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參考報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公司在疫情期間開放了旗下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斑馬AI課等全部學習產品的核心功能,為學生在寒假延長期內提供全場景的學習支持。」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據他介紹,目前猿輔導正價課用戶已經突破了400萬。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

消費新業態加速演進

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本就火爆的在線教育市場也持續升溫。據猿輔導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疫情期間,猿輔導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5萬分鐘免費直播課,超過3800萬中小學生實時在線學習。「猿輔導今年業務發展迅速並在持續創新,尤其是在技術應用領域,也因此收穫了用戶的信任和支持。」該負責人表示。

猿輔導只是一個縮影。當前,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

「消費網際網路中,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老百姓線下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例如在線生鮮購物、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清科資本執行董事李梅表示,一些生鮮購物平臺的網上訂單數量是去年同期的3-4倍;全國近200家公立醫療機構及近100家企業網際網路醫院針對疫情提供在線義診。各行業的線下生意向線上轉移滲透,這個影響是長遠的。

以網際網路醫療為例,據相關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問診市場規模將達22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將增至680億元。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在線問診將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政府也在為數字經濟不斷提供相配套的政策支持,為新業態發展提供助力。今年7月和9月,國務院辦公廳相繼頒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和《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快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數位化促傳統產業提檔升級

除了消費新業態加速演進之外,傳統產業的線上化、數位化趨勢也非常明顯。如今,浪潮雲洲QID平臺為產品賦予唯一的標識,「一物一碼」讓產品有了「身份證」,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部數據在智能管理系統上一覽無餘,質量管理更加有保障。據介紹,通過「一物一碼」試點,生產線上一款產品每年成本節約可達120萬元,發現質量問題時間從7天縮短到實時,質量不合格率降低50%以上。

製造成本大幅下降,成品質量管理效率大幅提升,這「一升一降」之間,折射出製造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趨勢。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表示,儘管今年疫情影響讓許多企業遭遇了危機,但「危」中有「機」,數位化的機遇激發了各行各業企業的轉型。今年到目前浪潮雲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撐128萬家大中小型企業進行疫情防控和數位化轉型,服務企業規模同比增速為8%。

這並非個案。面向消費品製造領域,天創時尚聯合坤湛科技聯手打造了鞋履行業C2M模式,智能化生產線上不僅裝上了攝像頭,搭起了電商直播間。「通過消費大數據可直接了解消費偏好,幫助工廠實時觀測市場反應,智能排產系統為傳統企業控制庫存、拓展銷路提供了盈利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坤湛科技創始人兼CEO閔萬裡表示。

當前數位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產出增長、效率提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日前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產業數位化增加值規模達28.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8%。「儘管2020年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這個數據將有更大幅的提升。」李梅說。

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釋放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

與此同時,5G等新基建也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超1.8億。業內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直接投資累計將達到1.7萬億元,5G商用將帶來超過8萬億元的新增產出。

「無論哪種模式的數位化新業態,都需要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今年國家積極發展『新基建』,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計算中心等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大力發展新基建,有利於培育更多B端新模式新業態。」王洪添表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我國近幾年融合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特別是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創新對全要素生產率有很大的貢獻,形成以科技驅動、邊際成本約等於零、規模報酬遞增的生產新形態。

作為經濟發展動能的科技創新也需要合適政策的支持。對此,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建議,一方面保證基礎研究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是面向企業出臺政策,讓企業成為創新的真正主體,從而釋放科技創新的市場活力。「科研體系的建設中,政府只是引導者,要充分考慮當地市場的特點和產業生態布局,制定好政策,做到四兩撥千斤,利用市場力量建立地方的科研體系。」朱巖表示。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焦點

  • 激發新動能 釋放高質量發展潛力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需要我們在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上下功夫,從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汩汩流動的源頭活水。
  • 在「比學趕超」中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4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在比學趕超中狠抓落實,在爭先進位中奮發向上,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不斷開闢江蘇發展新境界。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江陰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又添新動能
    智慧移動建築採用松下的技術、VIP板材等新材料和聯動天翼的移動式儲能,通過與廣聯達數字建築平臺融為一體,提升建築硬體設施的品質和體驗,為客戶提供全新的工作空間,形成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主體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管理。項目的落地,將為江陰高新區提升裝備製造業的層次和水平、推動智能製造產業的集群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青浦工業園區:向「綠色」要效率 推動高質量「硬核」新動能
    25年來,青浦工業園區已形成了比較深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集群,並發展成了「百億級稅收、千億級產值」的產業園區。在18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青浦工業園區董事長陳曉榮就如何進一步實現園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表示,未來將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在「四個+」上下功夫。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 轉型發展蹚新路!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上)
    持續向好發展的背後,石化、橡膠輪胎等優勢傳統產業功不可沒。東營靠工業起家,靠工業發展,但又不滿足於體量大、規模大的現狀,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批高端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工業由大到優、由大到強,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如果科技創新問題解決不好,發展動力不加快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很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他指出,叢臺區是邯鄲主城區的核心區,教育醫療資源集中,基礎設施完善,經濟實力位居全市前列,極具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下,在創新發展戰略背景下,由北京大學與邯鄲市政府共同組建,是北京大學在京津冀地區設立的唯一的校地合作平臺。
  • 濟鋼以新發展理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聯合網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山鋼集團濟鋼將搶抓「十四五」新機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
  • 激活新動能 崛起新高地 塑造山水城——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新華社重慶1月28日電 題:激活新動能 崛起新高地 塑造山水城——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勇、黃豁、何宗渝  近年來,重慶,這個經濟增速曾經讓人刮目相看的西部直轄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連接起「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以綠色發展的理念塑造「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這一切,推動重慶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嬗變
  • 時間跨度6個月 山東「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專題調研收穫頗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記者 伊帆) 12月15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這次「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專題調研,時間跨度6個月,參加委員近500人。山東省政協堅持把協商民主、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和監督落實貫穿始終。
  • 河北廊坊:推動協同發展 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在推動協同發展中彰顯廊坊作為,在河北省高質量發展中展示廊坊擔當新起點上,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近日拍攝的大廠數字經濟總部商務區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將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科技等智慧產業,計劃2024年竣工。
  •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武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聞發布會現場 任勇 攝中新網武漢12月8日電 (記者 張芹)記者從8日下午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堅定不移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武漢深入實施製造強市戰略,全市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穩步擴大,結構效益不斷改善
  • 【湖南省商務廳】推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
    「十三五」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發展提出的「一帶一部」戰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 「美學經濟」如何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
    河南各地因地制宜驅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河南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在區域經濟布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 山東省政協建言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獻策341條
    孫宏瑗 攝中新網濟南12月15日電 (孫宏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關係山東發展大局,關係山東經濟鳳凰涅槃、由大到強。政協以此破題,建言資政能建到點子上,言到當言之處。」山東省政協秘書長劉永巨15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從外部看,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世界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調整,世界經濟延續分化發展態勢,國際力量對比呈現趨勢性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疫情導致各種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傾向增強,國際經貿領域合作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
  • 要聞| 加快新動能引育 推進高質量發展
    要聞 | 加快新動能引育 推進高質量發展 2019-12-27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興 經濟活 為襄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勢能充沛動能
    「十三五」期間,襄陽工業發展進入增速變化、結構優化、動能轉化新常態、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時期,全市工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149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077億元,年均增長8.5%,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二位;  「一大龍頭、六大支柱」的主導產業格局進一步鞏固,龍頭汽車產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其他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