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9塊9就能理財致富?揭秘背後騙局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這樣的廣告你看到過嗎?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理財課。有數據顯示,推出類似網絡課程的公司有數千家,但其課程質量、教師資質、宣傳銷售等問題如何監管卻難以釐清。  

理財課程變套路,9塊9理財課背後的騙局誰來監管

07:52來自中國青年網

9.9元理財課的背後套路滿滿

上個月,江蘇的朱女士在某微信公眾號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只要花一塊錢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財知識。

朱女士:大概11月初通過微信公眾號看到理財營,一塊錢就可以(參加),講一些投資,到第4天時,他說申請名額要進訓練營才能手把手教你。

初次接觸這類課程的朱女士希望繼續學習,於是就分期支付了7999元的課時費。

朱女士:我也是思考了好久才買。通過花唄分期付了7999元,付之前跟我講,馬上拉群手把手教。後來他說,今天已經滿了,下周一拉群。付完錢了以後,就不怎麼理人。

朱女士再去網上搜索這家理財教育機構的背景信息,發現有很多維權投訴。

山東的孫女士也是維權者之一,她比朱女士發現所謂的理財課不對勁更晚一些。孫女士交了錢,也被拉進了所謂的理財培訓群,但銷售的承諾都沒有兌現。

孫女士:他說跟著老師投資終身免費指導,基金要跟著老師買,能達到15%以上利潤,後來就推銷,一開始推蛋卷基金,然後下載另一個基金軟體,他指導你怎麼買基金。

在孫女士給記者發來的一段課堂錄音中,所謂的理財老師甚至表示:「20%的收益不值得你花費太多時間」。

朱女士和孫女士向課程銷售提出了退款申請,但均被拖延、拒絕。孫女士後來發現,甚至學費在支付端顯示成了「餐飲美食」支出。

孫女士:我在支付寶裡頭掃碼,我掃了個餐飲美食,連學費都不是,我覺得有必要核實一下,到底有沒有這個資質,是否有他們所說的這些老師。

孫女士說,她所在的理財課金卡會員維權群內有近兩百人,學費近170多萬。記者在投訴平臺搜索,被此類線上理財課套路的人還有很多。

一位姓肖的消費者投訴另一家線上理財商學院:「帶班老師宣傳說,學完課程後認為不滿意全額退款,但買課後又說需要畢業考到80分後才能申請退款」,此外,投訴者們還提出了關於教師資質、虛假宣傳等一系列的問題。

媒體梳理發現天眼查中搜索含關鍵詞「財商教育」「理財教育」的公司,共7283家,截至目前,今年成立的共有1202家。但是這些公司在消費者看來,缺乏監管。

朱女士:我在網絡投訴是希望別人看到不要再被騙,我在北京315平臺上投訴可能寫得不太明白,現在也不知道求助哪邊,怎樣能把這件事解決掉,挺耗人的。

專家:所謂理財課不靠譜!

這些所謂的理財課存在哪些問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傑英,也是一名投資者普及教育工作者,聽完這些「小白」理財網課之後,她說,課程內容漏洞百出。

高傑英:第一,收益保底15%以上的不靠譜。今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修訂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按目前一年期LPR3.85%計算,超過15.4%就可以認定為高利貸,表明超過15%以上的收益存在較大風險。

第二,兜售民間理財策略的不靠譜。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怎麼能相信幾千塊錢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

第三,不懂投資,認為可以撞大運發財的不靠譜。投資公司會舉辦一些投資者教育的講座,中國大學慕課網上,國家免費提供了一些免費課程,《中國價值投資》等投資課程,免費普及投資知識。

哪怕是有正規線上教育資質的企業,在涉及此類糾紛時,維權也十分困難。有媒體梳理,此類企業、課程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課程內容是否能夠上線,則沒有明確的說法。一些不規範的民營機構或者純個人的開班,甚至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應儘快完善監管。

IT與智慧財產權律師趙佔領:在課程的銷售方面,他們可能違反廣告法規定,涉嫌誇大事實或者是虛構事實;另外一方面是用戶花高額費用購買理財課程後,培訓的內容有可能和他事前所宣稱的內容不符。

