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高燒」不退,喝冰鎮飲料是很多年輕人解渴的首選。可是,這幾天廈門各大醫院裡收治了不少患者,他們的病都是喝飲料喝出來的。每天喝三四瓶碳酸飲料,20歲出頭的小夥子患上了尿結石;喜歡喝冰鎮涼茶,25歲的大姑娘突發急性腸胃炎。
每天幾瓶碳酸飲料小夥患上尿結石
21歲的小鍾今年大三,暑期打工,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業務員。天氣炎熱,他經常在外奔波,動輒喝冰鎮碳酸飲料解暑解渴,平均每天喝三四瓶。
前兩天,小鍾正準備外出,突然左側腰部劇烈疼痛,被同事緊急送到中山醫院急診科。檢查後,醫生診斷他患上了左輸尿管結石。
中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羅廣承介紹,該科就診數據顯示,入夏以來,接診的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增多近三成。這些患者中60%的人是20歲至45歲的男性,多屬於草酸鈣結石。這是因為,天熱時,人們極易出汗,又沒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尿液濃度過高,導致尿中晶體沉積,久而久之形成結石。
啤酒和碳酸飲料中含有容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長期用這些飲料替代白開水,會增加患泌尿系統結石和其他疾病的機率。
少喝飲料、多喝水、多排尿就是預防尿結石高發和尿路感染的最佳辦法。羅廣承提醒,人每天液體的攝入量應保持在2500毫升-3000毫升以上,如果用普通的礦泉水瓶為標準的話,需要5瓶-6瓶。這樣每天的尿量可以保持在2000毫升到2500毫升左右。
即使你不口渴,當你看到自己的小便顏色是深黃色了,那就說明你的身體已經缺水,要趕快補水了。
涼茶當水喝
大姑娘喝「上火」
25歲的小潔(化名)容易長痘,一到夏天就拼命喝涼茶,希望藉此降火。結果,她已經連續幾天出現口乾舌燥、手心發熱的症狀。
對此,中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魯閩解釋說,很多市民對上火存在誤解。在中醫裡,上火分實火和虛火,虛火是陽氣相對過剩,需要「滋陰降火」而非「清熱降火」,因此,涼茶對陰虛體質引起的虛火起不到真正作用,反而可能會有反作用。
涼白開是夏季最好的消暑解渴飲料。王魯閩說,體力勞動者可以喝淡鹽水,濃度把握不好沒事,有鹹味就行。如果汗出得很多,感到四肢無力,最好在淡鹽水的基礎上加一點糖,也就是淡糖鹽水。這是因為汗液的成分很複雜,除水分外,還包括鈉、鉀、鈣、鎂等電解質和少量胺基酸。大量出汗後,只補充水分是不夠的,至少還需補充鈉、鉀等微量元素。
對於整天坐在空調房裡的公司白領,王魯閩認為,適合他們的還是清清爽爽的白開水,真正解渴的是20度—30度的溫開水。因為溫開水可幫助血管擴張,促進排汗,將體內的熱量帶出,使體溫真正下降,讓人感覺非常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