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0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應急管理工作面臨重大風險挑戰、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忠實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危急時刻逆向而行、勇往直前,抗疫情、戰洪水、化危機,始終奮戰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特大災害事故。在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和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歷年來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少、自然災害因災死亡人數最少的成效。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深刻吸取有關事故教訓,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壓緊壓實安全責任,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小區居民樓火災撲救
2020年1月1日16時55分,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小區A4幢居民樓(共30層)2層陽臺發生火災,火勢蔓延至30層陽臺並竄至部分居民室內,造成多人被困。火情發生後,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救援處置工作。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迅速調派42輛消防車、250餘名指戰員到場處置。現場指揮部堅持「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確定「滅救同步」的作戰方案,採取「分區攻堅,逐戶清理」的措施,組織攻堅力量全力搜救疏散被困群眾,全力堵截火勢蔓延擴大,明火於1月1日20時許被撲滅。經過全力撲救,安全營救被困群眾68人、疏散200餘人,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主要經驗
按照高層建築火災撲救編成,精準調派高層建築滅火救援專業隊到場處置。首戰力量到場迅速,充分利用建築內部固定消防設施,第一時間組織攻堅力量深入建築內部救人滅火。採取「內攻近戰、內外結合、上下合擊、逐層消滅」的戰術措施,分層疏散被困群眾,有效控制火勢蔓延。
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公交車站路面塌陷救援
2020年1月13日17時24分許,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南大街紅十字醫院公交車站一輛17路公交車進站上下乘客時,路面突然塌陷,致使公交車和車站部分人員墜落。公交車在下墜過程中砸斷地下自來水供水管,水流衝擊導致塌陷區快速下陷,造成二次塌陷,又有部分人員墜落。當地迅速調集應急、消防、公安、城管、交通、人防、礦山救援隊等專兼職救援力量1000餘人進行救援。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調派27輛消防車、129名指戰員到場處置,利用生命探測儀搜尋、熱成像定位、無人機偵察等裝備器材搜尋被困人員,採取穩固支撐與開闢救援空間、人工搜尋與工程清障、持續搜救與交替換防相結合的方式,全力搜救被困人員。經過88小時不間斷搜救,共營救被困人員22人,找到9名遇難者遺體。
主要經驗
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成立了現場應急管理處置組,多部門協同,對事故區域採取停氣停水停電措施,採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調用不同類型救援隊伍協同作戰,並得到了社會各公益團隊志願者的支援,救援過程科學有力有序。
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重大坍塌事故救援
2020年3月7日19時14分,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欣佳酒店所在建築物發生坍塌,造成71人被困。事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派出工作組連夜趕赴現場指導協助應急處置工作。福建省、泉州市迅速組織力量開展救援。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國家安全生產專業救援隊伍、中交集團、地方專業隊伍、社會救援力量等共計118支隊伍、5176人參與搶險救援。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調派10個支隊的重、輕型救援隊1086名指戰員,攜帶生命探測儀、搜救犬以及特種救援裝備到場處置。救援人員採取多種方式反覆偵查,確定被困人員方位,按照「由表及裡、先易後難」的順序,合理使用破拆、撐頂、剪切等方式破拆建築構件,多點作業、逐步推進,全力搜尋營救被困人員。衛健部門調派56名專家趕赴泉州支援傷員救治,並在事故現場設立醫療救治點,調配125名醫務人員、20部救護車駐守現場,及時開展現場醫療處置、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經過112小時的艱苦奮戰,成功將71名被困人員全部救出,其中42人生還。
