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青春之花在脫貧攻堅戰場絢麗綻放丨冊亨縣高洛...

2020-12-12 天眼新聞

  「喂,黃大哥,孩子最近怎麼樣?有沒有按時去輸血?找到匹配的骨髓了嗎?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救孩子的!」一連串的詢問後,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每一次撥通黃永樓的電話,我的心情都是那麼的沉重。  2017年3月,剛休完產假的我背著五個月大的兒子到村裡去走訪,第一次到我幫扶的貧困戶黃永樓家中去。  來到黃永樓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黃永樓的孩子身上。這個孩子面黃肌瘦,臉上沒有一絲血色,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孩子生病了。  「孩子從出生就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每個月靠輸血來維持生命。這幾年,家裡的積蓄全都花光了,還欠了很多的外債,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做骨髓移植手術,但是手術費用幾十萬,哪有那麼多錢啊?」黃永樓焦急又無奈地說。  了解情況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救這個孩子!  為了能找到合適的骨髓,我迅速把孩子的病歷傳到專業的醫院,如果有合適的骨髓並有人願意捐獻的,醫院會第一時間告知。

張尚萍入戶走訪

2018年6月,醫院傳來好消息:「有人願意捐獻骨髓,並且配型合適,你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準備好30萬手術費,等我們安排好手術時間再通知你們。」  收到這個消息,我和黃永樓的家人一樣激動。本以為看到了曙光,但接下來大家又陷入了沉思。骨髓配型倒是有了,但是30萬上哪裡去找?這是孩子唯一的機會,能試的辦法都一定要試試。  我讓黃永樓馬上收集疾病診斷書和所有的照片,通過實名認證在水滴籌上眾籌手術費。  另一邊立即向黨工委書記黃永和匯報,希望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困難。黃永和說:「脫貧不脫政策,先向縣扶貧辦申請大病醫療救助。」  聽到這話,我終於找到了方向,我收集了黃永樓家近幾年來的住院清單、發票、診斷證明等相關資料,帶上黃永樓本人到縣扶貧辦。  醫院那邊再次來消息,讓趕緊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在縣扶貧站辦理完一些手續後,我讓黃永樓趕緊收拾行李帶著孩子趕緊去醫院,這邊的事交給我。  手術費的事總算解決了,我心裡的石頭落下了一半,隔山差五的就會給黃永樓打電話或者視頻看看孩子的情況,隔著屏幕給孩子加油打氣。

