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城市「文化地標」如何建 雲南人有話說……

2020-12-09 閃電新聞

(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住建部 製圖:蔡華偉)

核心閱讀

當前,隨著城市發展,建設「文化地標」成為城市構築文化空間、樹立城市形象的選擇。專家和讀者建議,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一方面,要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建立制度規範、健全約束機制;另一方面,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強化審批監管、明確建設管理重點領域。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文化地標」更有文化。

11月23日,讀者來信版刊登《堅決糾正濫建「文化地標」》報導,引起社會關注。就如何杜絕地方濫建「文化地標」問題,有讀者來信提出建設性意見。與此同時,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和地方管理部門的同志,他們表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的行為,要從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立健全制度規範、強化審批監管等多方面發力。

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建立健全建設管理制度

「文化地標」是一座城市「精氣神」的集中體現,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築、雕塑等,在營造公共環境、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城市風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有些地方建設的地標,忽視本地實際、割裂歷史文脈,不僅違背了城市發展規律,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風貌。

對此,雲南省建水縣讀者陳雨欣表示,地方濫建「文化地標」背後是政績觀的錯位,一些地方熱衷於造亮點、建門面,認為讓群眾「看得到」比「得實惠」更重要,「這樣的政績觀導致在建設『文化地標』時,脫離實際,也脫離群眾。」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經管學部教授金武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地方建設「文化地標」的初衷是積極、正向的,但還要引導他們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看待「文化地標」,同時強化制度規範,不斷健全「文化地標」建設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讓地方在建設「文化地標」的過程中少出錯、不出錯。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朱子瑜則認為,我國從全國和地方層面都出臺了相應法律法規,對「文化地標」建設的籌資方式、決策機制、運作程序、維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避免濫建現象發生,建議地方政府按照城鄉規劃法、建築法、文物保護法等規定,強化對大型雕塑選址、體量、題材等指導約束,按照工程建設項目履行建設審批程序。

比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明確提出,在保護範圍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損害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得對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構成破壞性影響」。對此,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呂舟認為,建設「文化地標」要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依法依規制定規劃。尤其是一些歷史文化名城等重要地段地區,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對危害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破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的建築物、構築物,當地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必要時,要依法對這些建築物、構築物予以拆遷。

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從源頭管住濫建行為

建設「文化地標」,地方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山東讀者李長瑞來信表示,要著力從源頭管住濫建「文化地標」的行為,對重點投資項目要堅持民主決策,防止主要負責人「拍腦袋」決策,同時還要嚴格備案把關和日常監管,有關部門要履行好職責,對不符合規定程序的「文化地標」項目堅決制止,把形象工程堵在門外,不做勞民傷財的事。

近年來,有些地方鑽法律法規的空子,將「文化地標」交給企業建設,以此規避審批監管。對此,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松表示,「文化地標」代表著整座城市的社會形象,屬於公共資源,企業投資建設「文化地標」也應依法決策、科學論證,「一方面要加強市場監管力度,注重使用功能以及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保要求,防止片面追求建築外觀形象;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要健全完善地方法規,建立健全設計方案比選論證和公開公示制度。對於一些不符合城市定位、規劃、設計要求,或專家意見分歧較大、公示爭議較大的項目,不批准設計方案,不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強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的通知》中明確了建設管理重點,要求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自然景觀環境等重要地區以及城市重要軸線、景觀節點上的雕塑建設管理。華匯集團規劃諮詢研究院院長陳揚表示,各地應加強自然生態、景觀敏感等重點地段的城市風貌管理。比如,在風景名勝區內,建設項目應當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並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汙染環境、妨礙遊覽。在核心景區內,不建設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築物,已經建設的,也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逐步遷出。

浙江省紹興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人輩出。當地建設了一批小而美的名人故居和雕塑。「傑出人物的優秀品質和高尚精神,得到群眾認可後逐漸升華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之魂和精神財富。」紹興市政協委員、城建檔案館原館長屠劍虹建議,在歷史文化名城等保護範圍內,不要建設超大體量公共建築,新建「文化地標」要確保其與城市功能、環境、空間尺度相匹配。同時,加強涉及歷史人物等重大題材雕塑的審查審批,體現思想性、公共性、藝術性等價值特徵。

「不同地區新建『文化地標』,要結合當地實際。經濟欠發達地區應慎重,要考慮自身財政負擔問題。」呂舟表示,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結合群眾對城市文化、公共藝術需求,可以規劃建設標誌性、紀念性、主題性雕塑,但要注意三點:一是題材、規模、投資合適,不要過大;二是進行科學論證,搞清楚「為什麼建」「如何建」「建成什麼樣」;三是反覆聽取規劃、建築、藝術、歷史、環保、文化等領域專家的意見建議。

城市「文化地標」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

從標記深圳開拓進取的「拓荒牛」雕塑、表達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蘭州「黃河母親」雕塑,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勾勒鋼鐵天際線……「文化地標」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精神。城市需要怎樣的「文化地標」?專家和讀者表示,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

