氛其臺下的尖叫以及鼓掌聲,女聲還是我喜歡的孫燕姿,聲音自然通透,富有層次感定位準確,確實是一個毒物;高頻上樂器的反應,說白了點就是能夠聽清楚多少個樂器的聲音,在其中沒有損失雜糅掉,在樂器的分離上面並不是太好,但其聲音的凝聚力非常的好,可以感受到聲音的細膩程度,細節表現上豐富有一定的延展性。聲場還是能夠感受到其氛圍感,能夠感受聲音的遠近距離,聽起來比較舒服。
總結
阿思翠AM800M在其外觀上一直沿用經典造型原木搭配技術的設計,細節處理上有著自己的亮點另外就是16歐姆的電阻對於前端來說並不是十分挑剔,可以很好地把AM800M的特點展現出來,聲音適合聽華語流行人聲以及純音樂,民謠等風格音樂,線控處理上手感偏硬不影響通話。可以說是在300元價格的是一款不錯的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