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起生命之舟:寫給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的英雄人民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2月12日,武漢市江岸塔子湖方艙醫院開始收治患者。圖為天津醫療隊的醫生帶領護士們進艙熟悉病房環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保衛武漢!

  保衛湖北!

  疫情突如其來,一場人民戰爭全面打響。

  當前,沒有硝煙的戰鬥,已經發起全面總攻。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只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

  最吃勁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定號召,匯聚起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激勵著抗「疫」一線的英雄人民奮勇向前。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不怕犧牲、不畏艱險,湖北在戰鬥。

  捨生忘死,你們在高危「紅區」託起生命之舟

  醫院「紅區」,生死戰場。

  護目鏡遮住了你的眼,口罩遮住了你的嘴,厚厚的防護服把你的身軀裹得嚴嚴實實。

  我們看不清你的臉,但能讀懂你那顆滾燙的心。

  我們分不清你是老是少,但看見你就看到了希望。

  面對未知的風險,距離新冠病毒最近,無數個你匯成一道道抗擊病魔的防線。

  「我是黨員,我先上」;

  「危險的活交給我」;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我自願報名,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

  ……

  一所所醫院,是一處處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封封讓人淚目的請戰書,是對祖國、對人民的誓言。

  拼漸凍之軀,與病毒競速,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採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原贏得先手——

  你是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

  毅然中斷在上海的進修,乘飛機繞道鄰省,再坐網約車,輾轉返回武漢工作崗位——

  你是朱彬,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為不浪費防護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差點暈倒在病房。父親患癌症住院,卻無暇親自照料——

  你是曹慧,大冶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

  一個電話通知,二話不說收拾行裝,夫妻倆深夜隨醫療隊馳援武漢,堅持戰鬥在任務最繁重的陣地上——

  你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長張楠,第二附屬醫院護士長李沛。

  ……

  危難之際,一個個你們,挺身而出,捨生忘死。

  人民解放軍來了,國家醫療隊來了,兄弟省份的援助醫療隊來了。

  按照黨中央、中央軍委指令,截至2月12日晚,來自各方的189支隊伍、21569名白衣天使,為了同一個目標,朝著同一個方向,披星戴月一波波趕來。

  從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你們就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湖北人」!

  山河激蕩英雄氣。

  一束束光,點亮患者希望,託起生命方舟。

  在疫情嚴重的特殊時期,小壯壯在中部戰區總醫院誕生了。

  他的母親李女士,31歲,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臨產時呼吸困難,生命體徵極不穩定。

  醫院迅速組織各科專家第一時間緊急會診,決定實施剖腹產手術。一個多小時後,在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下,手術成功,母子平安。

  小壯壯被送進重症監護室專門設立的嬰兒隔離病房,醫院專門團隊14個晝夜精心護理,各項生理指標正常,確認未感染新冠肺炎。母親病情也日漸好轉。

  嬰兒的微笑,寄託著明天的美好與期盼。

  摘下口罩,接力護佑母子的你們,欣慰笑了。

  儘管臉頰已被口罩勒到破皮,頭髮已被汗水浸到溼透,眼裡滿是血絲滿是疲憊,但你們笑起來的樣子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此刻,心裡想到那首《真心英雄》,不就是一個個平凡的你嗎?

  截至2月13日24時,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癒出院4131例(含臨床診斷病例)。

  用無所畏懼的日夜辛勞,與病毒搏鬥,是白衣天使們的熱血擔當。

  一個,一個;一批,一批。積小勝為大勝,我們一定能!

  英雄的武漢,英雄的湖北,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無畏擔當,你們在城市鄉村築牢防控堡壘

  「家裡有體溫計嗎?量了就報下,沒有的話,我們幫你測。」

  「封閉式管理,儘量不出門啊,謝謝配合!」

  一遍遍敲門,一次次重複,一個個記錄。

  2月12日上午,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丁字橋社區黨委書記王豐帶著網格員,逐門逐戶排查。