「在盤活存量上多下功夫,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呂舟舉例,一些歷史文化名城、重要工業遺址,可以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在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老樹生新芽」,從而建設自己的「文化地標」。

張松認為,做優增量要考慮「適用、經濟、綠色、美觀」,把社會效應放在突出位置,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新建「文化地標」不能只是空殼而沒有實用性。

雲南省保山市的圍棋生產已有500多年歷史,相關工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當地在修建公園時,考慮在園內建設一座以圍棋文化為主題的棋院。經反覆論證,棋院以我國傳統建築形式中的「樓」為主體,完成規劃建設,體量適中,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匹配。如今,棋院每年都有國家級圍棋賽事,平時也向群眾免費開放。保山市民趙瑞說:「現在有點空閒時間,首選就是去棋院,這裡的自然風景與棋院文化相得益彰,是保山一張亮麗的名片。」

在提高質量方面,不少讀者表示,「文化地標」不應過度聚焦在建築、雕塑、街區等方面,還應該深刻挖掘文化內涵。對此,金武剛說,一座城市應該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坐標」,但不要拘泥於「地標」。地方政府可以將標誌性文化空間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時,就可以在規劃線路時設置並命名站點,提高影響力,或者結合群眾喜歡打卡、定位的社交習慣,在地圖、美食、旅遊等APP上標註出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

浙江省新昌縣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高雪軍讀者表示,一些地方在籌建「文化地標」時,喜歡拿來主義,造成各地文化景觀同質化明顯,「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特色。建議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創作人員、設計單位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城市設計、城市風貌等方面的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

