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通讀文章前你需要準備這些

2021-01-07 中國生物技術網

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可以說是每一個學寫論文的研究生必不可少的技能,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讀文獻呢?看看下面的技巧能不能幫到你~

一、選擇高質量的文獻

現在,很多資料庫都對我們開放,檢索文獻變得十分方便。但是文獻的質量良莠不齊,那怎麼選擇查找質量相對較高的文獻呢?

在檢索時,縮小範圍。以中國知網為例,檢索時就可以選擇高級檢索,檢索條件設置的越清晰,那麼結果的相關度可能會越高。

考量發表來源的權威性。在檢索出大量論文之後,如果不知道先看哪些,可以優先看發表在那些核心刊物上的論文。

1. 來源:檢索時採用高級檢索,縮小檢索範圍進行查找(以CNKI為例)。

2. 初篩:看標題和關鍵詞,如果相關,再閱讀摘要和結論進一步確定文章對於自己的價值。

3. 參考文獻:從別人的參考文獻中尋找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文獻。

首先有選擇性地閱讀。新接觸一個研究方向,可以和導師,師兄師姐或者同學交流一下,再者可以搜一下行業內高水平的期刊以及大牛的文獻。

其次,要定期廣泛的閱讀文獻,及時瀏覽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重要期刊。這些期刊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這個領域的最新動態,掌握最新研究方向。圍繞自己的研究方向閱讀。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大量閱讀有關文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有深入細緻的了解。

二、帶著問題讀文獻

選擇好文獻,第二步就是閱讀文獻。閱讀文獻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逐字逐句去閱讀。

讀文獻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萬能問題:

1. 文章是屬於哪一類研究?研究問題是什麼?採用了哪種研究方法?

2. 文章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實驗怎麼驗證?數據處理合不合理?

3. 文章創新點在哪?出彩的地方在哪?對自己的研究有什麼幫助?

閱讀的時候,最好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文獻管理軟體。目前用得較多的有Endnote, Mendeley, Zotero,還有知網的E-Study。各種文獻管理軟體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可根據自己偏好進行選擇。

正式閱讀的時候,還可以同步做閱讀筆記。文獻閱讀由三部分組成:思維導圖,詳細閱讀筆記(word),E-study文獻庫。三部分採用同種編碼形式,以便查找。

最後,關於英文文獻的閱讀,很多人會覺得英文文獻難讀,但這種情況通常不是因為英文水平差,而是沒有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科研人員所用的專業詞彙在科學界被認為是「常識」、「常理」,但起初對你來說卻是陌生的。沒真正搞懂這些專業術語,就算文獻別人幫你精翻成中文都沒用。

因此,一定要確保自己了解文獻「Key words」每個詞彙的意思。在此介紹一種,能快速達到能夠與作者正常對話的基礎知識儲備方法:搭配筆記軟體,善用科技新聞報導及百科。

1、百度相關關鍵詞

2. 看標題簡單篩選 4-5 篇

3. 剪貼到印象筆記

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在於最新頂刊的文章會有人專門報導,但要清楚上述只是一種取巧方式,想深入了解最好還是在這基礎閱讀相關英文 Review。

三、提煉總結

從文獻當中截圖出對自己的研究有所啟發的,或是對解決當下研究問題有幫助的,可以對其進行記錄,整理到文件夾如「論文學習」「某某專題」「古籍書目」「英文原著」……

好的研究離不開大量的閱讀文獻,深入學習才能厚積薄發,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好的方法往往可以使得研究事半功倍,持之以恆找到適合自己的文獻閱讀方法,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四、具體如何閱讀文獻?

