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四口住30㎡豪宅,簡直是小戶型改造教科書

2020-10-11 菜子由


以下文章來源於一條

一條

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


金先生一家在去年

買下了一間30平米的老房子,

在上海的老裡弄中,

原本破破爛爛、毫無生氣。

他們進行了四個月的大改造,

從原本的一室一廚房,

變成了兩層樓。


通過塊面切分的方式,

在小小的30平米中置入了

兩室、兩廳、兩衛,

還有休閒區、工作區、洗衣房等

大大小小十幾個空間,

每一個空間都用到極致,

滿足了一家四口的所有生活需求!

主要通過這幾點,做到了30平米4個人住也不擠:

1. 一層變兩層

這個老房子層高5米,加蓋了一層後空間立馬增大了將近一倍!

2. 保留挑高空間

雖然進行了加蓋,但仍有兩處保留了原本的層高,這樣保證了空間不會有壓抑感

3. 洗手間太小怎麼辦

將洗手臺放置在了洗手間外,既解決了洗手間內不夠放的問題,出門後洗手,動線順暢也不麻煩

4. 收納空間必不可少

所有的櫃體體積都較大,甚至洗衣機也被藏在柜子裡,這樣看上去才不混亂擁擠

5. 功能分區明顯

每一塊區域都用幾何形狀或是色塊來區分開,使得區域劃分更明顯,視覺上顯得房間裡的空間更多樣

6. 家具精心挑選

家具儘量買細腿的,椅子、沙發不會顯得笨重


自述 金選民 編輯 譚伊白


我是金選民,

我做了12年的設計,也一直在攝影。


最早我常拍上海老裡弄的照片,

時間一長就對裡弄老房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去年我們買下了這個30平米的房子,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一個弄堂裡。

我和老伴、兒子和孫女,

一家四口想住進來,

可30平米完全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

所以我決定從格局上通通打破,重新改造。


改造前

模型圖

改造後

原本它只有一個平面,

一進來就是廚房和臥室,沒有廳,

但是因為它屬於頂樓閣樓,

層高最高處有5米,最低處也有2米,

所以我們決定改造為兩層的格局,

這樣就多出了將近一倍的空間。


一進門就是一個玄關,

右手邊進去是一樓的衛生間,


因為空間太小,

我把洗手臺放在了衛生間對面的樓梯上。


再往裡是小孩的臥室。


臥室門口我們還設置了一個洗衣房,

一般大家能想到洗衣房都是豪宅才能配備,

但是我們也把這點設計了進去,

並且隱藏起來。


進門的左邊是一個廚房,帶著餐廳,

再往裡走便是一個足夠大的客廳。


一上樓便是主臥,


在床的一側還做了一個工作區,

需要專心工作或避免一樓打擾的時候就可以來這裡。


旁邊我還架構出一個方格子,變成了休閒區。



二樓依舊能放下一個大衣櫃和洗手間。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連通一二樓的小閣樓,

可以站在這裡低頭看到樓下,

也可以打開天窗看外面的世界。



我主要負責硬裝格局的改造,

而整個的軟裝設計就由我兒子來操刀。

他主要從色塊上劃分區域,

其實越是小的空間越要區塊劃分得更仔細,

一步一景、處處有景,

才不會一進房間就看到盡頭一目了然。


顏色搭配上主要用到了綠色、桔色和金屬色的結合,

雖說我已經50多歲了,

但我還是有年輕的審美,

也願意接受現代極簡的風格。


特別是家裡有了小孫女之後,

更不應該全是黑白灰的搭配,

只在客廳這個區域大面積地使用色彩就已經可以達到

使空間活躍的效果,增添不少儀式感。



有的牆面上還用到了我自己的攝影作品。


新家剛剛裝修完成,

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弄堂鄰裡之間的熱情,

以前在公寓樓裡隔壁鄰居從來不打照面,

但只要一走進這裡,

便被濃濃的煙火氣包圍,

有回到家的感覺。


我們的家雖然小,30平方而已,

但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空間,互不打擾,

真正做到了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一條(ID:yitiaotv)