責任編輯:李茂穎

作者:黃超 楊文明 竇瀚洋

相關焦點

  • 城市「文化地標」該如何建
    專家和讀者建議,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一方面,要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建立制度規範、健全約束機制;另一方面,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強化審批監管、明確建設管理重點領域。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文化地標」更有文化。11月23日,讀者來信版刊登《堅決糾正濫建「文化地標」》報導,引起社會關注。就如何杜絕地方濫建「文化地標」問題,有讀者來信提出建設性意見。
  • 「城市名片」怎麼設計?「文化地標」一定要高大上嗎?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城市亦是如此。提起北京,想到的是中南海、頤和園;提到上遊,想到的是浦東、東方明珠等等。可以說,隨著城市發展,「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標」已經成為城市構築文化空間、樹立城市形象的選擇。那麼,「城市名片」怎麼設計?「文化地標」一定要高大上嗎?
  • 人民日報關注這家企業建證美麗中國的故事
    人民日報關注這家企業建證美麗中國的故事 2020-05-24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劇場,從「文化地標」到為城市的精神「畫像」
    在火熱的大劇院建設潮流中,全國各地的「大劇院」紛沓而至,都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然而,我們的大劇院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文化地標」的屬性上,更應該成為城市的精神殿堂。透過一座座劇院和那裡的藝術作品,我們應該能夠窺得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和精神追求。「場」效應正在形成劇場成為「文化地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 城市地標:不應對網紅效應盲目追求
    各類地標所指涉的範圍、區域的廣度有所不同。有的地標,只在較小範圍內起作用,很多老地名就反映了這種情況。有的地標,往往能輻射一個更大的區域,比如北京的前門、景山公園等。這類地標或在視覺上有很強的標誌性、影響力,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交通往來有密切聯繫。還有一類地標,則能夠反映城市形象、氣質,比如北京的故宮建築群、上海的外灘建築群、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等等。
  • 漢博商業再次攜手雲南建投集團 助力香格裡拉月光城打造滇藏文旅新...
    日前,漢博商業與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建投集團」)就雲南香格裡拉「月光城」項目的招商與開籌服務達成深度合作。本次合作是繼為「月光城」提供定位策略、規劃顧問等服務之後,漢博商業再次與雲南建投集團確定合作關係。此前,團隊憑藉前沿的商業視野,精準的市場定位,對項目提出了可行性高的商業建議與方案,深得雲南建投集團的認可。
  • 從城市天際線到城市地標,這裡展示了天府新區的地標「3in1」
    趙雷的一首《成都》,直接讓玉林的那個小酒館變成了景點打卡地;今年年初的五岔子大橋,即便在疫情期也能讓人打堆堆。其實在成都,除了網紅出圈外,長期展現著成都這座城市的魅力,建立起成都獨特的城市印象的,還有各類地標。它們或以建築地標,亦或是生活地標、文化地標的形式而存在。
  • 細數文化地標 探尋觀山湖區城市魅力
    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是歷史的日記也是一個城市性格的彰顯對於年輕的觀山湖文化地標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有力支撐>觀山湖區城市建設快速發展 艾星攝觀山湖建區伊始,就立志打造成為貴陽市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寶安中心區又增新文化地標:深圳出版集團將建書城與民俗館
    這意味著,繼圖書館、青少年宮、公共文化藝術中心之後,寶安中心區的中央綠軸將再添公共文化地標。土地面積65902.45平方米,建面6萬平方米,土地年限40年,其中民俗館建面約1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公共綠地+商業服務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用地。根據出讓條件,競得人須與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籤訂民俗館監管協議,與寶安區新聞出版局籤訂書城的建設運營監管協議。民俗館由競得人投資建設並擁有產權。宗地須自《出讓合同》籤訂之日起1年內開工,3.5年內竣工。
  • 《模擬城市》手遊裡的世界十大地標
    ,那些讓人駐足流連的建築是活生生的,特別是那些被賦予文化內涵、擁有歷史積澱的地標建築,它們堪稱一座城市的靈魂。遺憾的是,現實中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城市裡看盡各國地標,好在遊戲一貫沒有太多顧忌,「《模擬城市》系列」的多部PC作品便縱容玩家在一個城市裡建造不同國家的地標建築。而手遊《模擬城市:我是市長》更是放寬了限制,只要城市容得下、玩家資金充沛,想造多少個地標建築都不成問題。這一次,就讓我們透過《模擬城市》手遊來看看手遊裡的世界十大地標。雪梨歌劇院
  • 陳東旭:打造「城市書房」 創建文化地標
    原標題:陳東旭:打造「城市書房」,創建文化地標   12月12日,「致敬追夢人致遠中國夢——2019(第三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書香雲南」之「昆明閱讀地標打卡」燃爆全城
    打卡閱讀地標,尋味昆明書香。作為2019「書香雲南·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預熱活動,50支隊伍參加的「昆明閱讀地標打卡」定向挑戰賽於4月13日在昆明6家有代表性的書店、圖書館舉行。當天還在昆明翠湖公園舉行了「閱讀長卷籤名」活動。參賽者、嘉賓、普通市民等共約數百人參與了這兩項創意閱讀活動,讓運動牽手閱讀,汗水伴隨歡樂,在世界讀書日前夕尋味書香,播撒閱讀的種子。
  • 城市地標之互動篇|認識一座城,從耀眼的地標開始
    當我們想起任何一個偉大的城市,我們都習慣用偉大的建築來代表她。這座偉大的建築,就是城市地標。城市地標,作為一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的風貌,與當地歷史文化背景息息相關,人們看到這些地標,往往能清楚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 @沙坪垻人:這些城市地標,你打卡了多少個?
    有實力的城市地標也是選擇一座城市的焦點所在享天地之大美,賞山水之神韻感人文之魅力,品人間之美味盡在沙坪垻與美好生活來一次親密接觸吧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的沙坪公園是一個具有現代園林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的敞開式綜合性公園同時承載著大多數老沙坪垻人的記憶園內步步成景
  • LED透明屏如何打造城市亮眼新地標呢
    伴隨LED顯示屏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全世界各個城市中心,都陸續出現亮眼新地標。獨特外觀設計和耀眼璀璨燈光的這些地標建築,除了增加了城市的商業氣息,也成為很多市民和遊客的打卡地。城市地標一般都是在玻璃幕牆基礎上搭建,配置相應LED顯示屏幕,讓外形獨特的地標和奇形異狀的顯示屏相映成輝,成為城市的新名片。在夜遊經濟發展的當下,地標燈光秀成為聚焦人氣的神器。特別是一些城市商業中心耀眼的地標燈光秀,瞬間就能吸引人們駐足觀看,增加人們的消費欲望。
  • 新會將建又一城市地標建築
    從中遠大廈到江門萬達廣場,再有保利中心、悅泰珠西金融中心.....近年來,江門「地標性建築」不斷增多,城市「天際線」也頻頻被刷新。近日,新會再迎來400米高的城市地標,引來眾人關注!悅泰珠西金融中心效果圖據了解,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已經建出基坑,圍牆外還未見樓體冒出。
  • 雲南具有東南亞特色的城市,有中國第一金佛塔,下一個網紅城市
    東南亞最具特色的城市,雲南有中國第一黃金塔。在中國旅遊的地方真的很多,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祖國多山多水的地方,旅遊的風景,令人難忘?如今面對各種各樣的宣傳,各種網絡紅光景點的誕生讓我們不適應客廳,面對網絡紅光小景點,您如何選擇?
  • 玩轉濱江 打卡文化地圖「96處地標」
    根據分類,濱江文化地圖目前共收錄了96處地標,每一類別都挑選了獨特、有代表性的地標,之後也會陸續進行更新。「隨著濱江城市和產業的發展,大家對文化有著越來越多元的期盼和需求。」上述負責人說,但現實是,一些新濱江人之前可能比較少去歷史文化點,像位於長河老街的九廳十三堂,是長河傳統民居建築代表,為當地來氏家族所建,現仍有慎儉堂、光裕堂等建築遺存,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
  • 江蘇一座分不清南北的城市,地處南北分界線,為此建了個專屬地標
    每個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氣候環境和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 通常我們喜歡區分南北城市的不同, 例如,南方喝甜豆漿,北方喝鹹豆漿,冬至南方在湯圓北方吃餃子, 但是有這樣一個比較奇怪的城市, 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正好位於南北分界線上,關於它是南方還是北方城市一直有爭議。
  • 從全球地標看灣區之城市商業生生不息
    從全球地標看灣區之城市商業生生不息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