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音樂版權之爭 看阿里打造傳媒帝國

2020-12-25 中關村在線

1看阿里打造數字傳媒帝國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隨著實體唱片行業越來越不景氣,數位音樂和流媒體音樂服務近年來的發展則十分迅猛,像國外的Spotify、pandora,國內的蝦米、網易、百度、酷狗、QQ音樂等等,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了,這些流媒體音樂平臺均支持付費下載數位音樂的服務,對於用戶來說自然是很好的事情,足不出戶便可以輕鬆下載自己喜歡的歌曲;然而對於音樂人來說,國內的數位音樂版權之戰卻從未停止過。


流媒體數位音樂網站Spotify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

    目前又很多流媒體音樂平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隨意使用獨立音樂人的音樂並提供下載,這讓原本就賣不出專輯的音樂人雪上加霜,面對獨立音樂人的維權,音樂網站卻普遍呈現無視的態度,甚至還有一些流氓網站宣稱把你的音樂放上去那是給你面子,幫你傳播你還想怎麼樣?為了維護自己的版權利益,如今國內的數位音樂版權之戰真有點愈演愈烈的勢頭。


2014年流媒體音樂播放次數與付費下載次數對比(圖片來源:musicianguide.cn)

   在不斷的溝通、協調、打官司等交戰過後,如今的音樂網站面對盜用音樂版權的問題時普遍會有三種反映:一是宣稱聯繫不到音樂版權人;二是宣稱幫助獨立音樂人更好的推廣作品,;三是不作任何回應。顯然,國內的數位音樂版權之戰還未平息。


如今在歐洲 非法下載音樂的現象已經屈指可數(圖片來源:musicianguide.cn)

    不過憑藉音樂人和業內其他人士的不懈努力,加上外部客觀條件的變化(例如百度的侵權案敗訴),如今的數位音樂版權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很多音樂人也都開始與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百度音樂人、豆瓣音樂人等進行版權合作(例如音樂人李志與蝦米音樂達成版稅分成保底協議)。


2面對數位音樂版權之爭 阿里有話說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最近又發生了哪些與數位音樂版權有關的大事件,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與德國BMG(德國貝塔斯曼集團旗下的音樂業務子公司)公司正式籤署了一份數位音樂版權分發協議,阿里巴巴的發言人稱,這份協議將為阿里巴巴集團帶來超過250萬個數位音樂版權,至此,在阿里巴巴的音樂平臺上將會擁有包括凱莉·米洛(Kylie Ann Minogue)、滾石樂隊、吉恩-麥可·雅爾(Jean-Michael Jarre)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知名音樂人的音樂版權。


阿里巴巴與德國BMG集團籤署數位音樂版權分發協議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擁有蝦米音樂和天天動兩大流媒體音樂網站,而就在不久前,阿里已經宣布將會把蝦米和天天合併成為阿里音樂,全新的「阿里音樂」將會分為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其中蝦米音樂將走專業音樂人的路線,而天天動聽則會繼續走平民路線,為大眾用戶服務,以便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阿里巴巴旗下擁有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集團正在悄悄打造它的在線傳媒帝國,不僅包含音樂,還有電視和電影等相關產業,並對它的競爭對手(如騰訊、百度/愛奇藝)展開激烈的較量。


Google Cast網絡音樂服務(顯然Google也加入到了數位音樂和流媒體音樂服務的大戰中)

    對於德國BMG公司來說,此次與阿里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刺激公司的利潤增長率,同時還可以在中國發展合法的音樂相關業務,BMG公司CEO Hartwig Masuch說:「音樂產業長期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拓展中國市場的極大潛力,而網際網路和移動媒體為解決該問題提供了機會。」看來阿里今年要在數位音樂和流媒體音樂服務業務上大顯身手了。



我當耳機導購忽悠人的那些年         常用音頻格式有什麼區別?

隨著實體唱片行業不景氣,數位音樂和流媒體音樂服務近年來的發展則十分迅猛,像國外的Spotify、pandora,國內的蝦米、網易、百度、酷狗、QQ音樂等等,這些流媒體音樂平臺均支持付費下載數位音樂的服務,對於用戶來說自然是很好的事情;然而國內的數位音樂版權之戰卻從未停止過。