相關焦點

  • 37㎡窄條小戶型寬3米4,27萬改成3室「大豪宅」,住一家4口也不擠
    本期業主一家4口人,在北京有套110㎡的房子,四口之家住起來也是足夠了,但卻離兩個小孩學校很遠,不方便。而業主本身有套離學校近的小戶型學區房(37㎡),一家人卻不願意住!這是為什麼呢?除了本身戶型只有37㎡,住4口人很擁擠,還隱藏著以下這5大問題:問題1:整個房子寬度僅3.4米,呈窄條型,不開燈,又黑又悶,居住環境惡劣
  • 廣州30㎡舊房改造,住下一家四口,只花了2萬塊錢,太厲害啦!
    一說到小戶型,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髒亂擁擠壓抑這些,可能很少有人會把比較美好的詞用在小戶型上面吧,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恰恰就是一套小戶型的舊房改造案例,房子不大,位於廣州,房子不大,一共就30平米的房子,改造之後,住下一家四口,只花了2萬塊錢,一丁點空間都沒浪費,太厲害啦!
  • 小戶型太難布局了?學他家這樣設計,103㎡住5口人,也不擁擠
    在一線城市裡生活,面對著高壓力的節奏,許多人會選擇退而求次,選擇在小戶型的房子裡安家。但小戶型的空間設計,卻迎來了一個問題:小戶型太難布局了。一不小心布局錯了,就可能讓整個家看起來臃腫狹窄。因此小編分享一套小戶型的空間布局案例,103㎡的家裡,即便住進了五口人,也不顯得擁擠,堪稱教科書級的布局,一起來看看。
  • 上海33㎡老破房,擠著一家三口人,改造後,媲美豪宅
    而提及上海,最讓人驚豔的便是:老洋房。作為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老洋房,似乎都承載著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比如今天分享的這套上海百年老洋房,是套百年建築,雖是一間33㎡的小屋子,卻在改造之後,讓人大吃一驚,宜居之餘,讓人明白即便是老洋房,在白駒過隙後,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 20㎡住兩人都嫌擠,2萬改造成5口之家,簡直是小戶型的理想型
    這對衝浪夫妻定居海邊,前店後家享受"浪、慢"生活,雖然實現了夢想開了自己的衝浪店,但是店後只有20㎡的空間,承擔了一家5口的日常起居,理想還是要被現實打敗!可以說改造前後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直呼簡直像是換了一套房。
  • 一家三口人,擠在12㎡的家,一住就是50年,他們卻說這是豪宅
    內心豐滿,即便住在小小的家,也能算是豪宅。比如日本的這戶人家,一家三口人擠在12㎡的家裡,一住就是50年,看似小巧的空間,他們卻說這是豪宅。12㎡的地基,到底為什麼被稱為豪宅?一起隨我來看看。整棟建築僅以清水混凝土建造而成,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在54年前的年代,這樣外觀前衛又面積極小的家,簡直可以說是:大逆不道。更關鍵的問題是,僅有12㎡的家,一家人應該要如何在這裡生活呢?
  • 25㎡老房改造,住下一家五口,衛生間三分離,這是怎麼做到的?
    很多人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得已購買小戶型學區房。有限的面積,如何滿足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呢?接下來這套案例,可以說是讓人嘆為觀止。屋主購買了一套北京二環的學區房,十年的房齡套內僅25㎡,經過改造設計,不僅住下一家五口,衛生間還三分離式設計,看看是怎麼做到的。
  • 上海6口住30㎡「水塔之家」,爆改「空中別墅」,遭眼紅鄰居刁難
    你知道上海的房價有多高嗎?市中心房價每平10萬起步,老任家30㎡至少值400萬!在鄉下可以買一棟別墅了!改造前老任家住上海黃浦區金陵東路,一座水塔裡!一住,住了了33年!老任一家6口住水塔三樓,分三層,使用面積30㎡。非常憋屈,存在各種問題!居住窘境1.樓梯坡度達到∠60,老人上下樓忍不住顫抖。
  • 上海6口住30㎡「水塔之家」,爆改「空中別墅」,遭鄰居處處為難
    你知道上海的房價有多高嗎?市中心房價每平10萬起步,老任家30㎡至少值400萬!全家住水塔裡,屋子漏水,柜子長蘑菇,開放式廁所!改造前老任家住上海黃浦區金陵東路,一座水塔裡!一住,住了了33年!老任一家6口住水塔三樓,分三層,使用面積30㎡。
  • 一家5口住30㎡小三層,擁擠尷尬,改日式小洋房,「太空艙」臥室