主要經驗
迅速啟動重大災害事故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成建制、模塊化調集消防救援專業力量到場實施救援。通過「以房找人、以人找人、以物找人」等方法迅速定位,採取「縱橫結合、兩側並進」掘進方法,開展地毯式搜尋。針對被埋壓人員不同區域位置,採取「搜救犬和生命探測儀交叉搜尋定位、工程機械逐層剝離表層構件」的戰術措施,發揮專業裝備優勢。公安、住建、衛健、疾控、電力、通信和武警部隊等部門協同配合,為現場救援行動提供有力保障。
湖南省郴州市列車脫軌側翻事故救援
2020年3月30日11時40分,受連日降雨影響,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境內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K1855+778處發生塌方,T179次(濟南-廣州)旅客列車行駛至該處時撞上滑塌體脫軌。機車及機後第1至8位車輛脫軌,其中機後第1位脫軌顛覆起火。事故發生後,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應急管理部、國鐵集團等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當地迅速組織消防救援隊伍147名指戰員、28輛消防車和鐵路救援力量到場處置。救援人員成立2個滅火攻堅組、4個破拆救人組,迅速出槍滅火,及時疏散搶救人員,對每節車廂進行三輪搜救。經過全力奮戰,搜救和疏散128名人員,妥善轉運525名旅客,明火於3月30日13時50分被撲滅,鐵路於3月31日9時48分恢復運行。
主要經驗
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調集聯動部門趕往現場處置。針對現場火勢發展和人員被困情況,及時組織開展救人、破拆和滅火行動,全力營救被困人員,有效撲滅火災。各救援力量按照救人控火、傷員救治、鐵路排險等重點救援任務,各司其職、分工協作,提高了綜合救援能力。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塔山煤礦冒頂事故救援
2020年4月14日14時45分,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塔山煤礦井下2205巷距工作面30米處發生冒頂事故,掘進工作面當班13人,8人安全升井,5人被困。事故發生後,救援處置工作立即展開,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同隊105人及其他專業力量投入救援。經過近30小時不間斷全力施救,5名被困人員於4月15日20時35分全部安全升井。
主要經驗
堅持科學決策、安全救援,冒落區外圍區域採取了鎖口支護、液壓支護等有效措施控制冒落區域擴大,為成功救援提供了安全保障。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現場打鑽孔與被困人員進行聯繫,從心理上和身體上保證被困人員健康狀況良好。堅持科技支撐、綜合施策,合理運用新技術實施救援,利用高分子材料馬麗散對通道上方的煤巖進行了有效固化,確保了救援通道的安全。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森林火災撲救
2020年4月14日17時35分,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尼西村附近發生森林火災,林內腐殖質達10至20釐米,極易燃燒,嚴重威脅附近村莊和民用炸藥庫安全。火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持續調度指導滅火工作,並緊急調派西藏森林消防總隊400人赴火場參加撲救。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趕赴現場組織救援處置工作。前線指揮部認真研判分析火場態勢,實施扑打清理和開設隔離帶相結合的戰術,採取「控線、滅點、清中間」的戰法迅速控制火勢,綜合利用以水滅火、人工作業等多種技術手段打殲滅戰,跟進開展餘火清理,強化後勤保障。扑打火線14公裡,清理煙點6400餘處、站杆倒木3900餘根,開設防火隔離帶3.5公裡,實施了兩次人工增雨。經過森林消防隊伍、消防救援隊伍、公安、當地武警官兵、民兵和地方幹部群眾等2000餘人歷時4晝夜持續撲救,明火於4月18日17時全部撲滅,受威脅的389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所有民爆物品全部安全轉運。
主要經驗
快速響應靠前指揮,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森林消防指戰員第一時間奔赴火場。前方指揮部科學研判、果斷決策,森林消防隊伍在消防救援隊伍、武警等力量協同配合下,融合運用多種戰法,泵車結合、以水滅火,打隔結合、重點封控,成功將明火撲滅。預警及時安全託底,火場風力風向變化無常,滅火安全員第一時間發出險情預警,一線指揮員反應迅速、處置得當,組織人員快速轉移至預設安全區域成功避險,確保了人身安全。
瀋海高速浙江溫嶺段「6·13」液化石油氣運輸槽罐車重大爆炸事故救援
