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插播一條自己的慘痛經歷,相信我踩的坑下面也掉了一堆跟我一樣的人。
記得自己剛拿到交房鑰匙的時候,心裡早就認準要裝出北歐風+美式鄉村風融合的靜謐感,然後就順勢開啟熬瞎眼的模式至少看了上千+的裝修案例。
當時我的內心活動是這樣的
哇~
這個椅子好漂亮,想擁有、
這個牆色我喜歡,要同款、
還有這個地毯、吊燈、抱枕
這個、這個、這個、我都要
滿滿的購物慾洶湧澎湃,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東西都買回來了
組合一起心哇涼哇涼的,有種混搭不成反類犬的尷尬
怎麼看怎麼扎眼
現實給我結實的上了一課
如果沒有強大的混搭能力和豐富裝修經驗
要麼就照搬照抄
要麼就按規畫圓
因為一切看似沒有道理的東西都會有跡可循,這條適用中國80%的家庭。
那麼今天的知識點來了,如何輕鬆打造北歐風?
說起北歐風,你腦海裡會閃現什麼?是快餐廳裡的溫莎椅、分子燈、龜背竹、宜家還是滿屋的原木家具?可能有時連自己都說不清楚,它更像是一種感覺,舒適實用,樸實自然…不同的人會賦予它更多的定義。
談感覺太虛緲,會實操才是王道
今天小暖搜羅一些北歐風相關硬性指標供大家參考(裝修大神除外哦)
1. 硬裝簡單化
上年代的審美真的對我們荼毒深遠,家家戶戶的硬裝標配都離開不開回光吊頂、大理石電視背景牆,歐式牆紙,目標只有一個,營造出滿屋人民幣的味道,即容易視覺疲勞又沒有實用價值。
在硬裝上,北歐風沒有複雜的元素,頂、牆、地三個面很少用圖案和紋理裝飾,有時只用簡約線條和單一的牆色來點綴,因此,大白牆木地板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2. 材質多元化
北歐風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它有一條不羈的靈魂。
原木、棉、麻、藤,這些材質的裝飾自帶天然屬性,融於環境能把家烘託得更加溫暖舒適。
裝飾物件有:淺色調的原木家具、布藝沙發、藤編座椅、黃麻地毯、針織蓋毯、棉麻窗簾、亞麻抱枕等。
▲ 細胳膊細腿的原木家具,看起來精緻又溫暖
▲ 羊毛地毯和亞麻抱枕,融化了鐵藝材質的冰冷
不單是原木,膠合板以其易折彎易加工的優點贏得了設計師的青睞,成為北歐風的標誌性材料,但這並不意味著北歐風是廉價的,硬木貼皮、真皮、大理石、黃銅等多種好材質,一度成為中產們的最愛。大概總結下,各有所需豐儉由人。
▲ 不複雜不花哨,線條流暢利落的椅子
產品材質並不會框限設計師的想像力,不管是不鏽鋼、塑料、玻璃等新材料,還是木頭、織物、皮革等傳統材料,都曾經風靡過,讓喜歡的人為之瘋狂。
▲ 丹麥家居品牌HAY的經典椅子
▲ 丹麥家居品牌By Lassen的鋼製立方體茶几
3. 大面積採光
由於地理原因,北歐氣溫低且日照時間短,享受陽光成為人們的日常最愛,所以北歐建築多是大窗戶,清爽又明亮。
在空間布局上,隔斷少,有時會讓玻璃隔斷充當牆體功能,最大程度增加屋子的採光性和通透性,放大視覺效果。
4. 配色的多變性
它可以是滿屋黑白灰色的性冷淡風,有種姐很高貴你不配,生人勿擾的距離感。
也可以是在大面積的基礎色配上小面積的色塊,點睛之筆恰到好處。
或者在色相上的巧妙撞色,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視覺衝擊。
或者象糖果一樣的馬卡龍色、有質感的莫蘭迪色。
5. 綠植點綴
北歐風的興起,讓綠植們也有了他們的性格與特色,琴葉榕、龜背竹、天堂鳥、散尾葵等大盆綠植瞬間躋身網紅行列,讓呆板的空間瞬間注入有生命,綠意盎然。
沙發旁的大葉綠植,茶几上的稀碎小葉,都讓人心生美好。
可能會有較真的網友會diss現在中國爛大街的假北歐風,小暖倒覺得大可不必,其實這也是國人在家居審美上的提升階段,而且很多有中國風的家居品牌也正在崛起中,追求自己喜歡的又有何不可,因為連北歐人民自己都不會刻意去定義風格,自己喜歡就行,管它什麼風。
如果你想解鎖更系統的硬裝軟裝乾貨,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暖家居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