    一家5口住30㎡小三層,擁擠尷尬,改日式小洋房,"太空艙"臥室這次要說的這戶家庭,是一家5口人住在一起,眼看著孩子們都大了,可是還是在一個臥室中擠著,不管幹啥都顯得特別的擁擠,雖然是親人可這樣的生活方式住著也十分的尷尬,後來全家決定將房子進行改造一番
  • 奇葩戶型「逆天」改造,70㎡居然能住一家7口,小戶型必備參考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套房子只有70㎡,但是卻要住進一家7口,原先的房子因為面積太小所以家具都不敢擺放,父母甚至只能蝸居在8㎡的次臥。於是夫妻兩人決定重新改造下居住的房子,完工效果可以稱得上是「逆天」改造了,小戶型的家庭可以看一下,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哦。
  • 66㎡在日本竟能住一家4口人,這樣的裝修真是小戶型的教科書式案例
    不愧是日本人的室內裝修形式,同樣的是66㎡的小戶型房子,日本卻能住得下一家子4口人,而且是經典的二胎家庭,因此在室內裝修上他們家考慮的就相對比較長久,廚房一排櫥櫃6米長,入戶玄關水泥磚牆又裝門,斷舍離也罷,重收納整理也罷,國內人都能夠當教科書來參照了!
  • 你家的小戶型很難住?人家區區56㎡住下了一家四口
    在大城市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常常因為學區等等原因,只能選擇小戶型。而本案案例面積僅僅只有56平方,但是要住下一家四口:兩個大人+兩個小孩,可以說是有點擁擠。項目信息房屋面積:56㎡房屋戶型:三室兩廳02滿足一家四口需要的客餐廳
  • 上海34㎡小戶型爆改日式格局,20㎡收納空間,衛生間實現四式分離!
    上海34㎡小戶型爆改日式格局,20㎡收納空間,衛生間實現四式分離!34㎡能怎麼裝?相信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衛生間一定小的很可憐吧,的確,在很多裝修案例中,衛生間的面積都被小戶型壓榨的也只能擺得下馬桶和洗手盆了。
  • 一家3口擠11㎡,買不起婚房大爆改,網友:說90平我都信
    上海淮海中路一戶僅11平米卻要容納4口人的房子4口人:委託人30歲小黃、小黃女友和小黃父母小黃和父母一家3口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最高點為5.1米最低的地方只有3.1米因為樓層比普通房屋要高所以頂部隔出來的部分便為臥室0111㎡一家四口的蝸居--撞頭由於層高的不同這個家最低點僅有3.1米所以被隔出的臥室最高也僅有1.5m小黃的父母在閣樓根本直不起身碰頭更是家常便飯
  • 香港一家三口的40㎡小家,臥室裡看海,小如鼠窩的海景房太美了
    在如此有限的空間面積之中,卻要玩出多元化的家居面貌,設計師突破局限,兼容風格,設計了這個清新之家,堪稱小戶型之家的教科書設計案例,入戶的第一眼就擁有混搭式的開闊感。而業主希望自家能塞進一個浴缸,因此廚房與廁所的空間,進行了對調,將浴室+次臥改造成廚房,而原先的廚房則被改造成了擁有一個舒適浴缸的衛浴空間。
  • 香港一家三口的40㎡小家,臥室裡看海,小如鼠窩的海景房太美了!
    作為以小戶型出名的城市,在小戶型的裝修上,香港可以說是擁有獨特的見解和功力。如何讓小戶型的家,擁有多功能的區域需求,是許多香港設計師需要考量的問題。而這次要分享的便是一套香港13坪(將近40㎡)的小戶型設計案例。
  • 套內僅34㎡,空間利用到極致,蝸居變「豪宅」,一家五口很滿意
    這次分享的案例讓人大開眼界,套內僅34㎡的空間,從南到北只有十三步長,祖孫三代五口人住。設計上將空間利用到極致,滿足一家五口日常生活,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蝸居變「豪宅」,一家五口很滿意。(圖:立木設計研究室)改造前後平面圖,原有條狀線性空間不僅空間閉塞還影響採光,改造後在原有格局上進行空間壓縮,同時藉助靈活的設計,改善空間通透和採光效果。
  • 50㎡住一家6口,為什麼還能住得像豪宅?
    俗話說:認清形勢,放棄幻想,既然買了小戶型,就要學會取捨。很多人羨慕超大衣帽間、小花園、獨立餐廳、中西雙廚、四分離衛浴……但如果你家50㎡住著一家六口,想要衣帽間大得能蹦迪,那廚房只能窄得轉身都費勁。,究竟需要多少㎡?
  • 神爆改 30㎡劃分7個空間,住四口人、一隻狗,還有超大儲物間!丨第一...
    本期改造:和很多上海老房子業主一樣,陳女士一家也面臨著空間狹小、居住窘迫的問題。90年代的老房子住三代人,又是令人頭疼的條頭糕戶型,實際使用面積不到30㎡,一個臥室承擔著四口人和一隻小狗的全部生活起居,毫無隱私、舒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