  「我們這裡多是老舊小區,老人多,不太會用微信上報信息,上門最直接。」網格員段晶說。

  她的母親在襄陽老家已確診住院,父親在集中隔離點隔離。說著,她的眼眶溼潤了。

  應收盡收,刻不容緩。

  全面打響阻擊戰,全省號召黨員幹部下沉一線,與街道社區、鄉村組成工作隊,協助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僅武漢市就有3萬多名黨員幹部奮戰一線。

  疫情防控,一場短兵相接的遭遇戰,一場全民行動的總體戰。

  軍令如山,責任如山,人民如山。

  從最初僅有兩家傳染病醫院符合收治條件,到分批次緊急改建增加定點醫院;從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成移交,到改建一批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武漢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

  只要履職盡責、無畏擔當,每個人都是城市英雄,都是荊楚好兒女。

  救命工程,捨命拼搏——

  「湖北小湯山」火神山醫院日夜鏖戰時,武漢市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站長楊劼每天休息時間不到3小時,他科學調度參建企業7500餘名施工人員、1000餘臺套機械設備超常規交叉作業,組織10家供氧企業230餘人如期建成供氧「生命通道」關鍵性工程。

  全警動員,衝到一線——

  「泰寧社區請求協助轉運病人隔離治療!」警情就是命令,武漢市江岸分局大智街派出所民警邵玉春主動請戰。患者周爹爹已逐漸陷入昏迷,他不顧被感染危險,咬緊牙關,將老人家一步步背到樓下的警車轉運。

  封控管理,嚴防死守——

  「防止疫情蔓延,人人有責!」建始縣高坪鎮花園村十組的退伍老兵田世明,再上戰場,堅守318國道野三河大橋卡點。一女子帶家人駕車欲從巴東回恩施,途經野三河卡點。他耐心勸說,端上熱氣騰騰的泡麵,成功勸返。

  物資援助,全程護航——

  寧夏支援的550噸物資車隊進入湖北遇大霧,省高警總隊鄖西、十堰、襄州、隨州、雲夢、黃州等大隊沿途安排20餘臺警車、40多名民警,將其安全護送至目的地。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協力。

  從城市到農村,從黨政幹部到社會各界,從生產保障到交通物流,從普通市民到社區街道,方方面面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人人多付出一點,合力就能增強一分。

  攻堅克難,我們能!

  因為,有每一個你。

  心手相連,你們在平凡世界匯起愛的偉力

  「我也要盡一份力!」

  疫情發生後,武漢一家青海拉麵館店主馬文德,每天為附近酒店的隔離人員免費提供熱騰騰的餃子。

  他還把不少在漢的青海拉麵館店主組織起來,成立志願隊,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幫忙。

  再樸實不過的一句話,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善舉,在這場艱苦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閃耀光芒。

  不分職業,無論老幼,守望相助,人們以愛的名義「與武漢站在一起」「與湖北站在一起」,眾志成城。

  武漢公共運輸停運和私家車禁行後,緊急徵召志願車輛為居民提供出行服務,6000臺車迅速到位。

  鍾瑤,本已回老家過年,看到信息後立刻報名,輾轉返回武漢。

  李大漢,每天7時準時到社區,接送患有肝癌的居民去醫院治療。為不影響家人,他回家後單獨蹲著吃飯。

  「90後」小夥陳述傑,發起成立善緣義助志願自駕車隊,為醫護人員服務,「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我們要做英雄的武漢人。」

  廣水市市民徐豔萍,把自家離市一醫院僅100多米的飯店騰出來,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食宿,「再難也沒有白衣天使難,一定要撐下去。」

  白衣天使奮不顧身、救死扶傷的精神,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奉獻二字,在這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中,意義格外不同。

  血庫告急?你們來了——

  短短12天,李夢濤、熊維明、穆望喜、杜明霞等459位武漢市民的義務獻血量,足以幫助789位危重患者。

  居家時間過長,市民有心理困惑?你們來了——

  宜昌市夷陵區天使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魏雪明等30名隊員,全天候通過電話、QQ、微信提供心理諮詢,為老百姓疏導情緒。

  中小微企業如何合理復工復產渡難關?你們來了——

  湖北國森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均國等37名公益律師服務團成員,採取電話溝通、郵件交流、網上諮詢、視頻連線等方式,為民營企業釋疑解惑。

