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難題:青春期孩子談戀愛,怎麼預防

2020-12-18 東方名家教育頻道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一個初中生男生跟媽媽匯報自己的感情生活:「我喜歡我們班一個女生,我愛她。」他媽媽說:「你愛她,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要為你愛那個人的幸福負責任,你有讓你愛的人幸福的能力嗎?」這孩子很認真地想了想:「我現在還沒有。」這位媽媽很認真地對他說你:「這就是你還沒有愛的權利。」孩子可能會反思,怎麼辦呢?為了有愛的權利,我是不是應該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就很巧妙地把孩子該不該談戀愛的問題變為孩子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問題,這是非常藝術的引導法,是值得我們很多家長學習的。

這個故事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首先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孩子有了這樣的情感問題,會不會跟我們說呢?第二個問題,孩子向我們訴說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會如何反應。

這兩個問題是很關鍵的。孩子不跟家長說,就會跟同學朋友說,這時候得到的反饋可能就是贊成的,所以如果青春期孩子不跟父母去溝通,就可能得不到正確的指導,進而影響生活和學習。所以我們家長最好能打下這樣的基礎,在平時就養成溝通的習慣,孩子有成長問題和困惑的時候,我們是他第一個傾訴和請教對象,要把自己塑造成這樣一個形象。

1.如何預防孩子出現青春期情感問題。

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做一些溝通,我們提倡孩子提前進行性教育,現在國際上公認的做法是在青春期之前就應該開始進行性教育,因為青春期之前孩子生理、心理還沒有發育,這時候了解生理構造的時候,孩子還沒有那麼強烈的好奇心,就像我們講一個普通事物的結構一樣,沒有內在的衝動。然後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心理心理開始發育,可能對情感的問題要逐步地涉及。到了一個階段,會對異性有感覺的,想要接近,但這只是好感不是愛情。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擔心,很多家長會控制孩子和異性交往,其實這是不對的,正常的交往是可以的,而且如果孩子接觸異性太少,他/她反而他沒法去判斷什麼樣的異性才是有魅力的,賈寶玉身邊那麼多女孩,他就愛林黛玉,所以適當的接觸不是壞事,關鍵是我們要引導孩子怎麼樣和異性接觸。

很多家長像防洪水猛獸一樣看著孩子,不讓她/他們跟異性接觸,尤其是女孩家長。結果一旦決堤了反而勢不可當,不能公開接觸,就想辦法私下接觸,這樣就更沒有辦法了解和控制了,所以家長在這方面要有科學的認識和良好的心態。

異性正常接觸是可以的,因為異性之間可以互相學習,男孩勇敢,女孩認真;男孩大度,女孩細膩,這都是值得互相學習和了解的。家長這個態度是很重要的。

2.青春期孩子真出現感情問題怎麼辦

我們過去認為,早戀這個種現象只發生在學習不好的孩子身上,其實不盡然,無論是學習好不好的,性格開不開朗的,都有可能出現感情問題,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可能是社會環境的影響,還有缺少家庭溫暖,我們發現早戀的孩子往往缺乏精神溫暖,尤其是在家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現在我們家長要改變一個錯誤的概念,就是我們用盡力氣,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吃香的喝辣的,這是物質溫暖,並不能代替精神溫暖,而且物質溫暖之後家長可能更忽視給予精神溫暖。這會導致孩子缺乏愛,會更想去尋求另一種愛來彌補自己的心理需求,會更容易早戀。

那麼還有一些原因,譬如說攀比、模仿,因為孩子缺乏判斷力、缺乏抵禦能力、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具有從眾心理,會想大家都有,我為什麼沒有?我們甚至發現學生在青春期前有這種情況,如果同學有男女朋友了,身邊的孩子會因為沒有男女朋友感到自卑,甚至在大學校園裡都會有這種情況。

我們曾請教孩子們,想知道他們怎麼看待早戀。很多孩子的想法是上中學、上高中一回,怎麼著也應該有點情感經歷,沒有點情感經歷,我的高中白上了,這是一部分孩子的想法;還有孩子說得更直接,說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

