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與《第一滴血》完全不同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一家之言】

  8月19日,電影《戰狼2》的票房正式突破50億元大關,將國產片最高票房紀錄又推高了一個臺階。與此對應的,除了普通觀眾的觀影熱情和主流媒體的肯定,也伴隨質疑和爭議。全球化時代,很多國外媒體也對《戰狼2》的超高票房發表了意見,但對於把《戰狼2》說成是中國版《第一滴血》的論調,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第一滴血》的本質不是「反戰」而是「好戰」

  據報導,很多外媒在介紹票房超過50億元的中國電影《戰狼2》時,形容其是「中國的蘭博(RAMBO)」(註:《第一滴血》的主角,由史泰龍飾演。該片於1982年10月22日在美國上映。講述了退伍軍人蘭博在小鎮上屢受警長的欺凌,逼得他逃入山林,被迫對警察展開反擊的故事)。

  表面看起來,說得挺像回事。而且,《戰狼2》導演吳京也確實主動和史泰龍比較過,他在央視《開講啦》欄目說過,「國外有湯姆·克魯斯、史泰龍、阿諾德·施瓦辛格,咱中國螢屏上也應該有這樣的純爺們,我要拍一部純爺們的電影。」

  在超級英雄的形象和愛國主義的渲染上,和《第一滴血》也有相似性。吳京本人表示:「中國的觀眾憋得太久,我們太需要在銀幕上看到一個中國的超級英雄了,我只是恰好點燃了觀眾的愛國熱情。」

  然而,這些相似性只是指淺層次的藝術手段,也僅此而已。除此之外,兩者的時代背景、英雄個體的價值觀,都沒有可比性。或許連吳京本人,也未必意識到這一點。

  對《第一滴血》的評價,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觀眾存在嚴重的對立,原因在於對其中壞警察、沙文主義和偏僻地區的愚蠢居民等複雜內容各自管中窺豹,難以達成一致。唯一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越戰作為第一場通過電視為世界所目擊的戰爭,這種大規模的炫耀武力和軍事暴行引發了強烈的反戰運動。

  《第一滴血》影片結尾,蘭博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獨白:「我曾經為了勝利竭盡全力,但是有人不想讓我們取勝!當我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以後,我發現這些寄生蟲在機場等著我,他們把我當成一個罪犯那樣群起而攻之,他們用各種下流話辱罵我,他們叫我『屠夫』。他們有什麼資格譴責我?他們曾經像我那樣身處叢林嗎?他們對我評頭論足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說些什麼。」

  蘭博嘴裡的「有人」、「寄生蟲」、「他們」是誰?是指美國國內反戰的和平主義示威者,也指向來反對好戰傾向的民主黨政客。法國學者雷吉斯·迪布瓦對這部電影的本質則洞若觀火,迪布瓦教授指出,「我們在此處可以清楚看到,電影隱約地勾勒出了意識形態方面的意圖:為備受嘲諷的越戰英雄們昭雪,恢復軍隊和國家的榮譽,並且賦予美國神話和帝國主義以新的生命」。

  持同樣觀點的另一位精英是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他指出,這部電影是為越戰失敗尋找藉口,矛頭直指國內的反戰派,將後者斥為「背後插刀」。克魯格曼說,承認失敗總是很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很多德國人認為德軍被軟弱的平民領導人「背後插刀」,同樣,越戰後美國人也開始接受「背後插刀」理論。換言之,有些美國人存在一種心理幻想認為,如果不是被文官束縛了手腳,軍方原本可以贏得戰爭。

  因此,蘭博才會在電影中高喊,我拼盡全力去贏,但有人不想讓我們贏。此後,好萊塢又推出了幻想拒不從命的軍人打贏戰爭的《越戰先鋒》、《長驅直入》和《第一滴血2》等——電影迎合了美國國內的好戰情緒。

