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黃大哥,孩子最近怎麼樣?有沒有按時去輸血?找到匹配的骨髓了嗎?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救孩子的!」一連串的詢問後,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每一次撥通黃永樓的電話,我的心情都是那麼的沉重。 2017年3月,剛休完產假的我背著五個月大的兒子到村裡去走訪,第一次到我幫扶的貧困戶黃永樓家中去。 來到黃永樓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黃永樓的孩子身上。這個孩子面黃肌瘦,臉上沒有一絲血色,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孩子生病了。 「孩子從出生就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每個月靠輸血來維持生命。這幾年,家裡的積蓄全都花光了,還欠了很多的外債,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做骨髓移植手術,但是手術費用幾十萬,哪有那麼多錢啊?」黃永樓焦急又無奈地說。 了解情況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救這個孩子! 為了能找到合適的骨髓,我迅速把孩子的病歷傳到專業的醫院,如果有合適的骨髓並有人願意捐獻的,醫院會第一時間告知。
張尚萍入戶走訪
2018年6月,醫院傳來好消息:「有人願意捐獻骨髓,並且配型合適,你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準備好30萬手術費,等我們安排好手術時間再通知你們。」 收到這個消息,我和黃永樓的家人一樣激動。本以為看到了曙光,但接下來大家又陷入了沉思。骨髓配型倒是有了,但是30萬上哪裡去找?這是孩子唯一的機會,能試的辦法都一定要試試。 我讓黃永樓馬上收集疾病診斷書和所有的照片,通過實名認證在水滴籌上眾籌手術費。 另一邊立即向黨工委書記黃永和匯報,希望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困難。黃永和說:「脫貧不脫政策,先向縣扶貧辦申請大病醫療救助。」 聽到這話,我終於找到了方向,我收集了黃永樓家近幾年來的住院清單、發票、診斷證明等相關資料,帶上黃永樓本人到縣扶貧辦。 醫院那邊再次來消息,讓趕緊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在縣扶貧站辦理完一些手續後,我讓黃永樓趕緊收拾行李帶著孩子趕緊去醫院,這邊的事交給我。 手術費的事總算解決了,我心裡的石頭落下了一半,隔山差五的就會給黃永樓打電話或者視頻看看孩子的情況,隔著屏幕給孩子加油打氣。
張尚萍與群眾一起吃連心飯
2019年1月終於安排上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孩子需要觀察一個月沒問題才能出院。可是就在快出院的前幾天,臨近除夕,突然說孩子身體不適應,出現了排異,情況很不好。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每天祈禱,希望情況有轉變,可最終,孩子還是走了…… 我痛哭了很久,這個可愛的小生命,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短暫的一生都在經受病痛的折磨,我始終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現實。 雖然孩子沒有留下來,但是在黃永樓一家人心裡,也早已把我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大事小事都會給我打電話商量。 我隨時提醒自己,要時刻心繫百姓,把自己緊緊地和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捆在一起,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並且要用一份信仰、一份堅定、一份執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之中,讓青春之花在脫貧攻堅戰場絢麗綻放。 【人物小傳】 張尚萍,生於1991年8月,女,布依族,2011年4月參加工作,201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擔任冗渡鎮社會事務辦工作員、者樓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現任高洛街道黨政辦主任、高洛街道團工委書記職務,2020年被評為「冊亨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