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2020-12-26 中國網河南頻道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2019-12-12 10:00: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張鑫

| 字號:

A+

A-

【無印良品侵權】記者12月11日了解到,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

日本「無印良品」侵權

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根據判決文書,本案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2011年6月,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在中國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

本案被告之一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是註冊於日本的一家企業,2005年5月其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

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

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此外,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且為其首創,主觀上沒有侵權故意,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二審維持原判

認定日方在浴巾等品類商標侵權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控侵權商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與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涉案商標「無印良品」相比,僅存在「無」和「無」的差異以及有無「MUJI」的差異,故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此外,二者同時使用在浴巾、面巾等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

另查明,良品計畫在第20、21、27類商品上擁有「無印良品」註冊商標,但上述商標指定使用商品均不涉及被控侵權商品,不能成為合理抗辯事由。

因此,二被告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犯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綜上,判決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對於此次判決,良品計畫和上海無印良品不服,並提起上訴。最終,北京高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MUJI旗艦店發聲明澄清

部分商品名稱去「無印良品」

北青報記者登錄相關電商平臺發現,如果搜索「無印良品」關鍵詞,並不會像其他品牌旗艦店一樣彈出頂部專屬的半屏頁面,而是只有商品連結。處於搜索最頂端的還是一則廣告連結,非其旗艦店內商品。

在該平臺的「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中,日本無印良品已經在其首頁的底部掛出「鄭重聲明」。

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針對這些商品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但於2014年及2015年錯誤使用了該商標。

「為消除上述行為給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等造成的影響,我司已對上述商品的商標標註情況進行了整改。」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聲明中表示。

此外,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該電商旗艦店中,部分商品已經在名稱中去掉了「無印良品」字樣,包括箱包、拖鞋、家居用品中的沙發、床上用品、織物的筆袋和桌墊等紡織品。(記者張鑫 製圖/潘璠)

聲音

日本無印良品進入中國前沒提前布局註冊商標

對於無印良品的此次敗訴,法律業界人士認為,日本無印良品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沒能提前布局註冊商標,導致中國的「無印良品」商標在部分商品類別中被他人搶先註冊。而這類國際商標訴訟,此前也有一些案例,如王致和在德國遭遇搶註等。

事實上,目前有一定商標意識的國內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之前都預先合理進行商標布局,應儘可能在和企業生產經營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有關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註冊商標,有的甚至是全品類註冊,從而預先防止其他企業的搶註。部分企業在進軍海外市場前幾年就會考察相關市場的近似商標情況,以防搶註發生。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與「無印良品」 商標之爭日方敗訴
    「無印良品」與「無印良品」 商標之爭日方敗訴 2019-12-12 13:34:18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佚名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來源:北京青年報「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終審宣判 上海無印良品敗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無印良品」商標之爭終審宣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敗訴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12月11日消息,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
  • 「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商標侵權標準是什麼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無印良品」,周所周知的日本百貨品牌,因「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敗訴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日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發布聲明,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緣何敗訴?山東市場上的「無印良品」店鋪又是如何反應?記者走進濟南「無印良品」店鋪一探究竟。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部分商品名稱已刪相關字樣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方敗訴日方電商旗艦店部分商品名稱已去掉「無印良品」字樣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11日了解到,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
  • 被判商標侵權!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中國「無印良品Natural Mill」:註冊商標多年,不構成侵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抗辯稱,案外人在第24類枕套、紡織物等商品上註冊有「無印良品」商標,在多個類別的商品上註冊有「Natural Mill」商標,北京公司是在取得了上述兩個商標權利人的授權的情況下,依法使用涉案商標,而且北京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經過多年的宣傳和連續使用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 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事實上,源自日本的「無印良品」無論在國際和國內市場都擁有者不俗的品牌影響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北京「無印良品」就是跟日本「無印良品」毫無關聯,人家就是比日本「無印良品」要更早地想到這個名字、更早的註冊商標?你還別說,這真的就是法院判定日本「無印良品」敗訴的根源。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在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害了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磊近年來,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領域糾紛日益增多,且商標侵權形式日趨多樣化、複雜化,如何判定構成商標侵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否容易導致混淆等問題,往往是糾紛雙方爭論的焦點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判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本公司敗訴 部分產品只能叫MUJI
    近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被要求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部分品類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線上官方旗艦店和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最前線|MUJI打輸商標官司,無印良品不完整了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