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我第一次喝百香果茶的時候,把百香果籽一粒一粒地吐出來了。一邊吐還一邊想,怎麼有人喜歡喝這種茶,全都是籽,太麻煩了。
小時候每次不小心吞下了水果籽,別人都會嚇唬說吃下水果的籽,會從肚子裡面長出那種植物的苗,一直被這種恐懼深深地支配著,當在喝百香果茶的時候,對這種說法也未產生任何懷疑。
後來有一次在和幾個朋友,一起喝飲料時,看到他們大口大口地喝百香果茶,完全不吐籽,我表示無比震驚,並說出了我喝百香果茶時的經歷,他們大笑著,投來同情且略顯鄙夷的表情。
本著不懂就要問,想了解就要學的心態,開始查找一些百香果的相關資料。
學植物最大的好處,應該是有時候不但能夠接觸到很多奇形怪狀的植物與花卉,還能吃到很多不同的水果,並接觸結出水果的植物。
雖然看過一些百香果資料,但當我第一次站在百香果藤架下,看到那一個個像是華美燈罩的百香果花朵時,還是被驚豔到了。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又名雞蛋果、紫果西番蓮、洋石榴,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草質藤本,葉紙質,長6-13釐米,寬8-14釐米。
百香果的花,非常有特點,花型比較大,腋生傘狀花序,有5枚花萼,呈淡綠色,花瓣的外部為白色,靠裡面的為紫色,有很多白色的花絲圍繞。
百香果雖是草質藤本,但它的植株壽命卻能長達20年,在20年的生命裡,可創造經濟收益的時間約10年。主要產生的經濟收益是它的果,百香果口感獨特,酸甜相宜,尤其是營養豐富、膳食價值高。
百香果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以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元素。另外它特殊的芳香氣溫能刺激胃液分泌,酸酸甜甜的味道,能促進食慾。它的果皮能做飼料和提取果膠,根、莖、葉均能入藥,有消炎止痛、降脂降壓、排毒養顏、提神醒酒和增強免疫力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百香果果種分紫色百香果和黃色的黃金百香果,在味道上有一點差異,黃金百香果普遍比紫色百香果要甜一些,可以滿足對酸甜度喜好不同的人的選擇。
百香果原產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廣東、海南、臺灣、福建、雲南等地有栽培。它適應性較廣,生長適宜溫度在15-28℃,比較耐旱和耐熱,0℃以上能正常生長,低於0℃,會產生凍傷,甚至凍死。
光照充足是百香果生長的必要條件,開花結實都需要光照,土壤越肥沃,花量越大,果實越多,百香果植株底部,儘量保持土質疏鬆和溼潤,忌積水。
由於百香果營養價值高,現在利用百香果做原料的飲品越來越多,藉助電商平臺,暢銷全國,市場潛力巨大,百香果產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百香果營養價值高、味道好,但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百香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有可能刺激胃腸道產生胃酸分泌,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動力紊亂。
百香果園林應用比較多的地方,是在農業觀光園區內。憑藉它在華南地區幾乎全年花果不斷,以及美麗的花朵和優質的果實,贏得大眾的喜愛。
公園應用暫時還不多,但相信隨著大家素質的不斷增高,不會在公共場所遊玩時,出現亂摘亂掐的現象,那時候,公園內既美麗又有科普價值的百香果會越來越多的。
(閱讀者,您好!我是植物君柏心,一個植物行業從業者,閒暇時做一些植物種植經驗分享、植物景觀配置介紹和植物科普,如果您喜歡的話,麻煩您動動手點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