  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

  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

  一筆筆愛心善款,一批批醫用物資,一車車蔬菜大米,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89歲的武漢離休幹部郭培福,向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捐款5000元。

  南漳種糧大戶趙青,一路奔波,為襄陽市一醫院、襄陽市中醫院送來3000多公斤有機大米。

  三天三夜加班加點生產,長途跋涉14小時,66歲的「沂蒙紅嫂」朱呈鎔將20噸水餃贈給火神山醫院的人民子弟兵。

  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向孝感市定向捐款150萬美元。

  從央企到地方國企,從民營企業到楚商個人,從省內到省外海外,捐款捐物源源不斷。

  截至2月13日12時,全省累計接收社會捐贈資金108億元,接收社會捐贈物資5638萬件。

  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千萬英雄人民在戰鬥,是一個城市在戰鬥,是一個國家在戰鬥。

  每一個戰鬥的你,都是一顆閃亮的星。千萬顆星,點亮星空。

  你們背後,我們背後,是強大的中國。

  還需同舟共濟,還需頑強拼搏。

  因為,全面總攻的號角已經吹響。(記者 周芳 志兵 黃璐)

相關焦點

  • 從抗戰到抗疫,時隔82年兩次「武漢保衛戰」,英雄的武漢人民始終...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萬旭明)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將由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發起。曾經奮鬥在抗疫一線、戰汛一線的新時代武漢保衛者將受邀參加此次活動,一同緬懷1938年保衛大武漢的英雄歷史。
  • 中國力量 中國精神 中國效率——武漢保衛戰啟示錄
    武漢的源頭防控、患者救治、物資保障有力有序,努力守住全國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賦予偉大的中國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
  • 戰火中記錄生死之「疫」——「武漢保衛戰」一線新聞工作者素描
    1月20日,新華社啟動應急報導響應機制,隨後成立武漢前方報導指揮部,平均每天播發各類稿件200多條,推出了《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將戰「疫」進行到底——寫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託舉生命的方舟——方艙醫院建設記》等一批「鎮版刷屏」之作,鼓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萬千英雄向前,向前,再向前!
  • 總書記指引我們向前進——武漢保衛戰感思錄
    會議指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下一階段,要毫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武漢保衛戰打響以來,總書記掌舵領航,每到關鍵時刻把脈定向。大年初一至今,1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會議,次次都矚目湖北武漢。
  • 數說疫情0301:呼喚生命之舟
    我們看見,國內非湖北地區由於疫情起步較晚,社會對疫情警覺相對較早,政府實施動員防控手段堅決有效、資源充沛,使得其峰值能較早於2月3日出現,此後一路下降,基本沒有大的反覆。接下來出現的是黑線(新增病死)代表的死亡之舟,它緊貼地面,峰值(眾值)出現在2月12日,滯後9天。第三個出場的是黃線(新增治癒)代表的生命之舟。
  •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數據顯示,僅武漢確診的2500多名80歲以上高齡患者中,救治成功率接近70%,年紀最長者達108歲。極高的老年人救治成功率是中國堅持「生命至上」原則的充分體現。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個患者。
  • 生命至上 萬眾一心抗大疫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20抗擊疫情表彰大會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2020抗擊疫情表彰大會「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 陳薇  張定宇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紮根醫療一線的傑出代表,作為漸凍症患者,疫情期間仍義無反顧、衝鋒在前、救死扶傷,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
  • 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 題: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當……」長江之畔,江漢關大樓靜靜矗立。整點響起的鐘聲,仿佛這座城市的心跳。江漢關見證了武漢歷經滄桑,也見證了武漢一次次從逆境中的崛起。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堅韌不拔、高風亮節——當這座城市因洶湧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斷然「封城」,鐘聲激越,記錄著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戰「疫」歷史。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武漢保衛戰為全國乃至世界提供了經驗,贏得了時間。這座千萬級人口城市和人民做出的犧牲和奉獻,必將通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鬥爭被載入史冊!