初看文獻的三個步驟:

1.先通讀各個小標題,也就是results部分,弄清楚文章的思路和內在聯繫。

2. 看每個小標題對應的結果圖和圖注,了解文章通過什麼手段來驗證科學假設,不明白的地方進行標記。

3. 最後再把全文通讀,根據做好的標記到文中找具體的解答,做好閱讀摘要,注意作者在discussion部分的寫作方式和經典句式。

通讀文章前需要準備的問題:

1.文獻解決了什麼問題?是否發現了新的機制、新的biomarker還是新的藥物作用靶點等等。

2. 這個問題重要麼?為何重要?這點在introduction裡面作者會提出交代,即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3. 作者提出了什麼假設來解決上述問題?理論依據是什麼?

4. 作者通過哪些方法來驗證他們的假設?你還知道其他什麼方法?要注意你的實驗室/你手頭上可以實現其中哪些方法,以後遇到此類的問題就可以採用啦。

5. 這些方法是否符合論證假設的需要?是否不夠全面還可以有其他的補充?還要考慮實驗材料涉及到哪些?細胞、動物、臨床是否都覆蓋到了?

6. 作者為什麼這樣設計實驗?有什麼創新?實驗證據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

7. 所有的實驗結果圖都可以看懂嗎?

8. 文章是如何描述結果、如何解析圖表趨勢,論據如何組合,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9. 寫作上的亮點有哪些?

10. 文獻的總思路圖?(問題、設計、方法和討論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看完思考文獻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即文獻的減分項,機制是不是做的不透,創新性是否不足。要是自己接著此方向繼續做,哪些是在我所在工作條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須要做,哪些別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有人說過一篇文獻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圖表,討論,文字結果,方法,這也是不無道理的。對一個領域熟悉之後,能做到僅通過閱讀圖表及其說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結果,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或者發展到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須看摘要、圖表即可,個別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結果,再看討論,文字結果和方法。

如果時間充裕,discussion部分還是要重點研讀一下,特別是遇到CNS級別的paper的時候。這部分會把文章的精髓,idea的創新性,作者的實驗設計邏輯再闡述一遍,圖表的趨勢解析,論據的組合,寫作的亮點都是可以學習的地方。