於夢琦

相關焦點

  • 聽歌收費,下載付費,新一輪音樂版權之爭拉開帷幕!
    音樂版權之爭很多用戶都有這樣的發現,我們在網易雲中搜索周杰倫的歌曲的時候,很意外地發現在網易雲音樂中居然無法搜索到,而在QQ音樂和酷狗音樂中卻可以使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版權原因。要知道三大唱片公司掌握了全球89.1%的音樂資源,這讓國內其他的音樂公司非常被動,音樂版權之爭也正式拉開帷幕。其中阿里的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淪落到沒有歌曲可以播放的境地,甚至有網友開始向騰訊音樂妥協,轉戰QQ音樂或者酷狗音樂。為了獲得更多的版權資源,三大公司開始相互競爭,導致版權的價格越來越高,購買版權產生的費用最終還會轉嫁於用戶的身上。
  • 收購《南華早報》之後 阿里傳媒帝國漸趨成型
    [摘要]阿里對傳統媒體系列收購是網絡媒體與前者之間雙向改造和彼此賦能的過程。 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南華早報》塵埃落定。一個結構清晰且產業鏈完整的阿里傳媒帝國已浮現在世人面前。
  • 阿里、音樂達成版權合作 亂象終於要終結
    在所有版權沒有被100%壟斷之前,這種頭破血流的誓死紛爭就會一直存在。而這種版權割據對於用戶的傷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事實上,在各大音樂大打版權之戰,不斷互相下架時,用戶很可能會失去安全感,從而放棄在線聽歌,而是選擇將音樂下載下來。當在線音樂平臺在竭盡所能增加用戶使用時長時,用戶卻選擇了離線體驗,這對在線音樂行業來說,無疑是會成為極大的倒退。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而且合併後,一個音樂版權可以由多家平臺分攤版權費,不但減少了重複購買版權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通過差異化運營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兼併後騰訊係數字音樂平臺將佔據48.91%的市場份額,阿里已經遠不是其對手了。礪石導言近期蝦米音樂傳言將被關停停,這是否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終局將至?
  • 騰訊和網易雲de版權之爭:我不是張杰,給不了你想要的天下!
    在音樂界盛傳著一句至理名言:「得版權者得天下!」不管是網際網路霸主騰訊,還是音樂界奇葩網易雲音樂,都在為音樂的版權之爭打得頭破血流。那麼,誰是最強霸主,就看誰家的版權分量大了。可是在這之前,騰訊旗下的QQ音樂就曾與網易雲音樂爭奪過張杰歌曲的版權。但是由於QQ音樂與張杰關係密切,因此,張杰大部分歌曲版權都被騰訊納入麾下。而網易雲只能望洋興嘆,默默打造自己的音樂社區。可是,還是有很多用戶在不經意間上傳大量未獲得授權翻唱版本的音樂和MV,這應該引起網易雲音樂的重視。
  • 阿里不懂音樂
    不懂音樂的阿里,最終也只能選擇漸漸退場。 蝦米音樂:從鄙視鏈頂端隕落 「數位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變化,會有點像早期的視頻網站的巨頭之爭,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 阿里騰訊宣布重大決定:百萬數位音樂達成授權
    這場軍備競賽已經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不可承受之輕。在今年5月的環球音樂在華獨家版權爭奪戰中,騰訊、網易、阿里、百度皆赴前往,爭相出價致使周期僅為3年的獨家版權費一路高升,最高出價時達到最初報價的十倍,可以說在線音樂市場的四大玩家都成了輸家。騰訊音樂在早前憑藉買買買佔到了先機,但這不代表新一輪版權大戰中,騰訊還能夠佔據先機。
  • 音樂版權大戰後萌生的二次戰役
    音樂版權的爭奪戰背後,數位音樂行業將何去何從?今年9月7日阿里以7億美元正式入股網易雲音樂結束了數位音樂行業一超兩強的格局,隨之而來的就是騰訊系與阿里系兩個超級巨頭在在線音樂和泛娛樂行業的正式交鋒。回想2018年12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上市後的那段日子,在線音樂行業看似風平浪靜,實質是暗流湧動,都在再為後續可能爆發的戰爭蓄力準備;且未來數位音樂行業會跟隨巨頭的競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先來回顧下前幾年的音樂版權大戰。一、4倍速回看音樂版權大戰1.
  • 購買音樂版權到底需要多少錢?7.5億元完全不夠用。
    丁磊在發布會上也給予網易雲音樂很高的評價:「網易雲音樂詮釋了網易的產品精神。」以80億元的估值拿到7.5億元的融資,入局者看來得不到多少股份,自然也沒多少話語權,但是錢和入局者的身份,卻是網易雲音樂目前最渴望的。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採訪中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網易雲音樂產品體驗升級、加大內容投入、健康版權體系打造和音樂上下遊解決方案建立等。
  • 音樂平臺:得版權者得天下