我們發現孩子對情感問題的認識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他們之所以有誤區,這與我們家庭、學校對孩子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缺乏有關,這是一個問題。有的學校開了相關課程,但不是以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和形式設置的,只是為了完成開課的任務,這樣的課效果非常差,導致孩子還是不懂得如何處理情感情緒問題,甚至我們發現大學生在情感問題上也會產生迷茫。我們應該重視在家庭中、學校裡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有效。

相關焦點

  • 孩子青春期 「談戀愛」了,及時溝通引導策略,為學習旅途助力
    孩子讀高二了,在學校談戀愛。說明孩子的青春期發育正常,但情感自制能力比較弱,未能正確處理好對異性的好感;而是「大膽」地轉移到語言上和行動上的表現了,才會「明目張胆」地在校園「談戀愛」,被老師「逮」個正著,經多次教育未能轉變的情況,教師才會約談家長,協商如何處理孩子的「早戀」問題。
  • 預防青春期的"鎖門"危機 教育講壇破譯"青春期密碼"
    作為孩子,你是否願意把自己的心事和父母分享?昨天下午,由市教衛黨委、市教委和解放日報社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新解放教育講壇在解放日報社舉行。由中學生、家長代表和教育專家們坦誠相待,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親子對話,共同破譯「青春期密碼」。
  • 積極人生大學劉一凡: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的戀愛觀?
    性教育教練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戀愛觀/關於性教育這個話題,實際上在孩子嬰兒期就要開始這方面的教育了。可是如今當我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依然難以啟齒。有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教,有的時候想教,又會覺得會不會是縱容他,會不會是幫助孩子早熟,如果不教的話,又會擔心孩子的安全。一方面很害怕孩子早戀,很害怕孩子發生性關係;一方面自己心裏面也知道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攔也攔不住的。
  • 怎麼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隨著大腦及身體各器官的發育成熟,生活體驗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織,心理極不安定,反抗性極強。他們容易激動,亂發脾氣,與大人唱反調,自我意識開始樹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願辦,如果大人稍加約束,就會產生反抗心理。那怎樣更好的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呢?
  • 青春期孩子「易燃易爆炸」?硬碰硬是下下策,父母應學會化敵為友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初中階段,也就是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會得到飛躍性的發展。很多父母都會吐槽自家孩子,怎麼步入青春期以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是個聽話的乖孩子,現在的脾氣變得又倔又暴躁,什麼事都喜歡和自己對著幹!
  • 如何讀懂青春期孩子心靈需要?理解是最好的教育
    理解是最好的教育時間:2019/4/28 8:46:14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許沁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曾幾何時,家長還沉醉在與孩子童真的對話與喜悅中,憧憬著孩子的成長與幸福;隨著青春期到來,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感嘆
  • 孩子十幾歲進入青春期後特難管,不管又不行,怎麼辦?
    這種青春發育期普遍提前趨勢,給社會和教育帶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也使青春期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和種種危機與困難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立足於40年研究基礎,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所以,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是個「壞」孩子,青春期的大腦其實和我們成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因為前額葉沒有長好,讓青少年具備了做事不專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緒化等缺點,這是受生理發展局限的。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 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叛逆,但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那就是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既是孩子性格、人生觀的養成時期,也是做父母的對於孩子教育的最好時期,可以說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這是對青春期最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他們已經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卻遠未達到成熟的要求,廣義地說,是心理年齡幼稚,狹義地講,是除身體外其它一切條件均不具備。所以他們無權,也無法承擔生活。 那麼為什麼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但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就該無所作為,事實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