張尚萍與群眾一起吃連心飯

2019年1月終於安排上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孩子需要觀察一個月沒問題才能出院。可是就在快出院的前幾天,臨近除夕,突然說孩子身體不適應,出現了排異,情況很不好。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每天祈禱,希望情況有轉變,可最終,孩子還是走了……  我痛哭了很久,這個可愛的小生命,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短暫的一生都在經受病痛的折磨,我始終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現實。  雖然孩子沒有留下來,但是在黃永樓一家人心裡,也早已把我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大事小事都會給我打電話商量。  我隨時提醒自己,要時刻心繫百姓,把自己緊緊地和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捆在一起,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並且要用一份信仰、一份堅定、一份執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之中,讓青春之花在脫貧攻堅戰場絢麗綻放。  【人物小傳】  張尚萍,生於1991年8月,女,布依族,2011年4月參加工作,201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擔任冗渡鎮社會事務辦工作員、者樓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現任高洛街道黨政辦主任、高洛街道團工委書記職務,2020年被評為「冊亨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阿牛的感謝 無聲勝有聲丨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
    我叫黃永和,是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書記。說起扶貧故事,我腦海裡就呈現出我對高洛這片熱土最初的記憶:有常年生活在大山中,終其一生未進過縣城的老人;有早出夜歸,步行幾十裡求學的莘莘學子。但讓我終生難忘的,還是秧坪村的王阿牛家。秧坪村位於高洛街道西北面,距離縣城15公裡,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區,全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寨,共307戶1445人,屬深度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讓青春之花在扶貧路上綻放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折...
    大學畢業後於今年2月底,得到村委主任的賞識,我到村裡當起了一名村幹部並參與了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村委以來,我認真履職,任勞任怨,不僅用心、用情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還高效完成各級領導交辦的任務。我時常感到工作很有壓力,經常深夜一兩點鐘都還在加班,但我從來沒有聲怨言,第二天一大早仍然滿懷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 「我的扶貧故事」納福村裡的「草帽書記」丨冊亨縣坡妹鎮納福村第...
    清晨,陽光透過樹枝灑在冊亨縣坡妹鎮納福村辦公樓二樓的房間,我洗漱完畢,拿上裝備——一個文件袋、一支筆和一頂草帽,開始了我一天的工作。我叫劉權,2018年3月受超高壓公司天生橋局指派,到冊亨縣坡妹鎮納福村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的受益者、見證者、參與者丨岑鞏縣...
    回顧自己這一路的成長和進步,不禁感慨:自己既是脫貧攻堅路上的受益者,又是見證者和參與者。  我家住在岑鞏縣平莊鎮榜上村,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我,飽受了貧窮帶來的苦楚,這也催生了我要通過努力,奮鬥美好明天的鬥志。  2014年,我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把最靚麗的青春印刻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六枝特區...
    我叫李丹,現任六枝特區新場鄉扶貧工作站站長,2016年1月,根據鄉黨委政府安排,我調整到鄉扶貧工作站工作,當時脫貧攻堅已全面推開,攻堅任務越來越重。扶貧工作站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好扶貧項目入庫資料,精準核實全鄉人口基礎數據,並通過發展產業助推全鄉脫貧攻堅。由於缺乏扶貧工作經驗,加上還要兼顧家庭,我也曾想過是否能承擔這麼艱巨的任務,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宗旨,每當想到能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能在新場鄉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的戰場上建功,我就堅定了全力以赴做好扶貧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 「我的扶貧故事」換個戰場再攻堅 脫貧前線展風採丨黔西縣錦星鎮...
    2013年至2016年3年間先後鎮派駐錦星鎮青溝村、紅旗村、洪湖村一類貧困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17年擔任慶民村一類貧困村脫貧攻堅大隊副隊長。錦星鎮慶民村扶貧車間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榨油作業這些年,我一直戰鬥在脫貧攻堅最基層一線陣地上,深入到4個村495戶貧困戶家中走訪,實實在在為貧困戶解決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帶領群眾搞好產業。
  • 「人民網 貴州頻道」大山裡的新生活
    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你好,新生活!」清晨,天剛蒙蒙亮,在貴州省冊亨縣高洛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韋天陽的早餐鋪已經熱鬧起來,磨米漿、上籠屜、熬湯頭,香味瀰漫開來,食客絡繹不絕,這個不到12平米的小鋪子,每天要迎來百多位客人。
  • 讓絢麗的青春之花為祖國和人民競相綻放
    &nbsp&nbsp&nbsp&nbsp飛天網評:讓絢麗的青春之花為祖國和人民競相綻放&nbsp&nbsp&nbsp&nbsp「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 「我的扶貧故事」軍人退伍不褪色 脫貧攻堅顯擔當丨榕江縣塔石瑤族...