    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點。「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
  • 你好蝦米,再見蝦米|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阿里星球|蝦米網
    再來看如今國內數位音樂平臺的競爭格局,這場以理想主義者蝦米的關停為收尾的終局,或許早在那個一舉抬高價格的版權圍獵戰裡,就寫好了。(圖片來自網絡)畢竟,早在被阿里收購那年,王皓就提到過「數位音樂市場的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大集團大平臺一起,會安全一些。」
  • 音樂版權之爭白熱化!網易雲音樂SM歌單大面積變灰
    SM娛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自2月1日起,用戶在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即可體驗SM娛樂旗下音樂資源。受此影響,今日早間,不少網友反饋,在網易雲音樂中,關於SM旗下藝人的歌單歌曲大面積變灰。筆者以EXO為例搜索發現,在網易雲音樂中,EXO的歌曲已全部下架,點擊顯示「抱歉,該資源暫無版權,我們正在努力爭取中」,而在QQ音樂中,關於EXO的歌曲,視頻等都已上架,均可播放。
  • 阿里牽手太合,從版權戰到創新戰
    調性的塑造劃分出更垂直的人群和更高粘性的用戶,這也是在還沒有形成獨家版權非此即彼的競爭局面時,大多數音樂平臺吸引用戶的方式。「但如果你為了保持一個調性,不去做一些新的探索,你也很難去吸引更多的新用戶。」憶如介紹,蝦米音樂已經在嘗試打造從聽音樂到玩音樂的消費體驗。
  • 「得版權者得天下」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裡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腳。「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這是不少棄用蝦米音樂的用戶心聲。
  • QQ音樂、網易雲音樂|版權向左、社交向右
    市場上流通的其他網絡音樂軟體想要獲得這些內容,就必須「高價」從QQ音樂處購買,而且還得看QQ音樂賣不賣。騰訊有錢任性,買買買的節奏根本停不下來,這也為騰訊娛樂版圖戰略做好了鋪墊。另外雙方除了版權合作,雙方也會共同在轉授權、收費模式、數位音樂專輯等商業形態上有更多的協作。騰訊與網易合作,實際上是走了一條版權分銷的路。騰訊音樂集團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多個在線音樂平臺,具備獨家代理版權的能力,而音樂版權就是音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收購福克斯打造傳媒帝國 迪士尼全力迎戰流媒體衝擊
    原標題:收購福克斯打造傳媒帝國 迪士尼全力迎戰流媒體衝擊 摘要 【收購福克斯打造傳媒帝國 迪士尼全力迎戰流媒體衝擊】在一個看不見的世界裡,幾方人馬經過一番爭奪
  • 壓死蝦米音樂的「最後稻草」:版權大戰
    在社交媒體上,蝦米之死,演變成對版權缺失的新一輪控訴。一位6年蝦米老用戶告訴AI財經社,在前年,她終於把蝦米從常用APP放進了另一個不常用的文件夾,取而代之的是版權更全的QQ音樂,「雖然我在蝦米上存了很多張專輯,但聽不了歌,確實不行。」
  • 網易雲音樂做好了一切,除了版權
    ,比如今年3月6日,阿里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那個時候,丁磊壯心不已,「如果說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希望網易雲音樂以社會化發現與分享的方式,重新定義音樂體驗,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直到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一下子把戰線拉到「版權」上,網易雲音樂的優勢才開始變得暗淡。
  • 在線音樂「三大二小」格局形成 太合音樂迎版權春天
    《2015年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實體唱片市場規模下降至僅有6.15億元,歌手們紛紛轉戰其他領域。此時,網際網路已經從PC端向手機端轉移,移動音樂成為音樂消費的主要形式。商業重點則從靠MP3吸引流量,轉入到對「播放器」這一新業態的爭奪。  「播放器之爭導致了直到今天,一提起音樂行業,多數人想的還是播放器,而非音樂行業本身。」
  • 互換曲庫版權、備受爭議的「搬家」功能…… 音樂APP之爭從來沒停過
    上周國內音樂產業的一大新聞,騰訊音樂及阿里音樂互換曲庫版權,涉及曲目有100萬首之巨,由此也打開國內競爭激烈的音樂平臺的新局面。版權的「獨家」主要出現在華語流行音樂,阿里系手握滾石、華研等公司版權,擁有田馥甄、楊千嬅等播放權,騰訊系則嚴抓周杰倫、蔡依林、T F B oys、鹿晗,還有E X O、B igB a n g等韓流巨星這一眾大流量大偶像大IP,兩者形成明顯分野。至於網易雲音樂,在重金下手方面一直態度保守,所以並沒有太多的獨家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