2020年6月13日16時41分許,瀋海高速浙江台州溫嶺出口處,一輛載有25.36噸液化石油氣、由寧波開往溫州的槽罐車發生爆炸,爆炸波及範圍半徑約400至500米,造成一棟民房局部和兩處廠房倒塌,600餘間房屋和多輛汽車受損,多人傷亡並有人員在事故中失聯。事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調集7支重型救援隊、3支輕型救援隊,共100輛消防車、547名指戰員,攜帶專業搜救設備和6頭搜救犬開展搜救。浙江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趕赴現場組織救援處置工作,調動中交集團90餘人、挖掘機4臺投入救援。現場救援共投入大型搶險救援設備30多臺(套),出動各類救援車輛151輛、醫療救護車38輛、參與救援人員2600多人次。面對事故現場二次坍塌、二次爆炸等次生災害疊加的風險,救援人員將爆炸現場劃分為坍塌廠房區、受損居民區和槽罐車撕裂拋灑區,實施交叉輪流搜救。經過38個小時的全力搜救,事故中175名傷員全部獲救,所有失聯人員全部找到並確認身份。
主要經驗
按照應急預案一次性調足重、輕型搜救編隊和專業裝備到場開展救援,集中力量打通救援通道。針對失聯人數確定難、人員深度埋壓定位難的實際,協調公安等部門全方位搜集受災區域人口戶籍、手機信號、人物特徵、親屬關聯等有效數據信息,確定被困群眾人數和被埋壓區域。救援力量搶時間、抓戰機,晝夜不歇、協同配合,為營救人員贏得了寶貴時間。
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姜唐湖蓄洪區戴家湖涵閘重大險情處置
2020年7月26日9時57分,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姜唐湖行蓄洪區戴家湖涵閘因閘門破損導致洪水外溢,嚴重威脅戴家湖內8000餘名群眾生命安全。險情發生後,國家防總立即派出應急管理部、水利部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緊急趕赴現場協助搶險救援,並持續跟蹤調度、強化協調。安徽省、阜陽市立即組織戴家湖區域內的群眾轉移。共出動解放軍、消防救援隊伍、森林消防隊伍、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幹部群眾等搶險人員3487人,以及挖掘機95臺、推土機58臺、自卸車96臺,採取封堵涵閘出水口、構築「養水盆」、填築防洪閘側月牙堤等應急處置措施,全面開展搶險救援。經過持續6天的緊急搶險,涵閘於8月1日上午徹底封堵,安全轉移8476名受威脅群眾,成功解除了險情。
主要經驗
各救援力量模塊化調派、成建制集結,快速響應投入戰鬥。針對受災群眾點多面廣、水流複雜的實際,採取舟艇編隊行進和無人機空中偵察相結合的方式,全力營救疏散被困人員。整合人員裝備,設置排險、清灌、除草、清理、安全等作戰小組,梯次作戰、立體推進,及時清除堤壩灌木草叢。充分發揮衛星便攜站、單兵圖傳、動中通移動指揮車等偵察、通信作用,確保科學精準救援。
山西省臨汾市聚仙飯店「8·29」重大坍塌事故救援
2020年8月29日9時40分許,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發生坍塌,造成數十人被困。事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立即派出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處置工作。山西省、臨汾市迅速組織應急、消防、公安、衛健、人武及相關救援人員900餘人,出動大型救援裝備車輛20餘輛、救護車15輛,全力搜救被困人員。經過18個小時持續救援,先後從廢墟中搜救出57名被困人員,其中28人生還。
主要經驗
聯勤聯動響應迅速,第一時間調集各有關力量到場實施救援。現場指揮部科學評估、精準施救,分階段、分區域、分人員制定救援方案,採取搜救犬與儀器、人工與機械配合作業的搜救方式,全力營救被困人員。藍天、天龍、晉煤救援隊等多方社會力量協同救援,為救援行動提供有效的人員、技術和裝備保障。
湖南省懷化市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火災撲救
2020年10月25日1時53分,滬昆高速湖南懷化境內雪峰山隧道K1376+600處,一輛裝載電動自行車的半掛車起火,造成33輛車滯留,大量人員被困在隧道內。事故發生後,國家相關部門迅速部署事故搶險救援、人員疏散、風險防範等工作。湖南省、邵陽市立即組織應急、公安、交通等有關方面開展救援處置工作。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調派6個支隊238名指戰員,以及消防機器人、大功率水罐車、排煙車等56臺(輛)專業設備現場處置,採取固移結合、排煙散熱、梯次推進、分段滅火等戰術措施進行救援,明火於10月25日18時23分被撲滅。經過全力搶險救援,營救疏散隧道內司乘人員65人。
主要經驗
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一次性調派足夠力量,第一時間疏散隧道內滯留人員,及時在隧道上風方向利用排煙車交替正壓送風排煙,組成多個攻堅小組深入隧道內部分段實施滅火作業,為打通道路爭取了時間。公安、高速集團、隧道管理、貨運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快速響應,協同配合,各司其職,提高了綜合救援能力。
(圖片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客戶端、中新網、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新華網、央視新聞客戶端、經濟日報、新京報、央視網、央廣網、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