    我叫潘邵平,是一名退伍軍人,2019年11月,我響應組織號召,下沉到黔東南州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喬央村任網格員,開啟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我負責第四網格,含兩個村民小組,共49戶。村寨群眾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記憶。在剛剛開展扶貧工作時,我缺乏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經驗,是個典型的「小白」。為儘快適應角色,我努力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知識,盡力將政策落到實處每家每戶。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一線守初心擔使命|德江縣煎茶鎮重華村...
    我是貴州德江縣煎茶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重華村攻堅隊隊長龔志龍。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每天奔忙在脫貧一線,群眾的脫貧致富的大事小事,就是我最關心事兒。真抓實幹——爭當脫貧攻堅一線「排頭兵」「書記,我毛遂自薦,建議由我來分管脫貧攻堅工作。」在黨委會議上,我主動請纓,要求分管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戰場上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丨荔波縣甲良鎮...
    我叫陳茂弦,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梅桃村脫貧攻堅隊隊員。  2019年3月,在脫貧攻堅進入衝刺期階段的關鍵時刻,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參加脫貧攻堅工作。「我那麼窮,怎麼能脫貧呢?」電話一頭的覃紹凡情緒激動的說。我包保的貧困戶12戶貧困戶中還有兩戶2戶尚未脫貧,其中一個就是他。由於開展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期間,覃紹凡在外務工,只能通過電話、微信等聯繫。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五味」扶貧路丨荔波縣甲良鎮堯並村駐村...
    2019年,全縣脫貧摘帽迎接省級驗收,全體駐村幹部緊鑼密鼓籌備,嚴陣以待接受上級對扶貧成果的驗收。為此我不得不捨棄周末,連續兩個月待在村委加班。那時又接到母親的電話,讓我抽時間回家一趟,帶父親去醫院檢查。母親說父親的結石愈發嚴重,常常半夜疼醒,之後便不能入眠。每每疼痛得厲害了他也只是去醫院打一針止痛針,只因怕在關鍵時期影響我的工作。
  • 《青春在大地》:傳遞脫貧攻堅的青年榜樣力量
    聚焦脫貧攻堅榜樣故事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於近期在湖南衛視播出,節目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創作導向,帶領觀眾走進10個美麗鄉村,通過「演員鄉村採風+舞臺劇演繹」的形式,展現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者「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 《我的青春在鄉村》:深情講述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
    《我的青春在鄉村》封面。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供圖人民網南寧12月12日電 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當代人文地理資深作家朱千華創作的大型報告文學《我的青春在鄉村——第一書記扶貧紀實》近日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 《金色索瑪花》即將美麗綻放
    《金色索瑪花》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一個高海拔山區彝族村落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在扶貧幹部的帶領下,山區彝族人民通過艱苦奮鬥,一步步走向鄉村振興、走向富裕幸福的過程!除此之外,任重、果靖霖、郭廣平、孫敏、姚剛、張睿等您喜愛的演員也將驚喜現身,攜手為您演繹奮鬥在這片熱土上平凡而閃光的故事。
  • 脫貧攻堅丨駐村扶貧閃耀青春力量
    走下三尺講臺,投身扶貧一線。湘鄉市四中團委書記羅運良擔任棋梓鎮杉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以來,他積極投身扶貧攻堅一線,用真心真情幫扶,讓昔日貧困村大變樣。上任之初,羅運良便遇到了難題。李玉飛是杉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兩個小孩在讀書,經濟壓力大。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李玉飛被檢查出膀胱癌,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就垮了,脫貧致富的念頭也沒了,全靠政府扶持度日。為了改變李玉飛家的現狀,羅運良主動當起了李玉飛的幫扶責任人。「他家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我就一心想著怎樣才能幫到他。」羅運良說。
  • 「我的扶貧故事」用青春歲月譜寫脫貧樂章丨正安縣小雅鎮梨埡村駐...
    我叫鄭小青,2016年9月到正安縣小雅鎮梨埡村開展駐村工作,梨埡地勢較高,且相對偏遠,為深度貧困村。初到梨埡,公路基本上都未硬化,每到下雨天總是泥濘不堪,房屋多為年代久遠的瓦房,環境衛生較差。從到梨埡的那一刻起,我深知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 芳香滿烏蒙
    「我到處把你找,腳下的路伸向遠方」,老鄉們喊她「花仙子」,來自香港的90後,紮根廣州,又遠赴貴州扶貧,她為鄉親們打造了一個「花花世界」!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東西部協作之花綻放在烏蒙山深處!
  • 《瑤山築夢》丨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展播(4)
    《瑤山築夢》丨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展播(4) 2020-11-09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