參加完培訓之後,他們再推薦你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並且在此過程中會提供一些理財相關的諮詢服務,這是需要有資質的。涉及到他在宣傳營銷方面不規範的地方,監管主要是由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規範和處罰,關於這塊的監管力度可能還不夠。另外一方面,他們在提供這種理財諮詢服務的時候,金融監管部門也應當對此進行監管。

雖然通過理財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是一條可行路徑,但理財終歸是一門專業技能,涉及的知識廣泛。消費者首先要擦亮眼睛,樹立起理財風險意識,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儘快完善監管規則,並嚴厲打擊理財課程套路行為。

央廣網評

理財課程有貓膩

別被培訓機構割了「韭菜」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通過理財實現個人或家庭財富保值增值、防範資產縮水,是一條可行路徑。然而,一些消費者購買網絡理財課程,想學到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能,卻不料掉入「陷阱」裡,不但錢沒賺到,反而被理財教育培訓機構收割了一大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媒體報導看,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只是一個吸引流量的誘餌,消費者被高收益承諾打動後,就會被誘導購買幾千元的理財課程,甚至投入更多的資金。這種步步設套的騙局,已經存在多年,之前主要是通過電話、QQ群的方式,如今則轉移到微信公號、微信群、微博等平臺,套路其實是一樣的。

理財是一個具有高門檻的專業技能,涉及到經濟專業知識,諸如儲蓄、股票、保險、基金、藝術品、衍生品投資等,均有規則和風險,需要充分了解相關知識,掌握投資方法,並經過豐富的市場實踐。世界上不存在穩賺不虧的理財方法,投資者面對的是變化莫測的市場,市場中潛藏著很大的風險,即便全球最優秀的投資者,都很難實現長期穩定高收益,更遑論普通人了。

顯然,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理財者並不容易。一些網絡理財課程所宣稱的「收益保底15%以上」、跟著老師炒股賺大錢等都不靠譜,乃是以高收益為噱頭,藉助人們的貪婪和焦慮進行洗腦式營銷,忽悠理財「小白」上套,目的是為了騙取學員的高學費、手續費等。消費者應小心謹慎,首先要樹立起理財風險意識,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莫被天花亂墜的理財課程廣告矇騙,以免花了冤枉錢。

消費者對理財知識的需求非常旺盛,眾多理財培訓企業盯上這塊蛋糕,也是正常現象。按照規定,這些企業進行理財培訓,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課程內容、宣傳廣告均要合法。而目前出現的理財課程套路混亂局面,恰恰是監管不力所致,相關監管部門應儘快完善監管規則,把好資質審核關口,嚴厲打擊理財課程套路行為,防範消費者被割「韭菜」。(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江德斌)

(來源:央廣網)