  「蘭博」和「冷鋒」從來不是一路人

  總結起來,《第一滴血》是反反戰,而非反戰;是對侵略越南失敗的國家顏面進行矯飾,把責任推卸給國內反戰民眾和文官「背後插刀」;是保守派意識形態的服務工具,而非純潔的國民英雄;從蘭博這個個體來說,是對個人聲譽的撒嬌行為,試圖把自己塑造為國家英雄,擺脫戰爭屠夫的指控。

  對比之下,《戰狼2》主張的,是制止戰爭尤其是制止僱傭軍無差別殺戮暴行,是人道主義,是對有些國家攪亂人類文明起源地非洲的正義指責。主角冷鋒從來不是為個人聲譽而戰,而且也不是狹隘的愛國主義,他既保護本國公民也保護被欺凌的他國公民人身安全。冷鋒原本為愛復仇,但在國家需要和人道主義災難面前義無反顧地承擔起軍人(儘管已經不是軍人)的職責,高舉起人性的光芒,維護世界秩序的道義。相反,蘭博不是承擔起軍人的職責,對外幻想為侵略和屠殺行為正名,對內大肆殺戮本國的公民,暴露軍事機器的冷酷殘忍。

  有意思的是,即使在愛國主義和超級英雄這個僅有的相似性上,國內有些人的分裂態度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他們指責吳京把愛國主義當成一門好生意,但他們絕不會指責上世紀80年代紅遍中國的史泰龍。而且,中國觀眾在當時對《第一滴血》的熱捧和不吝讚詞的表現,絕不像今天美國人用定勢思維把《戰狼2》視為教條政宣片加以排斥那樣狹隘。經歷過封閉的中國人彼時表現出開放的熱情,而長期開放的美國人此刻表現出封閉的冷漠,這真是絕妙的諷刺。