  • 青春期裡的那些事兒:青春期戀愛,父母應該怎麼辦?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進入青春期,叛逆、成績差、戀愛成為了孩子的三大標籤,但是,叛逆和成績差,父母都還覺得有辦法,可一遇到青春期戀愛就真的是如臨大敵了。01 青春期戀愛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成熟,孩子會出現對異性愛慕的感情,會主動接近自己喜歡的異性,發生頻繁交往,互相傾心,就會導致青春期戀愛。
  •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為你深度解讀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種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作為父母和老師,不要先入為主。青春期的問題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孩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樣,出問題的人往往是父母自己。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
  • 卓育英才:專注青春期素質教育 逆境中突出重圍
    作為青春期素質教育的領跑企業,卓育英才面對這場疫情,積極做出調整,將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作為營地式青春期素質教育平臺,卓育英才旗下光和青春在疫情期間,對課程的形式做出了積極創新,推出了豐富的線上課,滿足孩子和家長們的學習與成長需求。
  • 《安妮日記》: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煩惱,學會與這一時期孩子溝通
    讀這本書除了讓我們了解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更多地讓我們從中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思想矛盾和心聲。通過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讀這本書能夠了解到青春期孩子心理活動特點和困惑,從中學會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如何引導這一時期的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婚姻愛情觀。
  • 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家庭教育是這樣的
    命令式衝突是指不管孩子的實際感受,沒有適當的過波,「霸道」的父母用簡單粗暴的命令方式迫使孩子屈服。 NO.02 臆斷式衝突 ——「你怎麼身上這麼髒?你肯定是和別人打架了。」 「我沒有打架!我是摔倒了。」父母自以為是、武斷地下結論,傷害了孩子的自讓孩子感到委屈和不滿。
  • 青春期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家長們不要急,做到這幾點即可應對
    不知不覺,90後早已為人父母,00後也進入歷史的舞臺,社會在飛速發展,孩子們成長的環境與過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應對現在的教育環境,家長們都是在摸索中,探尋教育的真諦,有的做得好,有的卻是焦頭爛額,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更是讓很多家長心急上火,打不得罵不得
  • 學做智慧家長,破解青春期煩惱——2020十幾歲家長課堂·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生最寶貴的年華,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最後一年恰逢青春期萌芽階段,家長們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和引導青春期出現的問題?為引導家長更好的對待孩子到來的青春期,1月10日晚,近百名國防科大附小的家長如約而至,一場別開生面的青春期主題活動在此展開。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位媽媽含淚告誡,千萬不能這樣做!
    這位媽媽說,每次挨完打,孩子並沒有改正,也不會認錯,反而會更加敵視地看著她,不和她說話,成宿成宿地泡在網吧裡。其實她也能意識到,這樣打孩子對教育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打完孩子以後更加惡劣的母子關係也讓她無比後悔,但是每次孩子叛逆地不服從老師和家長時,她就控制不住滿腔的怒火。她抱怨孩子不爭氣,不學好,更抱怨自己運氣不佳,「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難搞的孩子」?
  • 青春期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父母怎麼辦?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花錢如此大手大腳,不懂得父母賺錢的辛苦?1.獨生的一代,優裕的物質。這一代孩子從一出生就不缺穿不缺吃,物質上是優裕的,父母不想讓孩子吃自己當年吃過的苦,自己努力奮鬥,為孩子創造了不必為吃飯而發愁的環境,甚至更好的教育資源。更何況這是獨生的一代,四個老人和父母所賺的錢都留給了這一個孩子。祖輩們看著孫子花錢都是樂呵呵的。
  • 心理學:怎麼才能有效地管理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他的母親擔心他的學業情況,特地讓我們幾個和他相熟的朋友來和他一起上學,但是他一見到我們就往家裡跑,跑回自己的臥室,反鎖門窗,任憑你怎麼喊他都不出來。最後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們幾個學生陪同班主任老師,一起到了這位同學的家裡,經過一下午的長談,最後才解決了他不去學校的問題。
  • 如何對待青春期逆反的孩子
    二,《青春期》(寸草)講座聽後筆記1. 青春期,偶爾疲倦、圈子變小、易激動、固執、觀點多、易變、崇拜權威偶像等,是正常的。2.青春期,為頂嘴而頂嘴、故意沉默、放棄學習、無目標無動力無信心、迷於網絡或遊戲、早戀導致分散精力、焦慮抑鬱等,是異常表現,要重視。3. 青春期原因之一:社會富裕,凝聚力差,獨子化,父母教育方面的壓力大,孩子競爭更殘酷等。舊時,孩子有目標,但幼稚;現在,孩子往往沒有信仰,沒有目標。4. 青春期原因之二:家庭教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