相關焦點

  • 理財課程變套路 9塊9理財課背後的騙局誰來監管
    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另一種課程——理財課,課程介紹比配音課更加誘人: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  有數據顯示,推出類似網絡課程的公司有數千家,但其課程質量、教師資質、宣傳銷售等問題如何監管卻難以釐清。消費者如何在線上課程的迷霧中擦亮雙眼?
  • 揭秘9.9元理財課:被忽悠的學員與致富的賣課人
    甄妮是一位參加過9.9元理財課的在校大學生,她告訴燃財經,自己學的是投資理財相關專業,但又學得不太好,所以希望嘗試看看能不能通過報這個課來學習一些相關的技能。像甄妮一樣,被9.9元理財課收攏的大有人在。近日,《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文章(以下簡稱《文章》)幾近刷屏。
  • 身陷虛假炒股APP被騙63萬,騰訊手機管家揭秘三大線上投資理財騙局
    近幾年,你是否了解過「P2P、虛擬貨幣、微交易、網絡基金」等投資理財領域的新詞?又是否習慣性將剛發的工資轉進線上投資理財平臺?是不是也想通過理財和線上投資產品,讓錢生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增強,社會颳起投資理財風,線上理財因為其多種金額梯度、方便存取等特點更受用戶喜愛。
  • PPmoney高管做客廣東衛視 詳解理財騙局
    在全民理財時代,金融理財騙局層出不窮,而缺乏防範意識的老人們,成為各路詐騙的主要受害者。9月28日,由PPmoney網貸獨家冠名的社會觀察類節目《你會怎麼做》在廣東衛視播出,展現了路人目睹老人遭遇詐騙後的反應,PPmoney網貸高管也現身節目,為廣大觀眾支招如何防範騙局。
  • 揭秘「你就是卡神」背後的致富夢:新式傳銷還是騙局?
    9年前,臺灣女孩楊蕙如的理財故事風靡臺灣島,她靠刷信用卡在短短兩個月內獲利上百萬新臺幣,消息一出輿論譁然,甚至被有些人封為「卡神」。「卡神」夢碎背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龐氏騙局,還是披著金融外衣的新式傳銷? "你就是卡神"金融課程現場(照片由報案者提供)  王波(化名)是濟南一名汽車美容店加盟商,資金周轉問題讓他犯了愁。「有人能教你快速提升信用卡額度,還能享受創業板高比例分紅。」2015年春節前夕,他結識了「能量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職員劉彥翠,從此步入「你就是卡神」的金融課堂。
  • 租房加微信多數是騙局 揭秘加微信租房背後的騙局
    租房加微信多數是騙局 揭秘加微信租房背後的騙局 來源:房天下   發布時間:2016-11-25
  • 為你揭秘,9塊9鐵觀音是什麼樣的茶?
    現在鐵觀音網上最大銷量還是50元以下,特別是9塊9等廉價的低檔茶,依據佔據鐵觀音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比如拼X,淘X等網站,廉價的鐵觀音,一個月銷量幾萬斤,銷售額達幾十,上百萬,那這些鐵觀音,到底是什麼茶呢?難道真的是傳說中的,物美價廉?
  • 揭秘光伏理財騙局?你應如何識別
    太陽能光伏發電因其清潔、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新興主體,但是隨之一些的光伏貸騙局、光伏理財騙局也逐漸凸顯出來。什麼是光伏貸?光伏貸的騙局有哪些光伏發電是一個長期收益的項目(短期沒有盈利,一般回收期在7-10年)被銀行所看好,銀行一方面響應國家光伏扶貧政策,另一方面償還風險很低,所以很多銀行都開展了「光伏貸」業務。因貸款利息低(一般5年期利率16%左右),普通老百姓多有選擇貸款來安裝,雖然增加了光伏發電項目回收期限,但也緩和了無資金不能安裝的難題。
  • 投資1500回報1萬塊?揭秘「致富神話」背後的創業騙局
    新華社廣州9月17日電(記者毛一竹 詹奕嘉)「投資1500元,最高回報1萬元!」看似一夜暴富的人間神話,實是一場被人操控的創業騙局。「錢X物聯網」平臺的宣傳海報在廣州市增城區,大批投資者到「錢某網際網路」平臺上投資,結果卻血本無歸。
  • 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
    《我95後英語教師,從攢不下錢到賺回13倍學費》《成年人的崩潰,始於沒錢》……點開微信公眾號裡一個個充滿焦慮、暴富誘惑,甚至帶點色情誘惑的標題後,發現文章最後卻都是在兜售各類0元、9.9元、12元的小白理財課。
  • 快遞招商加盟的致富騙局