  所以,我希望,包括吳京在內的中國導演和觀眾們,忘了蘭博吧,不要和《第一滴血》相提並論,我們從來就不是一路人。

  □肖郎平(知名媒體人)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評論:《戰狼2》與《第一滴血》完全不同
    《戰狼2》網易娛樂8月22日報導  8月19日,電影《戰狼2》的票房正式突破50億元大關,將國產片最高票房紀錄又推高了一個臺階。與此對應的,除了普通觀眾的觀影熱情和主流媒體的肯定,也伴隨質疑和爭議。全球化時代,很多國外媒體也對《戰狼2》的超高票房發表了意見,但對於把《戰狼2》說成是中國版《第一滴血》的論調,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第一滴血》的本質不是「反戰」而是「好戰」據報導,很多外媒在介紹票房超過50億元的中國電影《戰狼2》時,形容其是「中國的蘭博(RAMBO)」(註:《第一滴血》的主角,由史泰龍飾演。
  • 同樣是講愛國主義,為什麼說《敦刻爾克》比《戰狼2》更高級?
    通過《戰狼2》與《敦刻爾克》的對比,可以很好解答「應該如何在電影中表達愛國主義」這個問題。《戰狼2》和《敦刻爾克》都有戰爭描寫,但這兩部電影對待戰爭的態度卻截然相反,《戰狼2》表現出一種不受控的狂熱,無節制的悲壯煽情。
  • 第一滴血(2)中蘭博使用的刀具
    《第一滴血1》的上映得到了觀眾致的好評,史泰龍塑造的「蘭博」形象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一代超級英雄。而電影裡那把同時帶有利刃和鋸齒的刀也和史泰龍起成為了明星。隨後的1985年的《第一滴血2》則把蘭博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強悍而富有魅力,孤膽英雄的形象讓人難忘,人們被蘭博出生入死的英雄行為所折服。影片中蘭博手中那把特徵明顯的求生刀,更加吸引全球影迷和刀迷的目光,激起刀具愛好者和收藏者的熱情。
  • 測血糖,用第一滴血和用第二滴血有哪些不同?哪個更好?
    血糖高作為三高之一,是現如今很多人面臨的問題,或許你本身也受到這個情況的影響,甚至出現了併發症,及時了解血糖變化,可以幫助大家促進健康,其中了解血糖的數值,從而針對性的保健,那麼測血糖的時候,到底用第一滴血好還是用第二滴血好?很多人非常疑惑,兩者之間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 《戰狼2》國外影評:可取之處只有動作戲
    在《戰狼2》超越《美人魚》成為國內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的同時,這股觀影熱潮也引起了外媒的注意。《戰狼2》在國內票房雖高,但口碑一直兩極化,那麼在老外眼裡,它又是怎樣一部電影呢?之前我們為大家翻譯過我們找到的唯一一篇外媒影評,對方給予了不錯的評價,認為《戰狼2》「瑕不掩瑜」,這個「瑜」就在於動作戲「有時野蠻,經常滑稽,一直觀感很好」。
  • 兩部全球現象級電影——《戰狼2》與《敦刻爾克》比較談
    三、錯誤榜樣《第一滴血2》本文開始已指出,《戰狼2》不僅口碑嚴重冷遇,而且在為數不多的評論中,得到了非常嚴重的差評。相對於它創造的國內票房紀錄,可以說,《戰狼2》是「走不出國門的『爆款大片』」。但是,相對於對它的技術性水平和錯誤的批評,國際媒體更嚴重的批評是針對《戰狼2》令人質疑的思想內涵,「《戰狼2》不僅充斥著平庸的設計,而且包含著愛國主義狂熱」。多位批評家指出,《戰狼2》是史泰龍在《第一滴血2》中塑造的「白人拯救者」(White Saver)的中國翻版,「像史泰龍的早期明星片一樣,《戰狼2》教訓你,敲打你,還要期待你欣賞。」
  • 熱烈慶祝《戰狼2》票房突破36億!以《戰狼2》為例,給大家說說電影...
    但是客觀地說,《美人魚》的質量確實明顯不如《戰狼2》,就算題材不同也是如此,這從大家觀影后的反應就能看出來:《戰狼2》聲名鵲起,放映10天之後如日中天,但《美人魚》在民間的傳播力度卻小多了。  好了,不廢話刷屏了。本文先說說《戰狼2》為什麼會取得空前成功,然後說說電影院的盈利模式,再說說現在電影院是多麼歡迎戰狼,把它當祖宗一樣對待。
  • 《黑暗料理王》第一滴血應該怎麼製作 第一滴血皇冠菜譜分享
    導 讀 《黑暗料理王》中很多菜譜有不同的做法,其中找到皇冠菜譜是既可以省食材又可以省時間的好辦法,第一滴血應該怎麼做
  • 中戲老師批評《戰狼2》無邏輯,無價值觀,你怎麼看
    毫無疑問,這個八月,《戰狼2》創造了一個國產電影的奇蹟,據實時票房統計,《戰狼2》在14日13:42累計票房45.93億人民幣,已經超過全球票房排第99的《蜘蛛俠:英雄歸來》,躋身全球TOP100票房電影榜。
  • 《第一滴血2》導演喬治·科斯馬圖斯去世
    曾經執導風靡一時的動作電影《第一滴血》續集的著名導演喬治·科斯馬圖斯近日在加拿大去世,享年64歲。  科斯馬圖斯的好友理察·唐納24日說,科斯馬圖斯不久前被檢查出患有肺癌,不幸在上周去世。唐納說:「喬治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我真希望他永遠都不要離開我們。」
  • 戰狼2票房多少億戰狼2最終票房是多少?戰狼1的票房統計數據