來源:四川大學研究生會文學與新聞學院研分會、解螺旋

相關焦點

  • 贈書福利 | 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科研大牛經驗分享
    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億,就不容易忘記。
  • 你可能一直在錯誤的閱讀文獻!
    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範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2.選擇文獻技巧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
  • 閱讀英文文獻的訣竅,就在這裡!
    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 乾貨|留學生如何高效閱讀文獻?
    本文HotEssay為同學們準備了一篇如何高效閱讀文獻的實用乾貨,快來認真做筆記吧!搜集文獻的途徑有哪些?多跟導師溝通,一定要按照導師的線索收索關鍵性資料,導師也會提供一些閱讀書目。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文獻?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
  • 論文小常識|如何準確快速地閱讀文獻!
    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範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2不能盲目的讀選擇文獻的技巧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
  • 如何有效地搜索及閱讀文獻?
    而這樣做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在之後的研究中,你不可能指望老師每一步都手把手教你如何推進課題。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在對課題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就很容易想到前進的方向,而且容易產生發散性思維。那麼,該如何通過文獻認識課題呢?我認為這一階段,先去讀綜述類論文,而且儘量是中文的(英語特別好的除外)。
  • 簡述文獻綜述的寫作過程
    以下就文獻綜述的寫作過程作簡要探討,供需要寫文獻綜述者參考。選題是文獻綜述寫作的關鍵環節,選題要突出一個「新」。一般來說,只有選題新、資料新,文獻綜述才具有參考價值,才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資料新是指引用的文獻以近3~5年學術性期刊的論文為主,因為陳舊性資料隨時間的進展可能被新發表的資料所包含或超越,失去了被歸納綜合的意義。
  • 乾貨│教你閱讀文獻的正確姿勢
    如何兼顧中英文文獻的閱讀對於一個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陌生領域,應該先看中文綜述,其次是中文博士論文,再次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先閱讀中文綜述,一方面,你可以迅速了解這行的基本名詞,基本參量和常用的製備、表徵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之後英文文獻的閱讀。
  • 我整理了三百多篇論文,得出了寫文獻綜述的這些經驗
    上學期有一門課,老師專門提出期末作業是每人一篇文獻綜述,題材自選,於是從這門課程開設一半的時候,我就開始著手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總結出了一些小技巧和小問題。文獻綜述的目的最終的碩士畢業論文裡,文獻綜述的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讓我們這些「研究者」寫文獻綜述的目的在於總結和整理前人的關於某一個問題的研究成果,然後說明自己的這篇論文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有什麼創新或者意義,又或者說是另外的一種研究方法的更新。簡言之就是,我們的論文是為了研究某個小方向的問題,文獻綜述就是要告訴老師們我們的研究別人不一樣。
  • 怎麼讀文獻、管理文獻、寫綜述?這篇文章講了!
    而且,你的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因為人都是基於舊有的知識去領悟新知識。剛開始的時候,你的知識儲備少,一篇文章的知識點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或者大腦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實例去解釋,所以接收起來非常困難。而隨著積累的增加,理解越來越容易,也理解越來越充分,速度也越來越快。閱讀速度的增加一定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型的,這就是知識的馬太效應。
  • 論文如何閱讀英文文獻?3分鐘了解學術大佬不會告訴你的5個秘密!
    畢業論文已經陸陸續續開題了在寫論文時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要提閱讀外國文獻了但是閱讀外國文獻對於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南京申友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學術大牛閱讀外國文獻的方法掀起大佬的內幕來建議收藏
  • 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
    一、選題選題是寫好文獻綜述的首要條件。論文選題要從實際出發,有確立的目地,有一定的基礎理論或實踐活動實際意義。選題來源包括:1)與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相關的常見問題;2)護理問題的研究今年發展迅速,需要綜合評價。
  • 論文中文獻綜述應該怎麼寫
    寫一篇文獻綜述通常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選擇一個主題,收集閱讀文件,起草一個大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文件審查通常是為某個需要而寫的,例如學術會議、科學研究項目或項目的主題。因此,筆者對文獻綜述的選題大致上是明確的,不像科學研究的主題。太難了。
  • 淺談研究生查閱和整理文獻綜述資料技巧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的文體
  • 寫作護理類文獻綜述的工作體會
    寫作護理類文獻綜述,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選題,一是從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中發現某方面問題需要歸納;二是某護理問題的研究近年來發展較快,需要綜合評價;三是從掌握的大量文獻中選擇反映本學科的新理念、新技術或新動向的題目;四是與自己科研內容和方向有關的題目。一般來說,選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且要發揮特長,在選題前應進行查新,了解課題的基本情況,做到有的放矢,並儘快成文,因為科研有較強的時間性。
  • 探討如何整理與歸納文獻綜述的寫作資料
    在醫刊彙編譯看來,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歸納要以研究專題為中心,也就是根據研究專題的材料方法、結果、討論等,將搜集的文獻資料組織成邏輯嚴密、語義嚴謹的敘述性文字,並準確識別和揭示該領域內的核心期刊、文獻、作者群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從而挖掘出大量文獻背後的知識基礎、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
  • 談談撰寫文獻綜述的步驟
    概括地講,文獻綜述是對文獻資料的綜合評述,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與評價,整理概括而成的專題性學術論文。以醫刊彙編譯的工作體會來看,文獻綜述的撰寫,遵循著「定向選題、搜集文獻、分析文獻、撰寫綜述」的生成路徑。
  • 文獻綜述寫作中關於外文文獻的借鑑體會
    文獻綜述是揭示某一研究領域當前水平和動向的論述性專題資料。它是作者圍繞某一主題閱讀大量的中外文獻後,提取說明主題的論點和數據,全面分析、整理、歸納概括而寫成的科技論文。對於大多數寫作者而言,難度較大的就是借鑑外文文獻。以下是醫刊彙編譯在這方面的一些體會。
  • 外文文獻無從下手?收下這份全面指南!
    通過參考綜述檢索: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 文獻綜述的格式組成及常見問題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綜述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