    其實,「無限風光」的格局下,那些暴漲的招商成績背後或許並沒有表面上的那麼光鮮。一時間,關於「加盟致富」的溢美之詞和「轉手止損」的質疑聲浪開始輪番博弈。這其中有成功的致富案例,也有狡詐的投機騙局。快遞致富,盛景不再民營快遞行業激蕩近三十年,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蕩產。
  • 警方預警的「循環信用卡」新型騙局改頭換面為「致富卡」
    近期,瀋陽、新疆、邢臺、揚州、常州等全國各地警方紛紛預警的「循環信用卡」新型騙局,目前已經開始改頭換面。鑑騙了解到,目前「循環信用卡」騙局如今已經開始改頭換面,打著「致富卡」的名義,繼續欺騙廣大群眾。通過警方調查,發現騙子自稱「循環信用卡」是一種特殊的信用卡,每月信用卡額度為5萬元,第一個月可提現3.5萬元,第二個月只需在指定APP上還款100至200元,即可讓信用卡額度恢復到5萬元。
  • 【防範365】蜀黍揭秘「網賺」十大騙局·上
    【防範365】蜀黍揭秘「網賺」十大騙局·上 2020-04-19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警偵破高回報率理財產品背後的騙局 下
    民警偵破高回報率理財產品背後的騙局 上》。在證據面前,五名犯罪嫌疑人最終對自己的詐騙事實供認不諱。這五個人都是湖南省雙峰縣的老鄉,原本都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們覺得打工太過辛苦,於是,在一次聚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商量出了這個更快更舒服的賺錢辦法。
  • 網上9塊9茶葉那麼多,為什麼怎麼便宜?聽茶農怎麼說!
    有茶友問我,網上的鐵觀音很便宜,銷量好,一斤9塊9還包郵,這樣的茶葉能喝?作為一名大學生返鄉創業者,土生土長的90後茶農,發自內心的說一句良心話,這9塊9的茶葉,真心不建議大家去喝,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茶葉很粗糙,香氣清淡,口感發澀發,根本就入不了口,怎麼能咽得下去呢?
  • 晉江沃客是怎樣騙人 高收益背後的「龐氏騙局」
    、「投資90天,可以賺30%,繼續投利滾利,一年收益可達10倍」……一度「紅紅火火」的晉江沃客生活理財,近日因涉嫌網絡傳銷,公司8名骨幹人員被晉江市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批捕。據介紹,至被查封時,沃客理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展會員30多萬人、涉案金額達數億元。那麼它是如何讓廣大投資者步步淪陷呢?記者深入採訪,揭開沃客背後的「龐氏騙局」。
  • 央視曝驚天騙局 揭秘投資背後的真相(組圖)
    央視曝驚天騙局 揭秘投資背後的真相  警方資料視頻:犯罪嫌疑人放禮炮慶祝  警方提供的這段視頻內容發生在2017年2月17日下午,涉案公司老闆郭某組織團夥成員,對拉到受害事主入金的楊某兵進行表彰。央視曝驚天騙局 揭秘投資背後的真相  犯罪嫌疑人 那某:單位本身就是一個虛假電子網盤,可以這麼說,為什麼叫虛假電子網盤,因為我們單位沒有實物。
  • 高收益背後的「龐氏騙局」
    、「投資90天,可以賺30%,繼續投利滾利,一年收益可達10倍」……  一度「紅紅火火」的晉江沃客生活理財,近日因涉嫌網絡傳銷,公司8名骨幹人員被晉江市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批捕。  據介紹,至被查封時,沃客理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展會員30多萬人、涉案金額達數億元。那麼它是如何讓廣大投資者步步淪陷呢?記者深入採訪,揭開沃客背後的「龐氏騙局」。
  • 揭秘3M互助金融社區金字塔騙局
    他們不需要租間辦公室忽悠投資人,花錢搭建一個網站就能取信於人;甚至連印刷宣傳材料的錢也省了,只需簡單製作些圖片和電子文稿足矣;更省錢的是人力成本,被高息誘惑的參與者會自發地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平臺進行「微商式」的傳播。最近,網際網路上湧現出一批打著「新型理財」旗號的投資產品,其高息承諾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MMM互助金融社區、摩根幣、百川幣等。
  • 揭秘「HZ國際指尖商城」騙局 無法返款用酒兌
    號稱要打造第二個淘寶,只需投入本金、發展下線,就能成為原始股東,按時提取返回資金,還有10億基金為股東的投資保駕護航……這看似保險的HZ國際指尖商城網絡項目,確實「網」住了很多人,然而當不再有後續資金注入,這座用謊言堆砌起來的商城轟然倒下,交易網站一夜間關閉,公司人去樓空,投資者富翁夢破滅,甚至賠上所有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