    上周四首映票房即衝破億元,首周末累計票房破10億元,周一周二票房仍持續爆發……「你看『戰狼』了嗎」成為不少人見面時的熱門話題,也讓《戰狼2》成為今年最火爆的現象級電影。目前,該片已經創造了華語影史「最快破10億」新紀錄,刷新了華語影史單日票房第一的紀錄,它還超過了好萊塢大片《敦刻爾克》上周末73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奪得上周末全球票房的冠軍。
  • 頑皮報:73歲史泰龍回歸《第一滴血5》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頑皮報》1、史泰龍回歸《第一滴血5》 73歲渾身浴血依然能打近期,《第一滴血5》曝光了一張片場照,史泰龍亮相,立即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在照片中,史泰龍手持弓箭,拉弓瞄準,手臂上的肌肉塊極其搶鏡,戰鬥力依然強大,完全不輸年輕小夥兒。看照片中的史泰龍,手臂上、衣服上都沾滿了血跡,看起來應該是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 「第一滴血」此前已經有了4部作品,上一部電影是2008年上映的《第一滴血4》。
  • 測血糖,用第一滴血還是第二滴血?自測血糖的9大疑問一文解答
    自測血糖,第一滴血能不能用? 為何醫院測得血糖比自測的要高? 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結果準確性? 空腹、餐前、凌晨等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意義是?
  • 老報新說:1983年2月香港文匯報,史泰龍和影片《第一滴血》軼事
    談到史泰龍,相信廣大影迷朋友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影片《第一滴血》,這也是史泰龍自編自演的成名作之一。孫凱向大家簡要介紹下《第一滴血》。影片是由特德·科特切夫執導,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理察·克裡納、布萊恩·丹內利、大衛·卡羅素聯合主演的動作片。影片於1982年10月22日在美國上映。
  • 《星際探索》險勝《第一滴血5》,成本是後者2倍,首周末票房平手
    9月第3周,北美市場迎來了3部各具特色的新片開畫,它們分別是《唐頓莊園》、《星際探索》與《第一滴血5》。隨著首周末的結束,我們也終於得以一窺3部電影反應如何——它們是否經受住了觀眾們的考驗?從最終票房結果來看,可以說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戰狼》和《紅海行動》正讓「中國蘭博」走向世界?
    1982年10月22日,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湧入影院,去欣賞一部叫做《第一滴血》的電影,內容是一位越戰老兵如何在俄勒岡小鎮海扁全副武裝的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影片連續三周霸榜,票房達到驚人的1.25億美元。那時黎巴嫩剛剛釋放了扣押的美國人質,總統裡根動情的說:「昨晚觀看了《第一滴血》,我知道下次再發生這種事時該怎麼辦了」。正常的說法原本應該是「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
  • 《戰狼2》後,北京文化重金參投電影《特警隊》,能否再押爆款?
    而根據公開資料,北京文化對《戰狼2》一共投入了1.4億元的保底費用,北京文化董秘陳晨此前透露,北京文化作為聯合出品方,對影片的拍攝投資為500萬元左右。此外,北京文化的電影事業部為《戰狼2》的前期籌備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幫助吳京找軍隊資源和國外反派人員,去非洲拍攝和搭建製作班底。
  • 《第一滴血:遊戲版》新畫面 蘭博結怨警察局
    Reef Entertainment日前放出《第一滴血:遊戲版(Rambo: The Video Game)》遊戲最新設定畫面,展示遊戲中的經典場景設定。《第一滴血:遊戲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售。登陸PS3、XBOX360和PC平臺。
  • 為什麼《敦刻爾克》《戰狼2》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隨著國產電影保護月的結束,《戰狼2》的熱度也漸漸消減下去。九月的第一天,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登陸國內各大院線。這便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戰爭歷史片《敦刻爾克》。《敦刻爾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的一次著名的戰略撤退。
  • 吳京《戰狼3》恐無法延續《戰狼2》的票房神話,原因至少有三
    走向世界,而更為重要的是,《戰狼2》讓國人重拾民族自信,也正因為如此,「戰狼」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某些國人便在國外機場高唱國歌,表達不滿,這完全是一種巨嬰行為,也正因為如此,不少網友對「戰狼」產生反感。