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的觀念,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她和斷舍離相遇在高野山的寺廟,那一天,她在寺廟裡借宿。在僧人的房間靜坐,她發現,修行僧都非常愛惜自己的生活用品,房間的物品不多,但都是生活必需品,所有的物品都擺放整潔,每個角落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近距離在高野山生活之後,山下英子忽然領悟到了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的重要性。
這種給生活做減法的概念跟她在瑜伽教室學習的「斷行」、「舍行」、「離行」有共通之處,是一種斬斷欲望、脫離執念的修行哲學。
由此,山下英子想出了「斷舍離「的概念,然後,把這個概念運用到了家務整理中。結果,原本不擅長整理的她,現在卻能用斷舍離這種減法的理念,幫助了很多深陷整理苦惱中的人們。
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整理房間就是在整理自己的內心。
日本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看起來像20歲,如今生活美成詩
日本家庭主婦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在25歲後她下決心改變,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斷舍離」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意識到
「捨不得扔掉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就會越多」現在她已經35歲了,於是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10年。
看了《斷舍離》之後,他又馬上用自己的衣櫃開始實踐,可能乍一看並不算多亂的衣櫃。她使用分類放置+斷舍離的方法重新整理一遍,原本外套和裙裝都掛在一起,毛衣都整理到一個籃子裡,包包放到一起。
接下來就是要「斷舍離」的部分
毛茸茸的可愛毛衣,穿了很久的彈性毛衣,已經不再是自己風格的長裙,她會把已經很久沒有穿過的或者確認不會再穿的處理掉,一次捨棄了40件左右的衣服,衣櫥看起來明顯條理了許多。
在tomo的長期經營下廚房外觀已經很乾淨清爽了。但她還是趁著去年年末對廚房也進行了一次整理
柜子裡藏著鍋碗瓢盆、速食麵條、清洗用品等等廚房用具,依舊是先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出來,掃除用品歸為一類,保健品歸為一類
接下來就是「斷舍離」的環節
一部分開袋太久而不用了的東西,處理掉的是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的小砂鍋和老舊的勺子盒。
來看看最終的收納效果,確實是整齊了不少!
tomo在學會斷舍離的過程中,改變了強烈的依戀型性格她漸漸地發現:「不對物品執著,可以過更舒適的生活」
家庭主婦的生活美學就藏在這個細心經營的房子中,在黑白的北歐風格玄關中,在簡約文藝的臥室裡,在,客廳小小的木質茶几上......
有時候換上最愛的和服,化上美美的妝拍一些喜歡的照片,斷舍離生活讓她有個健康年輕的心態,看起來青春洋溢又美麗,完全像是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
35歲的tomo卻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斷舍離是一種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由內而外的,並不是單純的花一天,去整理雜物,而是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
人這一生,只有懂得了「斷舍離」,才能更好地無憂無慮的生活,才能將自己身邊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才能使自己不會感到空虛無助,才能不會被一張無形的網束縛,才能更好的抵擋那些欲望,活得更加明白通透。
《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
稻盛和夫、張德芬、林夕、楊瀾、 李冰冰、蘇芩、林依晨、陳數等眾人都從書中得到啟示和力量,對本書盛讚有加。
人民日報評論本書:人生像一輛車,輕車簡行,不超載、不超速,就能順利抵達幸福車站。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做減法,學會捨得與放棄,方能獲得輕盈與靈動的人生。
所以,從今天開始,開始斷舍離,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感情上,都能夠活出更好的,更優秀的自我!
恰逢出版社活動,一本斷舍離加上兩本人生三境,僅需59元,一杯咖啡錢,你可以擁有更精緻的生活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