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都採用了反差對焦、相位對焦與混合對焦這幾種對焦方式,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它們的原理和作用。
先簡單的說一下手動對焦,再看其他對焦方式。
手動對焦
使用手動對焦時,轉動變焦環直至主體變清晰。聽起來很簡單,但在操作時往往需要多次轉動變焦環來對比之前的畫面,直到確定清晰時才會按下快門,整個過程就像是拉風箱以下,一來一去,非常耗時間,老手也需要三到五次才能準確對焦,新手使用手動對焦時,往往需要的時間更久,轉動多次才能成功。
反差對焦
反差對焦是二維對焦,不需要專用對焦組件。
反差對焦是通過場景反差來進行對焦,由傳感器檢測對焦點的色彩反差進行合焦。工作原理與手動對焦是完全一致的,只不過移動鏡片的過程由相機內的處理器幫助我們反覆判斷完成的,在來回移動中找到對比度最高的點時對焦才會中止,整個過程是無需人工轉動變焦環調整,因此,對焦速度慢,過程長。
反差對焦是通過場景對比度來判斷,如果場景對比度低,對焦時就會出現拉風箱的問題,這是在模擬手動調整變焦過程,如果場景對比度高,對焦越容易,而且較為精準,如果對比度低,鏡片就會前後伸縮,改變距離以尋找準確的焦點。
反差對焦優點:對比度越高,對焦越精準,畫面越清晰。
反差對焦缺點:鏡頭與相機搭配都影響反差對焦的效率,對焦速度追不上相位對焦。
相位對焦
相位對焦是三維對焦系統,必須有副反光板將成像光束反射到獨立對焦系統。簡而言之,相位差對焦是光通過反射板和分離器,將一道光變成兩道光,分別在兩個CCD線陣上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