  • 兩地書|「紙短情長,今天這一封信寫給武漢,寫給所有武漢人民。」
    湖北省利川市菜農 秦師傅第二位民間英雄,是湖北省利川市菜農秦師傅。當他從報導中得知前線醫護人員由於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去超市採購,常常選擇吃方便麵後,他決定盡最大努力,為前線英雄送些自家種的新鮮蔬菜。河南省洛陽市某家具廠老闆袁曉寧集14家企業之力,為火神山醫院捐贈醫療櫃。河南省洛陽市某家具廠老闆袁曉寧前些日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訂單,訂單金額二十萬,所需物品為醫療櫃,而「顧客」是湖北武漢的火神山醫院。
  • 他們,託起生命的「諾亞方舟」
    紅網時刻記者 劉容 長沙報導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異常兇猛,武漢告急,湖北告急! 湘楚一江隔,自古情意連。湖南人帶著真情、帶著裝備、帶著物資緊急馳援湖北。
  • 致敬英雄: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決定性成果的背後,是無數雙英雄之手的共同託舉;無數個凡人英雄胸中激蕩的,是不畏艱險的鬥志,是敢於勝利的豪情。9月1日,武漢全市約2800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近140萬名學生全面複課。當國歌奏響,當國旗升起,一個個莊嚴的敬禮,飽含著對國家的愛與忠誠,也是向舉國上下為抗擊疫情付出卓絕努力、作出重大貢獻的每一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抗戰劇《宜昌保衛戰》登陸螢屏
    中國軍隊和宜昌人民同仇敵愾,前赴後繼,於石牌一線與日軍展開決戰,取得鄂西大捷。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大轉折點,被稱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石牌保衛戰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為深遠厚重的宜昌軍事文化增添了獨具光彩的篇章。
  • 武漢戰「疫」中的銘記時刻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自去年12月30日武漢發布針對疫情的首個緊急通知以來,這場突如其來、舉世關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已持續整整100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各地勠力同心、星夜馳援,英雄的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戰「疫」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武漢即將解封,逐步恢復往日容顏。回顧戰「疫」中的日日夜夜,無數難忘時刻,永遠令人銘記。
  • 【抗擊疫情群英譜】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而堅定的話語,是方向指引,更是有力感召,我省城鄉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五臺縣西米市社區共有3358戶13573口人。
  • 《宜昌保衛戰》徐佳、童蕾以血肉之軀保家衛國
    圖說:童蕾在《宜昌保衛戰》中 官方圖從《利刃出鞘》中的「上等兵」王豔兵,到《火鳳凰》中不苟言笑的嚴肅教官「雷戰」,徐佳在多部軍旅題材電視劇中塑造了一個個「流血不流淚」的經典英雄角色。他身上剛正不阿的軍人氣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螢屏「新晉硬漢」。
  • 「上了天就沒打算活著回來」 1938年,他們為保衛大武漢獻出生命
    「……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武漢是今日最大的都會,我們要堅決地保衛她……」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1938年傳唱的歌曲《保衛大武漢》被印刻在牆壁上。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實際上的戰時首都。武漢會戰更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
  • 頭陣先鋒 戰鬥堡壘——湖北保衛戰中的共產黨員
    —— 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 要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 以國之名,致敬鍾南山院士等抗疫英雄:以生命之輕託起人生之重
    文|仙貝(富書專欄作者)近日,鍾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消息刷遍全網。2019年年末,我國武漢地區首先出現新冠病例症狀病人,此後,相同病例患者越來越多,一場大規模的超強傳染性呼吸道傳播疾病在國內陸續爆發。
  • 四平保衛戰:堪稱中國版的「馬德裡城市保衛戰」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中一段重要的戰事, 歷史永遠銘記在四戰四平戰鬥中付出鮮血和生命的英烈。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走近四平、走近英雄……紀念館正面牆體上設有反映四戰四平歷史的浮雕。進入紀念館序言廳,映入眼帘的是紅色牆體上1946年四平保衛戰期間毛澤東「化四平街為馬德裡」的電文手跡。紅色牆體下方黑色基石,寓意英勇的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之戰中血沃東北黑土地。右側浮雕表現了東北民主聯軍氣勢如虹、縱橫東北的英雄氣概。序言廳頂部的紅五星和圓環寓意人民軍隊四戰四平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